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未來就在眼前:實現永續發展的科學:2019年全球永續發展報告
未來就在眼前:實現永續發展的科學:2019年全球永續發展報告 The Future is Now: Science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2019/09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DESA)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content/documents/24797GSDR_report_2019.pdf
2019年全球永續發展報告是依據永續發展高階政治論壇(high-level political foru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LPF)決策所編寫,反映了2030永續發展議程的普遍性、不可分割性和綜合性,並尋求加強科學和政策的連結,以循證為基礎,支持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在永續發展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層面執行2030議程。

報告由來自不同地區的15位專家小組編寫,參考了廣泛且多樣的知識基礎,包括永續發展目標進度報告(2019)、全球環境展望6(GEO-6)區域評估(2019)、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特別報告(2018)、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服務政府間科學及政策平臺(IPBES)全球評估(2019)、國際勞工組織(ILO)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關於工作未來的報告(2019年)等,經多次協商及專家審查而完成。報告遵循2030議程內容與精神,認為只有透過系統的方法才能實現2030議程真正的變革潛力,此系統方法有助於識別和權衡取捨,同時發揮最大的共同利益。

一、永續發展的轉型力量
自從永續發展目標通過以來,各國陸續將目標納入國家計畫和策略,並建立協調的架構以完整實行。在2016、2017及2018年的高階政治論壇中,35國提及國家有明確的措施將永續目標與國家預算連結,或正在考慮採取行動。另外還包括保護環境的相關行動,尤其是在氣候變化、土地利用和海洋方面。私部門也開始有所改變,例如採用及報告永續性標準。同時,民間社會和非政府組織對促進永續發展的活動正在增加。然而,許多目標的成果有限,仍須加速且擴大進展,才能實現所需的轉型變革。

令人擔憂的是,2030議程中多個面向的近期趨勢及交叉影響甚至沒有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尤其是不平等現象加劇、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及人類活動造成的廢棄物增加。最近的分析結果顯示,部分負面趨勢預示將跨越臨界點,並將導致地球不可逆的急遽變化。考量時間的限制,只剩10年來達成2030議程目標,對社會環境經濟系統的緊急且有意的轉變勢在必行。2030年議程的成功取決於各級政府、組織、機構、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中跨部門、地區、國界的合作。

二、為永續發展而轉型
報告提出六大切入點,以實現所需的轉型,包括:(一)人類的福祉和能力; (二)永續和公平的經濟;(三)糧食和營養系統;(四)普及能源脫碳;(五)城市和城郊發展;(六)全球環境公域。報告另外確定了4個槓桿-治理、經濟與金融、個人及集體行動及科學與技術,在每個切入點協調布署這4個槓桿,以實現必要的轉變。透過相關背景與槓桿的組合,才可能實現必要轉型。如要實現目標間的協同作用並面對2030年以後的新挑戰,需要決策者基於目前對人類社會環境系統的知識與理解而行動、新科學技術的研究並使現有知識和技術適應當地和區域的具體情況。

三、切入點及呼籲行動以促進永續發展
以下為報告總結的6個切入點,還有改善科學在實現永續目標中所扮演角色的策略及呼籲行動。
(一)人類的福祉和能力
促進人類福祉,包括物質、健康、教育、發言權、乾淨且安全的環境和適應力。過去幾十年來人類福祉大幅進步,但極端貧窮仍然存在,如不付出更多努力,將不可能在2030年消除極端貧窮。消除貧困、促進性別平等和減少其他形式的不平等是密切相關的目標,每個人都應該獲得高品質的社會服務,如健康和教育,以及防止自然災害,包括減少災害風險。應消除對邊緣人群的法律和社會歧視,包括限制女性的障礙,這對實現尊重所有人的人權和尊嚴至關重要。

呼籲的行動包括:1. 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應致力於減少貧困,在多個面向透過提供高品質服務(健康、教育、水、衛生、能源、災害風險管理、資訊及通訊技術、適當的住房和社會保護)建立適應力。在貧困與較脆弱地區應特別關注這些問題,包括最可能被忽略的婦女、女童、殘疾人士、原住民及其他。2. 各國政府應確保機會平等,消除法律和社會歧視,並投資加強人民的能力,以塑造自己的生活並實現集體變革。

(二)永續與公平的經濟
各國經濟成長不平均,儘管國民收入的增加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福祉有所貢獻,但這樣的影響非永續性的。收入、財富和性別不平等通常會因無法獲得優質的兒童營養、教育、保健和因社會歧視而轉化為機會不平等,進而限制了世代間流動(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對於永續發展目標的投資遠少於需求,在公部門與私部門間不斷變化的投資規模和模式為轉型的重點部分。

呼籲的行動包括:1. 政府、國際組織和私營部門應鼓勵邁向長期永續發展的投資,並減少永續性較差的投資。2. 所有利益相關者應共同努力,讓GDP成長從過度使用環境資源到全球脫鉤(decoupling)。3. 在民間社會和私營部門的支持下,各國政府應促進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平和機會逐漸趨於一致,同時減少財富和收入的不平等。

(三)糧食和營養系統
糧食對人類的生存非常重要,糧食供應的產業提供10億多人工作機會。全球的糧食系統包括許多地方及區域糧食系統。因為氣候與環境影響,造成健康且安全的營養供給不足,當今全球糧食系統難以為繼。據估計,仍有超過8.2億人處於飢餓狀態。然而肥胖和超重的現象卻在世界各地幾乎每個地區都看得到,全球約有20億成年人超重,4,000萬名5歲以下孩童超重。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情況,是食品價格的波動以及不對等的合約和貿易協定。這阻礙了全世界7.5億發展中國家的小農,並影響了貧困家庭,這些貧困家庭的收入中,糧食占很大一部分。

