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國際能源署(IEA)出版年度全球氫能述評,持續追蹤全球氫能生產、需求,以及基礎設施發展、貿易、政策、監管、投資和創新等關鍵領域相關進展。報告中指出,2023年全球氫氣需求量達到97 Mt,較2022年成長2.5%,但低排放氫氣2023年產量不到1 Mt。
因此,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實施相關法規和支持措施,以刺激低碳氫和綠氫的需求(相關政策詳見表一)。在私部門方面,非營利潔淨能源組織RMI自2023年9月起陸續推出永續鋼鐵交易平台(Sustainable Steel Buyers Platform)、永續航空燃料登錄系統(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 Registry)。另一方面,RMI與Mærsk Mc-Kinney Møller Center零碳海運中心(Zero Carbon Shipping)預計2024年底推出海事監管系統的前導試驗,以追蹤和驗證海洋運輸服務的碳排放。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上,多位海運領導者也共同承諾至2030年增加使用綠氫燃料至1100萬噸。此外,COP28也關注工業脫碳進度,啟動工業轉型加速器(Industrial Transition Accelerator, ITA)計畫,尤其是加速重工業和運輸部門的脫碳。
以下將聚焦於氫氣生產及終端應用的技術創新,並根據發展現況及試驗結果,提出未來發展重點。
二、氣氣生產技術創新
電解製氫氣技術已達商業化程度,但低排放氫氣生產技術仍需大規模驗證。此外,為了提高市占率,需進一步創新,透過提高效率和降低設備成本以降低生產成本,例如:減少對關鍵材料的依賴、延長電池組壽命、改進製造流程和回收設計。
(一)電解製氫
1.電池堆創新
鹼性(Alkaline)和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為市場最成熟的電解技術,並已投入商業使用,未來需持續進行創新以降低氫氣成本。其中PEM電解槽的發展重點在於儘量減少使用催化劑中昂貴的鉑族金屬成分。2023年9月,美國H2U Technologies公司使用無銥催化劑實現25,000小時的耐久性測試,優於其他無銥催化劑(耐久性為1,400小時);2024年2月,日本東芝集團與比利時Bekaert公司合作,將東芝的技術商業化,減少90%銥使用量。
另外,固態氧化物電解槽(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SOEC)具備高效率的優勢,但需要使用外部熱源產生蒸汽,且一般使用壽命僅有2年,未來需解決其耐用性問題。目前已有幾個計畫以數MW的商業規模營運,例如:丹麥新創公司Dynelectro正在研發將使用壽命延長至10年的創新技術。
陰離子交換膜(Anion Exchange Membrane, AEM)電解槽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在2023-2024年間,德國Enapter公司之AEM電解槽產品已被德國、英國和荷蘭等多個國家採用。
2.高壓電解製氫
技術創新主要為降低電解槽周邊輔助系統(Balance-Of-Plant, BOP)成本,特別是透過增加出口的氫氣壓力,直接產出高壓的氫氣有助於減少後端氫氣壓縮的需求,從而降低壓縮設備和相關電力需求的成本。2023年由歐盟啟動HYPRAEL計畫,目標是將鹼性電解槽的氫氣出口壓力提高至80至100 bar,遠高於目前的30 bar;2023年11月,英國Supercritical Solutions公司在一家威士忌釀酒廠展示50 kW的高壓電解槽,可生產220 bar的氫氣。此外,Supercritical Solutions和澳洲HAMR Energy 公司共同合作,宣布將進一步測試將高壓電解槽生產的高壓氫氣用於合成甲醇。
