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全球環境的新興議題

全球環境的新興議題

/ 發布日期:2018/05/14/ 瀏覽次數:251
地球面臨的挑戰不斷高漲,而針對新興的環境議題進行研究便是聯合國環境署的任務之一。「2017前沿報告(Frontiers 2017: Emerging Issu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提出了六個具有全球意義的新興環境問題,
綜觀這些挑戰,有些是存在已久但被漠視的問題,例如:土地不當管理與荒漠化所造成的沙塵暴;有些則是存在已久但已經出現新的解決方案,例如:海洋資源保育及負擔得起的能源;還有些則是新的科學發現與研究所帶來的新興問題與挑戰,例如:奈米材料與細菌抗藥性。這些挑戰都對人類社會、經濟與環境造成很大的衝擊,但是透過科學、政策及行動可以逐一克服。因而在2017年的環境前沿報告中提出六大環境隱憂以及政策因應如下:

一、微生物抗藥性對環境的影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世界可能即將進入後抗生素時代。由於細菌的抗藥性從原本極為單純的細菌感染將演變為致命的危機。隨著人為的抗生素殘留或排放進入水和土壤後,更加速了抗藥性菌種的演化,而這些菌種則經由飲水與食物鏈等途徑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雖然在處理廢水過程中也會投與殺菌劑進而殺死細菌,但也會導致抗藥性更強及抗多種藥物的菌種產生。目前的法規政策朝向減少抗菌藥物在環境的排放,2015年歐盟新興污染物觀察清單便列舉出3種可能危害海洋生物的抗生素;2016年幾家領導製藥公司也自願性簽署抗藥性規劃藍圖提交給聯合國,作為抗生素生產的環境管理。另一方面也針對含抗生素的廢棄物處理提供激勵措施。最後,在科技面也提出替代抗生素的殺菌技術,例如:過濾膜、臭氧、紫外線或熱處理等。同時也深入瞭解抗藥基因的移轉機制,並根據科學證據來制定進一步的管理政策。

二、奈米材料的應用預防原理
雖大自然已存在許多奈米級的物質,但人工合成的奈米材料如奈米碳管、石墨烯、奈米銀、奈米纖維、奈米碳球等,在光電、電子、機械、紡織品、醫藥、食品與化妝品等的應用卻越來越普遍。雖然奈米有其不可取代的特性,但是隨著全球奈米市場以18%年成長率的速度不斷成長,其市場價值將高達約1740億美元,加上對於奈米材料特性如生命周期等的知識仍相當有限,不得不讓人擔憂長期使用人工奈米材料對人類健康與環境的威脅,以及隨著合成生物學與人工智慧技術的出現,市場對奈米材料應用潛力的需求。由於奈米級產品很容易穿透人體皮膚、組織,難以控制進入的器官,更遑論進入環境後的代謝路徑。
目前為止,對奈米材料在大氣、土壤、水及生物相的分佈、傳輸、轉化,甚至是進入食物鏈後的濃度、身體可用率及生物累積的研究仍相當少,更無法預期進入生物體或族群後的生化交互作用,甚至是改變遺傳特性的可能。許多健康威脅是累積性的,必須仰賴長期追蹤觀測才能得到鐵證,但法規的速度卻遠不及產業發展來得迅速。2007年制定出工作場所中奈米氣膠的ISO指南,OECD也蒐集許多奈米材料毒性的資料給製造業。歐盟的新化學品政策也制定「關於化學品註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案」(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 REACH法案),希望廠商主動登錄新興化學品的健康與環境安全資料。聯合國「國際化學品管理策略方針(SAICM)」則在全球層級將奈米材料納入新興政策議題。

