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2018年儲存技術成熟曲線

2018年儲存技術成熟曲線

/ 發布日期:2018/08/02/ 瀏覽次數:29
從供應商整併與價格下滑趨勢的跡象可知,儲存陣列(storage array)市場已步入成熟階段,資料成長、急需改善的成本與效率問題,促使企業採用更新的儲存解決方案,加以越來越多提高額外價值的要求,以及改善資料保護的法令壓力,使資料儲存技術的發展更為複雜。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企業使用重複資料刪除(Data Deduplication)、線上資料壓縮、物件儲存(object storage)與企業資訊歸檔(Enterprise Information Archiving)提高儲存效率,同時透過連續資料保護(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 CDP)、虛擬機器備份與修復,以及災難復原服務(Disaster Recovery-as-a-Service, DRaaS)強化資料保護。
本文將摘錄Gartne儲存技術成熟曲線中具顛覆性效益的「重複資料刪除」與「軟體定義儲存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software-defined storage, Infrastructure SDS)」,預估前者將在2年內被主流產業廣泛應用,市場滲透率超過50%,目前處於實際生產高峰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後者則約需2-5年才能被主流產業採用,目前市場滲透率為5-20%,仍處於泡沫化的底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

一、 重複資料刪除
(一) 定義:重複資料刪除為一種先進的空間節省形式,透過從檔案層級檢視資料以刪除冗餘資料來改善儲存效能,較傳統的方式在比對冗餘資量的範圍更廣,包含不同使用者、虛擬機器(VM)、備份工作、儲存空間,並檢查具更高層級的粒度(granularity)且已寫入的長期資料。
(二) 商業影響:重複資料刪除能改善儲存的成本結構,因所需的儲存設備更少將可減少對電力、降溫與管理的需求,僅光碟、快閃記憶體或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即可符合企業的儲存要求,或是延長資料的保存期間。此外,重複資料刪除有利於災難復原(Disaster Recovery, DR),因為所需的網絡連結更少。

二、 軟體定義儲存基礎設施
(一) 定義:軟體定義儲存基礎設施可建立與提供資料中心服務,藉以替代或強化傳統的儲存陣列,並可作為虛擬機器、儲存容器,或是裸機(bare-metal)x86產業標準伺服器的軟體,已利企業執行儲存及軟體(storage-as-software)的套件,進而讓儲存平台可以存取檔案、區塊或物件協定(object protocols)。
(二) 商業影響:軟體定義儲存基礎設施是與硬體無關的平台,透過使用顧客選定的x86產業標準伺服器平台,可打破對硬體儲存的依賴性與降低所需成本。部分Gartner消費者調研顯示,透過使用x86產業標準硬體可讓升級與維護成本降低,並讓軟體定義儲存基礎設施的總成本(TCO)降低40%。
然而軟體定義儲存基礎設施的長期實質價值,是讓Model 2的工作負載提高彈性與程式化(programmability)。可望受益於軟體定義儲存基礎設施的基礎架構與營運(I&O)之領導者,往往是隸屬於大型企業或是雲端服務提供者,通常具有彈性與可擴充性,並視軟體定義儲存為IT措施的關鍵技術,不過Gartner建議,基礎架構與營運領導者應視軟體定義儲存為改善儲存經濟性與提供資料移動性的投資,而非僅是另一種儲存產品。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