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共和國憲法》,新加坡政治體制屬於仿英國之責任內閣制,實行行政、立法與司法的三權分立原則組織政府機構。政府係由總統和內閣組成,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全國人民選出,只擁有象徵性的權力。內閣為最高行政機構,由總理與各部會首長組成。總理是總統任命國會多數黨領袖擔任,其領導的內閣擁有行政權,負有實際行政責任。
內閣成員則由總理從政府部門首長中選出,並設有1名副總理 ,內閣除總理辦公室(Prime Minister’s Office, PMO)外,轄下設有15個部會,各部會設部長1至2人,政務部長(等同於我國的政務次長)1至2人,由總理自國會議員中遴定後,向總統推薦委派,負責一切政府政策及全國行政事務,並向國會負責。
總理辦公室(Prime Minister’s Office, PMO)下設置研究創新與企業委員會(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Council, RIEC),由新加坡總理主持,領導並協調國家研發、創新和新創事業之發展。該委員會下設有國家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NRF)為研究計畫提供資金,主要負責協調並整合新加坡各政府機構間之不同部門的研發機構。
新加坡之科研組織與研究主要依循兩大主軸,一為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負責監督學術性和基礎研究,並設有學術研究基金(Academic Research Fund, AcRF),透過大學與理工學院,提供學術界之科學與教育方面的研究經費,藉以推動學術領導的研究。另一主軸則為貿易與工業部(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MTI)透過其轄下之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和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 ESG)提供應用型研究經費補助,以推動任務導向的技術及知識應用研究。
1.智慧國家2025(Smart Nation 2025):
新加坡政府以智慧國家(Smart Nation)做為國家總體發展之目標,為延續「智慧國家2015 (Intelligent Nation 2015, iN2015)」計畫,於2014年提出「智慧國家2025(Smart Nation 2025)」的十年期計畫,其願景是新加坡在2025年之前成為全球第一個智慧國家。該計畫從「數位經濟(Digital Economy)」、「數位政府(Digital Government)」及「數位社會(Digital Society)」三大支柱,擘劃新加坡數位轉型的推動策略與重點工作,希冀應用數位科技,改善政府之公共服務模式,協助企業數位化發展以掌握商機,致力於提升國民的生活與居住品質,讓新加坡面對未來人口老化及城市化衍生之各項挑戰時,能有更好的準備與競爭力。
Smart Nation 2025是以三個階段付諸實現:首先,是以達到人民的「便利、安全與易於使用」作為目標;其二是以高效率的資源使用和分配,來提高企業的營運效率與競爭力;第三則是開發新服務與新產業商機,以及做好準備推動產業轉型,訓練人們擁有未來所需的工作技能,避免中產階級因為未能因應數位革命而導致失業或薪資凍漲。
(1)政府機構組織重組
為全面推動智慧國家之願景,政府機構組織進行多次調整,於2017年5月在新加坡總理辦公室(Prime Minister’s office, PMO)下設立智慧國家及數位政府工作團(Smart Nation and Digital Government Group, SNDGG),由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擔任主席的部長級委員會掌管,主管網路安全事務及負責新加坡資通訊媒體發展局(IMDA)的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擔任副主席。SNDGG之任務是加強新加坡政府各方面的運作,包括策劃、集中資源、跨部門協調合作及確保從策劃至執行能緊密進行,以更有效推動Smart Nation 2025,把握數位科技迅速變化所帶來的機會。
SNDGG轄下設置智慧國家及數位政府辦公室(Smart Nation and Digital Government Office, SNDGO)與新加坡政府科技局(Government Technology Agency, GovTech)兩個法定執行機構,負責執行及推動各項相關計畫。SNDGO員工分別來自新加坡總理辦公室所屬智慧國家計畫辦公室(Smart Nation Programme Office, SNPO)、新加坡財政部數位政務司,以及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所屬政府科技政策處等原本負責數位政府、政府科技及智慧國家等相關業務單位。
SNDGG主要在負責規劃新加坡智慧國政策及設定國家層級智慧國專案之優先順序,推動政府數位轉型,建構新加坡公私立部門之長期能力,以共同架構推動智慧國目標。GovTech則專責新加坡智慧國相關之國家級資通訊科技基礎設施之建置及應用,協助新加坡各政府單位數位轉型,以對企業及民眾提供更好的數位服務。