3.離岸製氫
由於離岸風電具高發電容量因素,再加上離岸風電結合氫氣生產具規模經濟效益,因此離岸風電逐漸被視為生產氫氣的創新途徑。利用離岸風電生產氫氣,可有效利用多餘的電能,提供輔助服務。此外,在海上的浮動式離岸風電場直接生產氫氣,可替代從海上傳輸電力到陸地的供電途徑,進而減少供電損耗,並提升整體效率。
2023年5-11月,法國Lhyfe公司的Sealhyfe計畫在法國海岸附近的離岸平台上,成功測試1 MW電解槽,並克服了惡劣的天氣條件。第二階段則是透過歐盟資助的HOPE計畫,預計在比利時海岸建置一座10MW的離岸製氫設備,2024年5月開始進行陸上測試,其中1MW的電解槽預計將在年底前轉移到離岸平台,並透過現有管道與天然氣一起輸送氫氣,至2026年投入營運。
(二)化石燃料製氫結合碳捕獲、再利用與封存技術
1.甲烷重組
蒸汽甲烷重組(steam methane reforming, SMR)技術中,其6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重組器的製氫過程,另外40%的二氧化碳排放則來自爐中燃燒天然氣產生。目前已可有效捕獲重組器中合成氣的二氧化碳,但要從煙道中捕獲剩餘的40%二氧化碳成本相當高昂。
然而,若要符合低碳氫定義,須利用捕獲、再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術提高二氧化碳捕獲率(>60%)。例如,在加拿大和美國建設的2座甲烷製氫廠預計於2025年投入營運,將採用自發熱重組(autothermal reformers, ATR)結合CCUS技術,較SMR技術更容易提高二氧化碳捕獲率。
除此之外,亦有公司投入電氣化SMR技術,以電流加熱重組器,無需捕獲的煙道的二氧化碳,進而降低成本。例如,2023年10月,丹麥Topsoe公司在沙烏地阿拉伯建造電氣化SMR的示範工廠;2024年6月美國XRG和加拿大Nu:ionic公司共同開發首座商業化電氣的SMR製氫設備,每日約可生產20噸氫氣。
2.甲烷熱裂解
甲烷熱裂解製氫將生成固體碳和氫氣,不會排放氣態二氧化碳,不需負擔捕獲二氧化碳成本。2024年1月,澳洲Hazer公司在澳洲的商業示範工廠首次採用熱裂解技術生產氫氣,每年生產100噸氫氣。另外,芬蘭Hycamite公司亦於2024年1月開始在芬蘭建造甲烷熱裂解製氫示範工廠,每年生產2,000噸氫氣,並於2024年9月開始營運。
(三)新興氫氣生產技術
其他低排放氫氣技術,例如光觸媒(photocatalytic)分解水製氫,仍處於較低的技術成熟度,但已有少數的試點計畫正在進行。例如,2024年6月,卡達殼牌研究與技術中心與學術界合作的HyPEC計畫,在卡達的一個試點設施中利用廢水和陽光生產氫氣;西班牙Hylios計畫則將研發用於光觸媒分解廢水的新型鈦基金屬有機結構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
三、氫氣終端應用創新
(一)工業應用
1.鋼鐵
2023年11月,瑞典綠鋼企業Stegra在瑞典建造全球第一座大型100% H2 直接還原鐵(Direct Reduced Iron, DRI)工廠,年產鋼材約2.5 Mt。同時,非洲推動Oshivela計畫,使用100%氫基DRI技術,以及密閉式轉爐(Rotary Furnace)代替豎爐(Shaft Furnace),每年生產15,000噸鋼材,可減少鐵礦石粉末,並使質地更加均勻。
以氫氣取代煤炭和天然氣作為DRI技術中的主要燃料和還原劑,倘若採用綠氫則可降低近100%的排碳量。但DRI對鐵礦石的品質要求較高,含鐵量需達65%~66%以上,否則容易造成腐蝕。然而,大多數鐵礦石含鐵量低於65%,非高品質鐵礦石,目前已有幾個計畫採用不同的技術利用較低品質的鐵礦石。例如,2024年8月,澳洲Fortescue公司採用電熔爐直接熔化和還原鐵礦石,可處理多種品質的鐵礦石和雜質,提升冶煉的靈活性,預計於2025年投入生產,年產量達1,500 噸。
2.化學品
