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展望歐洲 - 2025年至2027年戰略計畫
展望歐洲 - 2025年至2027年戰略計畫 Horizon Europe Strategic Plan 2025-2027
2024/03
European Commission (EC)
https://op.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6abcc8e7-e685-11ee-8b2b-01aa75ed71a1/language-en/format-PDF/source-310732484
展望歐洲是歐盟為鏈結科研創新資源的框架計畫,也是最重要的科研資助計畫,自2021年起共為期7年,本政策文件為第二部戰略規劃,將2021-2024年的四個關鍵戰略調整為三個關鍵戰略方向:(1)綠色轉型、(2)數位轉型,以及(3)建立更具韌性、競爭力、包容與民主的歐洲,以適度調整研發投資方向,來因應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損失、數位轉型和人口老化等全球挑戰,並確保歐洲的開放性戰略自主和關鍵技術的領導地位。
戰略計畫為目標導向,以「卓越科學」、「全球挑戰與產業競爭力」以及「創新歐洲」三大支柱,以及橫向的「擴大參與並強化歐洲研究領域」支柱,交織成穩固的協同效應,該戰略計畫將聚焦在第二支柱。此外,更新了科研創新計畫的六大集群與32個預期成效,並界定九項歐洲共同資助及共同規劃的新夥伴關係(European Partnerships)。同時策略計畫也推動「新歐洲包浩斯」(New European Bauhaus, NEB)措施,集結公民、主管機關、企業、學研機構等利害關係人,採用跨領域方式關注循環生態系統、民主與包容、創新與創業融資等三大研發創新要素,用以促進變革式創新並支持綠色新政。戰略計畫主要架構與概念簡介如下:

一、「卓越科學」支柱:
採取由下而上的方式,資助突破性的前沿研究。資助標的包括:(1)能夠強化歐洲研究基礎的計畫,以突破性的高風險與高收益研究為唯一標準,並支援支柱二的策略研究與創新計畫及支柱三的創新行動。(2)新居禮夫人人才培育計畫:提供世界各地卓越研究人員的技能與職涯發展,著眼於吸引與留用優秀人才。(3)研究基礎設施:滿足從基礎知識創造到進階技術開發的用戶需求,用以支援開放科學的數位整合環境。

二、「全球挑戰與產業競爭力」支柱:
由六個研發與創新活動的集群所組成,以求各主題的跨領域整合與互補作用發揮到極致,並確保投入資源產生最高效益及永續性。六大集群包括:

1. 健康:旨在利用創新技術與數位解決方案來改善醫療保健與衛生系統,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加劇醫療人力的短缺問題,加上俄烏戰爭重創全球價值鏈,益發突顯歐洲技術自主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慢性病、精神疾病與癌症仍舊挑戰健康體系,除了透過夥伴關係加速解決以外,擬議中的歐洲健康資料空間法規,將有助於數據驅動的創新方案;歐洲製藥戰略以及非動物的藥效驗證也將提供更多元的解方。預期成效包括:改善健康照護、工作與生活環境,減輕疾病負擔、維持歐洲永續創新的競爭力;並與歐盟EU4Health、數位歐洲計畫、歐盟區域發展基金產生協同效應。

2. 文化、創造力和包容性社會:旨在利用跨領域方式,建立更具韌性、競爭力與包容性的社會。以基於數據的策略來管理難民與移民;促進文創產業與語言多樣性;持續支援以人為本的數位轉型;解決武裝衝突、資源稀缺、技術變革以及地緣政治緊張等挑戰。預期成效包括:重振民主治理、發揮藝術文創潛力、加強社會韌性與永續性、促進包容成長與減少脆弱。並與數位歐洲計畫、創意歐洲計畫、歐洲社會基金、歐洲區域發展基金、單一市場計畫等計畫產生協同效應。

3. 社會民事安全:旨在面對戰爭、恐攻、邊境管理、氣候災害等威脅時,加強歐盟內部安全、社會安全、網路安全的防範,以及包括人民或基礎設施在內的復原韌性。尤其在新興科技如合成生物學、AI、沉浸式技術、演算法操縱等各種手法帶來的新興犯罪,可能危及社會安定及民用安全產業競爭力。預期成效包括:減少災害損失、防止非法入境及非法行為、打擊犯罪及恐怖主義、加強網路安全等。將與歐盟其他計畫如:內部安全基金及綜合邊境管理基金、數位歐洲計畫、歐洲海上漁業與水產養殖基金、歐洲區域發展基金、歐洲國防基金、歐盟太空計畫等產生協同效應。