(2)策略性國家項目(Strategic National Projects, SNPs)
該計畫的首要任務是以人為本,打造覆蓋全島的數據資訊平台,以3C作為核心概念,將資訊連接(Connect)、收集(Collect)與分析應用(Comprehend),並聚焦在智慧交通、智慧住宅、智慧金融、智慧醫療、公部門服務等五大領域,期望透過技術改造新加坡,將新加坡打造成數位創新的智慧國度,滿足人民不同的需求,確保社會中各階層都能從數位技術中受益,享受富足而有意義的生活及最好的居住環境,以提升國民生活品質與社會福祉。
為達成上揭三大目標,新加坡政府五年將投入190億美元,用於關鍵的策略性國家項目以及硬體基礎建設,並打造數位平台,包括安全的國家數位身分識別(National Digital Identity, NDI)、統一規格與標準的數位支付(E-Payments)、智慧城市運輸(Smart Urban Mobility)、人生時刻(Moments of Life)、CODEX數位平台等。此外,新加坡亦建構開放式的智慧國家感測器平台(Smart National Sensor Platform, SNSP),來搜集各種資料進行分析,取得報告和分析結果,讓企業可以使用來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等。此計畫亦希望透過適當的政策和法規,促進公私部門的創新,並鼓勵採納新的想法,最終創造一個創新和實驗的文化。
新加坡政府為朝智慧國家之目標邁進,陸續推出各項創新方案,如數位經濟行動架構(Digital Economy Framework for Action)、數位政府藍圖(Digital Government Blueprint)、數位整備藍圖(Digital Readiness Blueprint)、研究創新與創業2020計畫(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2020 Plan, RIE2020 Plan)、新加坡人工智慧計畫等。
1.數位經濟行動架構(Digital Economy Framework for Action)、數位政府藍圖(Digital Government Blueprint)、數位整備藍圖(Digital Readiness Blueprint):
新加坡近年積極推動國家數位轉型,以成為世界首個智慧國家為目標。新加坡希冀藉由數位科技的應用,協助政府數位化服務、企業掌握市場商機,並致力於提升民眾生活與居住品質,使新加坡能因應未來環境變化而衍生的衝擊,經濟持續發展,維持新加坡國際競爭力。新加坡自2018年5月陸續推出「數位經濟行動架構(Digital Economy Framework for Action)」、「數位政府藍圖(Digital Government Blueprint)」及「數位整備藍圖(Digital Readiness Blueprint)」,做為達成智慧國家目標之三大主軸,各主軸之推動策略與執行重點分述如下。
(1)數位經濟行動架構(Digital Economy Framework for Action)
為打造新加坡成為數位經濟的先進國家,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MCI)的資通訊媒體發展局(IMDA)於2018年5月提出新加坡數位經濟行動架構。該架構包含三項優先策略:
(a)加速產業數位化(Accelerate - Digitalizing Industries)
新加坡政府為促進產業與交易數位化發展,提升生產力與效率,拓展市場商機以推動經濟成長,於2017年陸續推出23個產業轉型藍圖(Industry Transformation Maps, ITMs)。此外,新加坡亦建構跨產業共通數位平臺,協助企業善用數位科技節省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降低錯誤機率,以利在快速變遷的數位商業環境中,仍能維持產業競爭優勢。
(b)整合生態系統競爭優勢(Compete - Integrating Ecosystems)
為掌握數位化所創造的商機,新加坡政府協助企業規劃符合數位時代的商業模式,以數位科技整合應用為核心,尋找能使企業快速成長與國際化的契機,並透過聚集數位相關人才及新創企業,整合數位商業生態系,強化新加坡之競爭優勢。
(c)轉型數位產業化(Transform - Industrialising Digital)
強調資通訊媒體產業之整合應用,創造該產業價值,並於2020年增加逾13,000個就業機會。另投資與建構人工智慧與數據分析、網路安全、身歷其境媒體、物聯網等四大前瞻領域能量。此外,亦強化資通訊媒體產業及其專業領域人才的核心專業能力,並引導產業對數位科技的採用,提高生產力與效益,以資通訊媒體產業作為新加坡數位經濟的驅動者,帶動新加坡成為亞洲數位科技樞紐。
為實現上述三項策略目標,新加坡政府亦將推行「提升資通訊媒體產業專業人才及培育新加坡員工數位化能力」、「鼓勵企業投入研發與創新」、「投資新加坡實體及數位基礎設施」、「更新修改法規政策及標準」等政策措施。
(2)數位政府藍圖(Digital Government Blueprint)
