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趨勢
張國鈞、李美慧/ 發布日期:2019/01/24/ 瀏覽次數:291
長期前瞻趨勢觀測是歐洲議會研究處(European Parliamentary Research Service, EPRS)的任務之一,其目標為依據趨勢分析結果定期提供報告以供歐洲議會作為決策參考。在2015年便曾發表2030年前瞻趨勢報告,此2018年版則基於過去的研究成果,將趨勢觀測從2030年延伸到2035年。2015年所預測的五大趨勢包括:人類將更富有且長壽、全球化將更難防守且不確定領導權落何處、產業轉型與技術革命、氣候與能源及資源競爭成為成長的兩難、權力結構改變且形成互相依賴而脆弱的多邊主義。這五大趨勢均指向未來的世界將因為二大驅動力-新興經濟體的成長(特別是中國)與美歐等已開發國家的重心轉移,而促成多頭發展,並補充自2013年之後的資訊,以提出數種情境下的經濟與社會衝擊之預測,並討論其政策意涵。
為避免被熱門事件所干擾,該研究使用多種方法學,包括定量研究、訪談及文本分析等。除了追蹤先前預測趨勢的變化,為辨識新興的趨勢,該研究還利用重要資料進行文本分析,包括Project Syndicate網站收錄1996至2018年5月期間的11,000則評論,及紐約時報收錄1990至2018年7月期間的20,000篇文章。採用的方法學包括關鍵字詞計數與內容分析。根據文本分析的結果,五大趨勢的延伸分析摘錄如下:
一、人口與成長
全球人口不斷成長,到2035年預計約87億,增加的人口主要來自中國與印度,而人口結構老化問題仍將存在。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在金融海嘯後便超越先進國家,而且沒有趨緩的現象,但預計美國與日本的人均GDP到2035年將出現衰退,而金磚五國中除巴西以外都將顯著成長。有學者指出未來將因全球化導致技術(特別是ICT技術)與知識的移轉而出現大融合(Great Convergence),而隨著ICT的加速發展,也導致大融合的步調加快。
二、脆弱的全球化以及國際領導權轉移
新興國家多已將全球市場從出口導向轉為內需市場,因此,對於未來全球貿易量的預測並不樂觀,又預期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下滑,使得全球貿易有崩解的危險。新的全球化將導致價值鏈重新洗牌,也將造成許多工作消失。由資訊流及網路服務的市場可及性勢必掀起另一場智財權之戰,為下一波貿易戰開闢另一個新戰場。國際經濟強權很可能由目前的G7轉變為G3,亦即美國、歐洲與中國。而另一個新興大國印度也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取而代之。這樣的權力轉移也勢必影響國際貨幣制度的穩定性,全球貨幣體制重心也將隨之轉移,全球經濟恐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地緣政治策略成為重要的新興議題。
三、產業與技術轉型
產業轉型與技術革命的核心是大數據、AI與區塊鏈,技術進展的步伐可以從專利申請趨勢窺得一二,美國與歐洲的專利申請量出現下降趨勢,唯獨中國一枝獨秀且奮起直追。雖然現在要預測數位化技術的走向非常困難,畢竟技術進展的速度太快。18年前還在窄頻時代,轉眼已經發展成寬頻、智慧行動時代。隨著各種領域的數位化,許多領域的商業模式已產生破壞式創新,逐漸發展出資料導向的多邊平台。網路平台化亦有其極限,很可能不會依照現有網路生態系的走向繼續發展。在硬體方面,傳統的中央處理器(CPU)發展為更具效率的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及張量處理器(tensor processing unit, TPU),被喻為AI的加速器。量子電腦及生物電腦的崛起,也使處理能力大幅提升。再往上一層的發展是由區塊鏈、AI與物聯網堆疊起來的硬體趨勢,促使能源需求大幅成長。而堆疊在最頂層的是內容與應用,例如交通、健康等促進人類福祉的應用。
四、氣候變遷與資源競爭
氣候變遷可能引發氣候難民的遷徙,成為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標。而技術的進展使得天然氣開採的邊際成本以及海上運輸的成本都降低,2035年時,化石燃料供應不成問題,而減少碳排放仍是全球共通的課題,綠能技術的發展仍然受關注,各種綠能發展中,太陽能無論在技術與成本都已經相當成熟,但是軟性成本卻節節升高,如設計、選址、電網連結等間接成本。離岸風力發電的收購價也持續在下跌中,攸關太陽能與風能電力儲存的鋰電池價格也隨著技術發展而下跌。若有朝一日綠能加上儲能電池的價格低於火力發電,則可能完全取代化石燃料。預期2035年的全球能源系統雖然仍由化石燃料佔優勢,但是再生能源的生產與儲存在OECD國家迭有進展,能源資源如石油與天然氣的競爭將放緩。
五、生產力變化對於薪資與財富不平等的影響
比較美國與歐洲,美國顯示出很明顯的極端趨勢,隨著勞動報酬份額(labour share)的下降,不平等越來越嚴重。而雖然歐洲的現象不若美國嚴重,但國家差異頗大,貿易全球化對歐洲的勞動份額與收入不平等的影響似乎並不嚴重,而是與各國的治理效率比較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