呼籲的行動包括:1. 所有利益相關者應努力對現有的基礎設施、政策、法規、規範和偏好進行重大改變,以使糧食和營養系統朝向促進全民健康、消除營養不良,同時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化。2. 各國必須對糧食消費整體價值鏈負責,以提高品質、建立適應力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已開發國家應支持發展中國家永續農業的成長。

(四)普及能源脫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能源貧困仍然很嚴重,全球有近10億人無法用電,超過30億人依靠具汙染性的固體燃料烹飪,估計每年造成380萬人過早死亡。2016年,近四分之一的發電量來自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和風能。但是,由於智慧電網管理和長期電力儲存的進展緩慢,進度受到了阻礙。在全球,對化石燃料的直接和間接補助仍遠遠超過對再生能源的補助,市場價格的扭曲正在減緩再生能源的普及。

呼籲的行動包括:1. 利益相關者須以加速、具成本效益的清潔電力(clean electricity)供應,以及將清潔烹飪(clean cooking)解決方案作為最高政治優先事項,以確保民眾獲得可負擔、可靠及現代能源服務。所有利益相關者應促進使用清潔、可靠和現代能源,包括利用分散型再生能源(decentralized renewable energy)解決方案的潛力。2. 國際、國家實體和利益相關者必須合作,以重塑全球能源體系,使二氧化碳淨排放量在本世紀中前降到零,進而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包括引入碳定價和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補助。

(五)城市和城郊發展
90%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其呼吸的空氣不符合WHO的空氣品質標準(每立方米顆粒物質小於10微克)。全球70%因燃燒化石燃料而排放的溫室氣體來自城市。此外,城市可能導致嚴重的收入差距以及糧食、教育、住房和工作等極端不平等現象。城市的發展應計畫周全,以整合與包容的方式進行。市政府應和企業、民間組織、個人、國家政府、郊區鄉鎮與農村,以及世界各地的同級城市共同努力,以達到積極且動態的進展。

呼籲的行動包括:1. 各國政府應賦予城市自主權和資源,以進行有效、基於證據和具包容性的政策制定,參與者包含積極且知情的公民。2. 各國政府和地方當局應與私營部門密切合作,推動以人為本的扶貧政策及投資,提供體面、永續的工作、可及的水資源、交通、能源和衛生,並有效管理所有廢棄物和汙染物。

(六)全球環境公域
全球環境公域包括大氣層、水圈、海洋、冰雪圈、極地地區、大規模生物群落和自然資源系統,例如森林、土地、水和生物多樣性,其影響生物圈(全球生態系統)的功能,進而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福祉。地球的狀態由所有生物體(生物圈)與氣候系統交互作用所決定,因此,人類的活動引起生物圈功能的變化,最終將反映在地球的整體環境狀態中。

呼籲的行動包括:1. 各國政府、地方社區、私營部門和國際角色必須加緊實現必要的變革,以保護、恢復和永續利用自然資源,同時實現永續發展目標。2. 政府必須準確評估環境外部性,並透過定價、轉移、監管和其他機制來改變模式。

(七)永續發展科學
科學與技術可有力地推動改變,許多國家正將科學、技術和創新納入國家發展議程,這是一個好的現象。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和生物技術領域的快速進步,可望為永續發展目標面臨的許多挑戰提供解決方案。雖然在科學與技術取得進展,但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仍顯著存在。另外在性別平等的部分,儘管從事科學和工程學相關的女性人數在增加,但男性仍超過女性,尤其是這些專業領域的高階職員。

呼籲的行動包括:1. 利益相關者須與學術界中所有學科合作,以動員、利用和宣傳現有知識,加快實施永續發展目標。2. 在中低收入國家和處境特殊的國家,政府、研究團隊、大學、圖書館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必須努力提升獲取知識與區隔資料、科學能力和高品質高等教育的程度。另外,必須在科學和工程領域積極促進性別平等。3. 大學、政策制定者和研究出資者必須在永續科學和其他學科的基礎上,擴大支持以任務為導向的研究,以2030議程為指導,同時加強科學與政策社會的互動。4. 所有利益相關者應努力促進實現技術的多向移轉,以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八)並非增加改變,而是轉型
儘管報告中提出的6個切入點和4個槓桿指示了總體行動計畫,但它們並未全面涵蓋實現「2030年議程」所面臨的挑戰。切入點和槓桿應作為參考,用來指導各國和所有參與者以其特定的實施策略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並評估目標相關的取捨。整體來說,全球永續發展報告提出以下最終的3個全球行動呼籲,將特別有助於落實上述共17點的行動呼籲。

呼籲的行動包括:1. 多邊組織、政府和主管機關應明確採用永續發展目標做為規畫、計畫和預算流程的指導架構。為了加快執行2030議程,應將資源引導到6個切入點,運用目標間相互連結的知識,以實現共同利益和解決權衡取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和區域組織應促進各國之間的訊息交流,宣傳關於永續發展目標架構的經驗教訓。2. 應統一部署和結合4個槓桿-治理、經濟與金融、個人及集體行動及科學與技術以實現變革。所有參與者都應努力協調,並優先考慮各部門政策一致性。3. 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應設計並快速實施相對應於自身特定需求和優先事項的永續發展途徑,並為必要的全球轉型做出貢獻。
陳美均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