為推動政府善用數位科技進行服務整合,提升政府服務品質與效能。新加坡智慧國家及數位政府工作團(SNDGG)在2018年6月公布「數位政府藍圖(Digital Government Blueprint)」,勾勒政府運用數位科技重組其相關服務單位的運作,改變公共服務的提供模式。此藍圖主要圍繞在兩個原則,第一是政府必須完全貫徹數位化(digital to the core),利用數位科技改變政府服務民眾與企業的方式,提供滿足民眾與企業需求;第二是數位政府仍需用心服務民眾(serves with heart),不因採用數位科技而減少政府提供服務過程中的人情味,而是透過數位科技使政府與民眾的互動更為多元豐富。為達上述目標,規劃推動六項策略:
(a)整合服務以符合民眾與企業的需求(Integrating services around citizen and business need)。
(b)強化政策、執行及科技的整合(Strengthening integration between policy, operations and technology)。
(c)建置共通的數位與數據平臺(Building common digital and data platforms)。
(d)運行可靠,彈性和安全的系統(Operating reliable, resilient and secure systems)。
(e)提升公務人員數位能力以追求創新(Raising our digital capabilities to pursue innovation)。
(f)與民眾及企業共同合作促進科技採用(Co-creating with citizens and businesses, and facilitating adoption of technology)。
(3)數位整備藍圖(Digital Readiness Blueprint)
為培養各年齡層與各領域的新加坡民眾具備基礎數位技能,提升民眾數位素養,以因應數位時代帶來的生活衝擊。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MCI)於2018年5月提出「數位整備藍圖(Digital Readiness Blueprint)」,確保民眾與企業具有數位知識及數位技能,且在日趨複雜的數位環境中,能辨識網路資訊的正確性,以更安全且有自信的使用數位科技,期能協助民眾充分參與日常生活中的數位機會並能從中受益。該藍圖將推動四項策略重點,包括擴增民眾取得數位服務的機會(Expand and enhance digital access for inclusivity)、將數位素養融入國民意識(Infuse digital literacy into national consciousness)、使社會與企業能更廣泛的使用數位科技(Empower community and businesses to driv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technology)、透過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產品與服務設計來促進數位包容(Promote digital inclusion by design)。
2.新加坡研究、創新與創業2020計畫(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2020 Plan, RIE2020 Plan):
新加坡以研究、創新與創業為基石,發展知識與創新驅動的經濟社會。為強化新加坡現有技術能力,積極探索新領域,創造更大價值。新加坡總理於2016年1月召開研究、創新與企業委員會(RIEC)常年會議,針對新加坡的科技研究進展進行評估,並規劃未來研究發展的新計畫。同年,新加坡政府提出第六個五年一期之「研究、創新與創業2020(Research,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2020 Plan, RIE2020)」的國家科技計畫。該計畫著重在科技的研究與創新,以打造世界研究中心,並強化新加坡的創新能力以推動經濟成長,達成將新加坡轉型為智慧國家的願景。
RIE2020計畫係由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NRF)主導,並由國家研究基金會(NRF)協同貿易與工業部(MTI)及其轄下的科學技術研究局(A*STAR)和經濟發展局(EDB)、衛生部(MOH)下屬的國家醫學研究委員會(NMRC)及教育部(MOE)等部會與機構,管理項目推動與資金補助。新加坡政府將在五年內(2016至2020年)撥款190億新幣投資在研究、創新與創業發展,較《RIE2015》的160億新幣資助金額提高18%。此計畫主要聚焦在先進製造與工程技術、健康與生物醫藥科學、城市解決方案與永續發展,以及服務與數位經濟等四大重點科研領域。除此之外,亦透過學術研究、人才培育及創新與創業三項跨領域計畫支持,促進學術研究卓越,維持厚實的科研人才資源,發展健全的國家創新體系。
(1)先進製造與工程技術(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Engineering, AME):
製造業是新加坡經濟的重要支柱,2015年製造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近20%,就業人口達50多萬人。近年來,新加坡製造業面臨日益嚴峻的外部競爭壓力和內部因素之限制,產值大幅衰退。新加坡政府為提升製造業之生產力與產業競爭力,將加強現有製造業之研發與技術創新,創造新的成長契機。
