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2019年區塊鏈技術之發展預測

2019年區塊鏈技術之發展預測

蔡玉琬/ 發布日期:2018/12/12/ 瀏覽次數:54
Gartner認為區塊鏈(Blockchain)正進入泡沫化的底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且尚未達到驅動新社會與商業模式的預期,多數企業區塊鏈計畫亦停滯在實驗階段,不過預計區塊鏈市場將隨著技術進步與具發展性的(promising)應用案例,在2023年前進入穩定攀升的光明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
私鏈或需授權的區塊鏈(Permissioned Blockchain)透過將自身錨定(anchoring)於公鏈(public blockchain)與自我修正而日趨成熟,表決、辨識管理與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為企業架構與技術創新領導者可考慮應用方式。私鏈具有區塊鏈的部分特徵,如分類帳(distributed ledger )與無法修改的(immutable)交易,但不具有去中心化與民主原則。公鏈雖更具安全性,但在技術面與操作面較不具擴展性(Scalability)。區塊鏈的授權仍倚賴電腦運算能力,並持續驅動加密貨幣的採礦系統競賽與電力消費。Gartner認為預計2023年前,區塊鏈將具有技術擴展性,並能協助具可信度的私人交易及達到資料保密的要求,下列將摘錄區塊鏈之發展預測。

一、至2023年前,公鏈與私鏈將不再各自獨立
公鏈平台在交易上面臨擴展性的問題,但是在協助節點(node)數量方面(通常上千個)較私鏈更有操作的可擴展優勢,公鏈資料結構與一致性演算法常受限於交易擴展能力,透過設計、要求增加運算能力、儲存與網路資源將可改善此問題。私鏈區塊鏈平台能透過邁向去中心化控制,來補償公鏈平台缺乏技術擴展的能力,私鏈節點平均為5個,最多20個。中心式私鏈的安全性則較去中心化與民主式的公鏈不足,且較容易被破壞,多數公鏈的去中心化節點需要下載整個區塊鏈的分類帳並持續使用其副本,且多數節點需要驗證每個交易並在交易終止前持續同步化。
為了解決擴張性問題,將會需要許多技術解決方案,Gartner認為技術改善將會先發生在公鏈,並透過私人交易逐步延展至私鏈,並讓私鏈平台受益於公鏈的代幣、流動性與一致性,估計至2023年,可擴展的私鏈與公鏈將在架構面合併,並能支援公鏈與私鏈間的交易。

二、至2023年前,將有國家的選舉活動改以加密貨幣的形式進行。
線上投票被認為是能提高公民參與和投票活動的機制,然而數位科技(如機器人與惡意軟體)卻也有可能操縱投票與過度干預選舉。區塊鏈被認為是能解決目前問題的可行方案,其具有可審查性、保證投票紀錄的真實性與驗證投票人身分,且能更迅速的分享投票結果。但區塊鏈系統的安全性、在特定情況需手動人為干預(如變更投票者資料)、使用者管理與介面需要能讓所有人能輕易取得與操作,都是需要處理與改善的。

三、至2025年前,公鏈將提供全球一個具互操作性的核心基礎與分散式的識別管理。
身分管理對數位信任來說相當重要,其能確保取得管道與安全性管理,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與身分自主權(self-sovereign identity)能提供解決許多目前顧客身份識別管理的安全性與隱私性問題。公鏈能協助建立分散式、全球性與無法修改的身分驗證,透過區塊鏈能減少複雜的多對多(many-to-many)問題並整合成為較簡易的一對多(one-to-many)。不過如主權、可擴充性與缺乏標準等議題,都是推動全球具互操作性的身分辨識所將面臨的主要障礙。

四、至2023年前,至少會有一個國家因惡性通膨而使用加密貨幣作為當地貨幣。
加密貨幣相對部分高度通膨的貨幣更為穩定,且缺乏對當地經濟體的信任將更進一步驅動加密貨幣的意識,使得加密貨幣成為保有購買力的一種替代方式。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