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Frost & Sullivan:農業數位化因應未來的缺糧危機

Frost & Sullivan:農業數位化因應未來的缺糧危機

/ 發布日期:2016/12/06/ 瀏覽次數:169
一、 農業數位化的簡介
至2050年,全球的人口可望達到96億,不難預見食物需求將會按比例提升,現階段的食物產量與傳統的務農方法不足以應付如此龐大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業數位化(Agriculture Digitalization)顯得相當重要,因為數位技術能以有效的方式最佳化有限資源的運用。數位化能夠幫助農民改善務農效率,並藉由提供額外的投入為農業管理增添新的面向(Dimension)。農業數位化採用的技術主要源自精準農業(Precision Agriculture),精準農業運用數種ICT技術,包括:數位分析與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數位化也涉及其他技術,例如:能夠推動連網農業(connected farming)的物聯網。

二、 策略觀點
(一) 重要的市場趨勢:
1. 在已開發國家中,精準農業緩慢卻穩定地持續成長,不過即使是在新興經濟體內,也能找到精準農業的案例。
2. 大規模的農場預計將是農業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先驅,之後再慢慢擴及中小型農場。
3. 就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而言,可變率技術(Variable Rate Technology)是較容易取得的技術。
(二) 各區域的發展概況:
在研發與採用量方面,北美地區是農業數位化的領頭羊,政府與私人組織均投入此一領域的應用。亞太地區的技術採用量較為落後,但預計未來將有大幅度的成長,歐洲地區也是處於早期階段。
(三) 驅動力:
1. 強化農耕相關的決策,並改善農業管理。
2. 強化使用效率與農耕的產量。
3. 人口增加與食物需求提升使得資源最佳化勢不可免,數位化可在此領域發揮功效。
(四) 限制因素:
1. 蒐集田野資料並建立系統需要高額成本。
2. 就現階段而言,許多系統擁有大量資料,卻難以提供重要的資訊或建議。超量的資料非但無法幫助農民,還可能導致混淆。
3. 對新科技的採用抱持憂慮的心態。
4. 缺乏數位化系統營運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五) 專利趨勢:
2013至2015年間,農業數位化相關專利發行的數量躍升18%。絕大多數的專利是由美國專利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註冊,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次之。

三、 創新技術應用案例
由於可用的資源有限,所以務農方法必須更加有效率才能因應大量人口的需求。目前的監控方式無法持續地監視農地,因此不能提供更有效率的資源使用方式。
美國的Resson公司研發出名為「RAMAS」(Resso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and Analytics System)的監控系統,結合無人機、以雲端為基礎的資料分析、機器人平台,以及感測器融合(Sensor Fusion),為顧客提供農作物生產與農地狀況的深入資訊。RAMAS具備多種功能,包括:農作物預測分析、農作區域管理,以及農作物異常的偵測。

四、 資金概況
在農業數位化技術的領域內,無論是政府還是私人組織都有大量的資助活動。舉例來說,做為農業技術發展戰略的一部分,英國政府未來四年將針對農業數位化領域挹注2千萬美元以上的資金。此外,以愛沙尼亞為主的VitalFields也在第一輪募資(Series A Round)中獲得120萬美元的資金。

五、 技術路線圖
2016年:精準農業開始取得進展
2018年:將大量參數資料與機器學習技術整合,用於農作物與家畜管理
2019年:農作物感測器獲得大量採用
2021年:農業機器人投入務農流程
2022年:精準農業成為主流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