4. 數位、工業和太空領域:旨在實現歐洲主權與競爭力、淨零排放產業轉型兩大目標,致力培養數位及關鍵支援技術,加速創新材料的開發與循環利用以減少對關鍵原料的依賴,透過數位、太空與衛星技術,包括AI、沉浸式技術、情境感知技術、先進運算、量子與光子技術、微電子、工業互聯網與次世代互聯網等,與歐洲綠色倡議目標緊密結合。預期成效包括:在綠色循環與數位價值鏈取得領導地位、在化學原料與創新材料領域確保戰略自主與技術領先、以靈活的AI服務發展資料經濟、以關鍵數位技術及新興致能技術實現開放戰略自主、在太空技術的服務與應用實現自主創新、推動以人為本的數位與工業技術創新。產生協同效應的計畫倡議包括:創新基金、數位歐洲計畫、連結歐洲設施基金、歐盟區域發展基金、投資歐洲、歐盟太空計畫、環境和氣候行動計畫等。

5. 氣候、能源和交通:是使歐洲適應氣候變遷及實現能源與交通部門氣候中和的關鍵,主要利用數位技術的創新與管理來達成。預期成效包括:以科學公平地達成碳中和、促進能源與運輸部門的永續與清潔轉型、更安全且有競爭力的再生與去碳能源供應、負擔得起的建築與工業能源、實現包容且具競爭力的運輸模式、開發智慧安全的複合式聯運系統與服務。可與歐盟創新基金、連結歐洲設施基金、環境和氣候行動計畫等計畫產生協同效應。

6. 食品、生物經濟、自然資源、農業與環境:旨在藉由資源效率提升與循環經濟措施,讓生物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並創造無毒環境,以實現綠色新政的目標。預期成效包括: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恢復生物多樣性、建立具競爭力的循環經濟與生物經濟、確保糧食與營養安全、促進城鄉包容發展、開發創新治理模式與工具來實現永續性與復原韌性。可與歐盟共同農業政策、環境和氣候行動計畫等計畫產生協同效應;也可搭配歐盟太空計畫與數位歐洲計畫,在地球觀測、數位分身、資料科學、AI及相關服務共同合作。

三、「創新歐洲」支柱:
旨在透過創新生態系統的治理來改善創新環境、強化歐洲主權,特別是高深技術與突破性創新,同時也透過更好的教育與技能促進創新與創業,為市場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由歐洲創新委員會(EIC)發掘早期、技術準備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TRL)低的破壞式創新案源並予以扶持,歐洲創新及技術院(EIT)強化創新生態系與創業,歐洲創新生態系統(EIE)則負責打造區域創新谷。

四、歐洲夥伴關係:
由歐盟、成員國及私部門所組成,透過資源的集中、調度與合作來達成共同的目標,是歐盟綠色轉型、數位轉型與增強歐盟韌性的心臟,分成共同資助及共同規劃兩部分納入未來的工作計畫。共同資助的主題包括:大腦健康、永續未來的森林與林業、綠色與數位轉型原料、具韌性的文化遺產、社會變遷與韌性;共同規劃的主題包括:歐盟創新材料、太陽光電、未來紡織品、虛擬世界。

五、跨領域的特定議題:
有鑒於展望歐洲計畫涵蓋不同技術準備度的知識與創新活動,從創新早期的知識創造到社會普遍應用。在社會轉型過程中,除了技術成熟度的考量以外,還須要多方考量其他利害關係人,包括民間社會、公共服務、地方政府對創新的需求。因此報告提出跨領域的議題作為技術部署時的參考,包括:研究與創新的平衡、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融合、關鍵致能技術在科學創新與策略價值鏈的角色、性別平等與包容(包括將性別議題納入研發創新)、倫理與誠信、研究成果的傳播與應用、社會創新、計畫協同效應產生的綜效、歐盟政策優先項目的支出策略。
張國鈞
檢視附件內容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