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澳洲政府將未來燃料策略和低碳排技術納入長期減排計畫中,並遵循以下原則,以創造澳洲國內的就業機會:
1. 技術導向
透過建置完善的基礎設施並改善政府監管措施,創造有利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避免採用強制性命令或加收稅金的方式強迫民眾購買低碳排車輛。
2. 採取支持性政策措施促進燃料技術市場發展
澳洲政府設立2.5億澳元的未來燃料基金用以建置重要的基礎設施,並優化電網系統以支持電動汽車市場發展。
3. 降低新技術成本
由產業加速開發降低成本之創新技術(例如:氫能電池),政府則提供資助並根據市場需求建置相關基礎設施。以公私部門共同合作的方式,降低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氫能燃料電池汽車,以及生質燃料汽車的成本。
4. 確保可負擔的能源價格及可靠電力
藉由屋頂型太陽光電設備迅速普及的經驗,及電力市場改革,為消費者節省約2.24億澳元的電網建置成本,以可負擔能源價格以及可靠供電力,發展電動汽車的競爭優勢。
5. 資訊公開
澳洲政府將持續更新綠色車輛指南和重型貨運訊息,並將交通運輸的碳排放納入國家整體碳排放報告中,增進消費者對政策的信心與支持。
二、未來燃料策略
全球低排放汽車市場正快速發展,隨著國際汽車大廠紛紛推出新型低排放汽車,澳洲低排放汽車銷量亦持續成長。據統計,從2021年2月起澳洲的電池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混合動力汽車的數量已經增加了20%。預計到2030年,電池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將占新型(輕量)汽車銷量的30%,而至2035年將減少8百萬公噸CO2e。為此,澳洲政府已投入21億澳元用以發展低排放車輛和未來燃料技術,未來亦將繼續投資建設公路運輸的電池充電站和加氫基礎設施,以提高消費者購買低排放車輛的意願。以下未來燃料之主要策略,其目標及行動方案如圖一及圖二:
(一)建立完善的充電站和加氫站
澳洲政府除帶動私部門對電池充電站和加氫基礎設施的投資,並透過ERF增設公共電池充電站和加氫基礎設施,降低私部門建置基礎設施的成本並確保基礎設施的分佈符合消費者需求。另一方面,澳洲政府結合清潔氫工業中心計畫,於工業中心、主要貨運路線和客運公路建置加氫站示範場域,以支持重型和長途車隊(例如貨品物流、農業運輸和採礦業車輛)和輕型商用車隊使用低碳燃料。
(二)發展低碳排的商業車隊
澳洲政府採取「車隊優先」的策略,以未來燃料基金支持企業輕型商用車隊以及長途或重型車輛技術(包括農業或採礦業的卡車、公車等)。且正積極促進Transgrid和Zenobe企業之間的合作試點計畫,將在雪梨先行建置40 輛電動公車,並擬佈署全國最大的電動公車車隊。
(三)提供公開透明的資訊
藉由網站、手機APP和道路上的標牌等多元管道,提供明確的續航里程,以及充電站相關資訊(包括充電站點分佈、所需充電時間),以降低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和消弭購買電動車的障礙。
(四)將純電動車併入電網
澳洲政府擬運用未來燃料基金於家庭智慧充電的相關激勵措施中,並在境內建置約50,000個家戶智慧充電器,藉由分析消費者充電行為,作為優化電網系統的基礎。
(五)支持創新和製造
澳洲擁有大量電動汽車和電池所需的礦物原料、稀土和貴金屬。到2030年,全球電池需求量將增加10倍,產值將達到1,510億澳元,而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供應鏈預計可為澳洲創造34,700個就業機會。因此,政府將分析未來燃料的需求與機會,以創新及現代製造,提高澳洲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三、低碳排技術策略
澳洲政府於2020年發布的低碳排技術聲明(The first Low Emissions Technology Statement, LETS 2020)中列了5項優先低碳排技術,2021年新增超低成本太陽光電技術如下:
(一)潔淨氫能:成本低於2澳元/公斤
澳洲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快速發展的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以及廣大的碳儲存容量等發展潔淨氫能的競爭優勢。而潔淨氫能用途相關廣泛,不僅可為車輛提供動力、產生熱量和電力,亦可作為工業原料,或以潔淨氨等氫化物的能源形式出口。因此,政府投資4.64億澳元於7大區域發展氫能樞紐,協助產業降低基礎設施成本、鼓勵創新及加強技能培訓,並建立國內需求及出口機會。
(二)儲能:供電成本低於100澳元/ MWh(可連續供電8小時)
2016年以來,澳洲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不斷增加,目前已為全球人均太陽能發電量最高的國家。而儲能系統除可提供電力系統服務外,更是促進電網整合低成本太陽光電和風電的關鍵所在,透過靈活調度電力來源達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以滿足消費者的用電需求及減輕電價壓力。
目前最具成本效益的為鋰離子電池儲能技術,但就長遠發展而言,澳洲政府將持續關注抽蓄水力、氫能等儲能技術,以尋求最大儲存容量與最低成本之最佳組合策略。
(三)低碳排材料:低碳煉鋼成本低於700澳元/公噸、低碳煉鋁成本低於2,200澳元/公噸
澳洲為全球最大的鐵礦及氧化鋁出口國,每年鋼鐵及鋁約排放4000萬噸CO2e(約占澳洲排放總量的8%),因此積極投入整個供應鏈製程(從採礦到精煉產品)的低碳排放技術,將以低碳轉型確保世界的領先地位。
(四)碳捕獲和儲存:成本低於20澳元/公噸
澳洲許多二氧化碳排放點位於適合碳儲存的地質(盆地)附近,且總儲存容量超過200億噸,在二氧化碳的運輸和儲存具有相當大的潛力及競爭優勢,並可為天然氣和水泥等難以減排的產業提供潛在脫碳路徑。政府預計於2021年到2030年,投資超過2.5億澳元建立CCUS中心,以支持CCUS技術的研發及商化。
(五)土壤碳匯:土壤碳匯年成本低於3澳元/公頃
在地理條件上,澳洲的土壤碳匯具全球領先地位,除可協助難以減排的產業進行二氧化碳抵銷外,亦可為農民提供額外收入來源的同時,提高農業生產力及土壤復原力。因此政府投入開發低成本的土壤碳匯測量技術,以利國家對土地管理、土壤碳匯、固碳戰略擬定最佳的決策。
(六)超低成本太陽光電:均化發電成本(Levelised Costs Of Electricity, LCOE)達15澳元/ MWh
澳洲每平方米的太陽輻射量全球居冠,且開發的鈍化射極與背面電池(Passivated Emitter Rear Cell, PERC)技術被廣泛應用(約90%)於製程技術上。因此,2021年澳洲將超低成本太陽光電納入第6項優先發展的低碳排技術,以助於潔淨氫能、儲能、低碳煉鋼/鋁,以及直接空氣捕獲(DAC)等技術降低成本。而為實現15澳元/MWh的發電成本目標,澳洲政府透過研發技術與創新的組裝和大規模部署方法,預計到2030年,將太陽光電設備的轉換效率從22%提高到30%,以及零組件與模組成本降至每瓦0.3澳元。
四、結論
在LETS 2021報告中,除了優先發展的6項低碳排技術之外,也列出其他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技術,如牲畜飼料添加劑、低碳水泥、廢棄物發電、負排放技術、熱泵技術、直接空氣捕獲(DAC)、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SMR)等。這些技術大多是其他國家推動的低碳排技術或正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澳洲政府將持續觀察這些技術在全球的發展狀況,並評估未來在澳洲推行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