三、良好的海洋保護區治理才能確保永續發展的利益共享
根據研究估算,海洋提供的經濟價值約24兆美元,是人類相當重要的糧食與環境資產,但是人類從中取得資源的速度遠超過自然生態復原的速度,因此有必要設置海洋保護區,才能有效管理資源的合理與公平運用,也才得以實現2030 永續發展議程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因此多數國家同意到2020年時,能有10%的海岸及海洋區域納入保護範圍,亦成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愛知目標(Aichi Targets)之一,也獲得2030永續發展議程(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的響應。
至2017年7月為止,全球已有15,292個海洋保護區,占全球海洋面積的5.7%。據估計約有14.4%的受到國家管轄的沿海和海洋地區被確定為保護區,顯示2020年的目標已達成,但後續的挑戰是如何以更好的治理讓永續的效益能夠共享,同時將保護規模擴大。針對各種保護區的特性來制定治理方式已刻不容緩,包括由政府主導的由上而下法律規範、由當地社區參與決策的由下而上的治理模式,以及基於市場經濟激勵的市場治理法則。根據經濟模型預估,海洋保護區產出的社會與經濟效益約可達投入成本的3至20倍之多,因此各地區都必須先進行成本效益評估,以確保實施成效與利益分配的公平性。2016年「羅馬行動呼籲」以及相關的「科學家共識聲明」勾勒發展藍圖並設定明確目標與行動,在2017年的聯合國海洋會議也肯定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利用的整合,才得以確保成本與效益的適當共享。

四、克服全球沙塵暴現象
塵埃在地球系統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提供植物生長的養分,但是對於人類健康卻有極大的危害,包括呼吸系統、心血管及其他感染等。有研究追蹤沙塵的移動途徑,發現在2周內可以移動2萬公里之遠。影響沙塵活動的因素包括天然的季節與氣候與人為的土地管理不當等。人為因素造成的沙塵暴約占25%,主要來自於灌溉、過度取水造成的水枯竭、砍伐森林以及非永續性的農業生產方式所致。從中長期來看,減輕沙塵的策略,可以從防護及預防兩方向著手,前者包括種植防風林或設置屏障等,後者則包括水資源、土地管理以及生態服務等。在國際合作方面,與此相關的3項里約公約,包括:「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及「聯合國氣候變遷架構公約」。世界氣象組織也已建立預警及評估系統,以提升各國在資訊與預報的能力。同時,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極力推動保護性農業以減輕旱地的威脅。最後,還須要在科學研究方面強化生物地球化學與氣候系統之相互研究,以採取較有效的措施。

五、太陽能電池解決離網區域的能源落差
目前全球約有11億人無電可用,另有10億人面臨供電不穩的情況。預計到2030年仍有7.9億人無法使用電網,距離電力普及的永續目標相去甚遠。這些問題以非正式住宅區最為嚴重,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約有1/4人口居住在非正式住宅區。
太陽能的出現,不但促進生活福祉,對於提供產品與服務的廠商也能獲得比傳統能源更好的投資報酬率。其他如鋰電池及LED技術的進步與價格下降,也能加速非正式住宅區的照明與電力普及。雖然價格逐漸下降,但是要靠商業模式創新才能解決低收入戶採用現代化能源的障礙,因而驅動各類型的創新商業模式興起,例如:小額即付即用制、與小額信貸合作的5-8周付款計畫、按服務收費的隨選方案、太陽能服務亭等,同時也創造出數十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六、 環境移民將造成人類世(Anthropocene)的大遷徙:
人類流動的速度和規模正在擴大,夾雜著全球人口將逼近9兆大關,讓全球不得不重視此一現實問題。人口流動的原因很多,包括人口增長速度太快、環境劣化、氣候變遷、政治衝突以及大型基礎建設造成的土地掠奪。預計到2050年將會有2億人流離失所,其中不乏氣候移民,北美州也不例外。2016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查爾斯島因海平面上升,居民獲得聯邦資助搬離家園。目前最大的困境是環境脆弱地區的族群往往缺乏遷移的途徑與落腳點,同時人口遷徙本身也會對環境造成競爭壓力,壓縮到原有居民的土地利用、水、糧食以及能源等,這些議題都有待體制來解決。
英國在2011年由科技辦公室發起的前瞻計畫便提及人口安置方案,挪威與瑞士政府在同時期發起南森倡議(Nansen Initiative),隨後衍生成為災害安置平台來解決氣候難民的問題。此外,國際協議也紛紛出籠,以共同對抗氣候災難所造成的遷徙。2016年聯合國通過難民與移民問題的紐約宣言,其中提出的附件中除設定難民框架外,更勾勒出實現安全、有序與正常移民的發展藍圖,將在2018年的跨國政府會議中提出討論。若無法有效透過國際合作共同解決此問題,氣候難民恐將成為新常態。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