傳統製氨技術常以哈伯法(Haber-Bosch Process)在高溫、高壓下連續進行反應,但再生能源的波動性使電力穩定供應成為挑戰。因此,丹麥Skovgaard Energy公司開發動態合成氨技術,可在沒有氫氣儲存設備下,以5~100%的可變負載合成氨氣,其示範工廠已於2024年8月落成,年產能為5,000噸。2023年11月,德國Leuna 100計畫的首座二氧化碳結合電解製氫生成甲醇的示範工廠已正式營運,並採用新型催化技術,以因應可變負載的不穩定性。
3.高溫加熱
已有愈來愈多項目證明可在不同產業的製程中可使用氫氣進行加熱,包含鋼鐵、鋁、瀝青、光學玻璃、水泥等產業。例如,2023年9月,瑞典企業Ovako採用20MW電解槽生產氫氣,成功以氫氣在鋼材製程中進行加熱;2023年6月,挪威Hydro公司在西班牙的回收工廠測試利用氫氣冶煉鋁,後於2023年11月確認其所生產的鋁符合西班牙汽車公司Irizar用於電動車的要求。2024年4月,德國Schott公司首次以100%的氫氣成功生產光學玻璃,目前正在測試產品品質。
(二)交通應用-海運及空運
1.甲醇燃料
以甲醇為燃料的商船已通過驗證,2024年1月,世界上最大的甲醇動力船舶「Ane Mærsk」貨櫃船首航停靠於摩洛哥Tanger Med港,該船裝載能力為16,592 TEU。此外,2024年4月芬蘭Wärtsilä公司獲得中國最大的甲醇船舶訂單,將建造12艘24,000TEU貨櫃船,預計2026年交付。
2.氨燃料
氨燃料船舶尚未達商業階段,但氨燃料引擎相關測試已有進展,並預計在未來2年內應用於氨燃料船舶中。2023年11月,芬蘭Wärtsilä公司推出首款應用於小型船舶的四行程氨燃料引擎,並已與挪威船東 Eidesvik 簽約,預計將於 2026 年完成氨燃料改裝,成為全球首艘運營中的氨動力船舶。此外,另有兩艘中型的氨動力的天然氣運輸船正在韓國造船廠建造中,預計於2026年交付。德國MAN Energy Solutions公司2023年7月開始進行大型(50缸徑)的二行程氨引擎試驗,並已可減少90%的氮氧化物(NOx)排放,2024年4月已與多家日本公司合作建造氨動力的散裝貨船,目標至2027年實現商業化。
3.氫燃料
氫燃料電池的海運應用已得到驗證,且訂單數量正在成長,但氫引擎的海運應用仍處於早期階段。2024年3月,日本三井集團針對二行程船用引擎進行首次測試,並採用100%氫氣運作。
氫在航空應用處於早期階段,仍需大量的創新和示範,方能實現商業化應用。 美國ZeroAvia公司於2023年首次進行600 kW燃料電池推進系統的飛行測試,目標到2025年在商業航班上運載19名乘客。ZeroAvia 還規劃開發 2至5 MW 的系統,預計 2027 年推出可承載80名乘客的客機。此外,2024年4月,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投入130億日元(約8,700萬美元),開發以液態氫為燃料的4MW燃料電池,目標到2029年使承載40名乘客的飛機至少飛行3小時以上。
(三)發電應用
1.氫燃料技術
2023年10月,由歐洲能源零件製造商和大學所組成的Hyflexpower計畫,成功展示使用100%綠氫燃料的12 MW燃氣渦輪機。日本NEDO、川崎重工和大林製藥已證明使用100%氫燃料以及新型低氮氧化物(NOx)燃燒技術(low NOx combustion),可提高發電效率,同時降低氮氧化物排放。芬蘭Wärtsilä公司在2024年6月推出可轉換成100%氫燃料的發電機,可使用氫氣或天然氣,並預計在2025年投入商業應用,以提高電廠對不同燃料的適應性。
2.氨燃料技術
2024年4月,日本JERA公司進行為期3個月的大規模示範試驗,在1GW的燃煤電廠成功混燒20%的氨,測試結果顯示硫氧化物排放量可減少20%,氮氧化物排放量也低於燃煤電廠。在確保氨氣可穩定供應下,預計於2027年開始進入商業營運。另外,印度亦有1座330 MW的燃煤發電廠正在進行混燒20%氨氣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