為此,RIE2020針對該領域制定下述三個主要目標:支持經濟成長,為新加坡人民創造高品質的工作機會,以因應未來發展趨勢;強化公共研發機構、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連結,以提高公共研發投入之價值創造;提升新加坡科技研發能量,並在各產業中領先布局,以掌握未來重要機遇。
(2)健康與生物醫藥科學(Health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HBMS):
全球醫療健康照護服務需求不斷增加,而生物醫藥科學亦是新加坡經濟重要支柱之一。新加坡政府長期致力於完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新藥研發以及醫療設備創新,以便為新加坡人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並創建永續發展的醫療健康體系。為使新加坡成為促進人類健康與福祉的領導中心,透過追求卓越的研究與應用,為新加坡與人民創造經濟與社會價值。RIE2020設定HBMS領域之主要目標,是由公共研發機構建構研發成果產業化之創新生態系統,包括醫療成本控制、健康服務品質與效率之提升。
(3)城市解決方案與永續發展(Urban Solutions and Sustainability, USS):
新加坡是世界公認之花園中的城市,儘管國家的自然資源有限,面對極端氣候變遷挑戰時,仍積極改善城市的建築與自然環境,以發展永續性且適合居住的城市,提供人民更優質的生活品質。RIE2020訂定USS領域之主要目標是透過關注新加坡的能源問題來改善生活環境,並藉由跨領域合作方式解決新加坡能源限制問題,包括設計新的城市交通運輸解決方案、創造並優化居住空間、建造下世代智慧電網、減少廢水處理、海水淡化,以及再生水(NEWater)生產。
(4)服務與數位經濟(Services and Digital Economy, SDE):
資通訊科技(ICT)的快速成長,大幅降低數位感應設備的成本,提升運算能力並提供無所不在的網路連線,如此的轉變不但改變了服務業的商業模式,更創造全新的數位經濟,而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的發展,更加帶動破壞式創新。RIE2020以發展並整合運用新加坡的數位創新能力來落實國家的重點項目,驅動服務業生產力,創造經濟新局與工作機會,作為推動SDE領域發展之主要目標。
3.新加坡人工智慧計畫(AI Singapore, AI.SG):
新加坡為促進在人工智慧(AI Singapore, AI)領域之發展、應用與創新,帶動國家數位經濟成長動能。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NRF)於2017年5月推出「新加坡人工智慧計畫(AI Singapore, AI.SG)」,是一項耗資1.5億新幣的五年期國家級AI計畫,旨在提升新加坡的AI能力。該計畫之願景為深化新加坡發展AI實力,從而創造社會與經濟影響,培養新加坡AI人才,建立AI生態系統,使新加坡在AI領域的發展於世界版圖佔有一席之地。
AI.SG為新加坡跨部會合作計畫,整合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NRF)、智慧國家及數位政府辦公室(SNDGO)、經濟發展局(EDB)、資通訊媒體發展管理局(IMDA)、新加坡創新機構(SGInnovate)及綜合保健資訊系統公司(Integrated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s, IHiS)等6個政府相關單位。另亦匯集新加坡的研究機構、AI新創公司與研發AI相關產品的企業共同投入,發展與AI相關的知識與工具,並培育科研人才,以強化新加坡的AI產業實力。
AI.SG推動人工智慧研究(AI Research)、人工智慧技術(AI Technology)、人工智慧創新(AI Innovation)三大主軸,其內容概述如下:
(1)人工智慧研究(AI Research):投入並深化AI技術實力,以掌握下一波的科技創新與突破。計畫投資包含可展現更人性化學習能力的下世代可解釋人工智慧(Explainable AI, XAI)、電腦系統架構(軟體、韌體與硬體整合)及認知科學 (Cognitive Science) 等相關技術。另為支持相關科學活動,國家研究基金會(NRF)開設相關獎學金及啟動相關研究計畫,並透過參與上述之AI相關技術深度開發,培育新加坡AI人才。
(2)人工智慧技術(AI Technology):利用AI技術來解決影響社會與產業的重大挑戰,並從而發展新穎想法及創新應用。例如增加尖峰時刻的交通流量,或解決人口高齡化的醫療、保健與照護等問題。其中,在醫療保健方面,透過新加坡醫療保健系統之數位化發展,未來AI技術將可應用於疾病預防、診斷、治療計畫、藥物管理、精準醫療及藥物開發等。此外,醫護人員在AI的輔助之下,也能因應未來增加的醫療保健需求。
(3)人工智慧創新(AI Innovation):擴大產業對於AI與機器學習的採納與使用。政府與企業攜手合作,透過AI的導入,提高生產力及創造新產品,並輔導實驗室研發的新技術轉化為產品推進市場。計畫首先將著重於發展新加坡金融、醫療保健及城市管理等三大領域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