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2016年全球永續發展報告
2016年全球永續發展報告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United Nations
2016/07
United Nations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index.php?page=view&type=400&nr=2328&menu=1515
聯合國在2012年Rio+20永續發展高峰會議便宣告將以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來延續已經到期的千禧年發展目標,於是在2014年訂定17項永續發展目標,並於2015年簽署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作為未來十五年(2016年~2030年)的議題發展主軸,且預備在2016年正式啟動SDGs。由於從科學研究到政策之間須要經過層層的知識轉譯、溝通、協調到形成共識,才能成為真正決策可用的政策情報。為因應這項任務,提供永續發展目標之間跨領域與政策整合的知識與情報,將利用高階政治領袖論壇(high-level political forum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LPF)來強化科學與決策機制之間的連結。因此全球永續發展系列報告(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GSDR)將以科學研究出發,提供永續發展政策的執行方向與修正依據,進而發展出以國家為主體的全球治理體系。

本年度報告是為了提供2016年高階政治領袖論壇在討論永續發展時所需的政策情報,因此集結了來自27國的245位科學家,以及20餘位聯合國局處專家的知識與智慧,希望從世界各地集結與永續相關跨領域與尖端資訊,並以前瞻方法預測未來可能產生的新興議題。本次論壇為呼應2030永續發展議程,訂定的主題為「確保不讓一人落後」。因此報告將以為起點,透過客觀的學理概念架構來探討科技、體制與永續發展目標之間的關係,並透過HLPF論壇之專家,針對未來新興議題提出較上位的永續發展指南。

「不讓一人落後」是2030議程所設定的準則與推動方向,因此必須決定推動的國家、時程與執行方式,以確保在未來的15年,無論是貧窮或脆弱的國家,都不因種族、性別、年齡、地區等因素而有所差別。因此要先思考,哪些是可能落後的高風險族群,其次是實際執行時哪些策略與政策可以觸及這些族群,最後是哪些類型的策略與政策可以確保不遺漏這些族群。以國際層次觀來難,這些會落後的族群包括開發中國家、低度開發國家、內陸開發中國家以及小島嶼開發中國家。文中針對細部的描述有較清楚的定義,並將永續發展目標(Goals)中許多細項目標(targets)與此主題相關的項目,列舉出不讓這些國家落後的措施方向。

探究「不讓一人落後」的根源,主要來自於消滅貧窮、不平等及邊緣化的概念,更上位的概念是「包容」。策略上的做法可以自法規、不同層次的體制介入以及社會規範等各面向著手。實務上的策略包括:
一. 總體經濟成長策略:從廉價勞工轉型至高生產力或高報酬性活動,以提升人民生活水準。
二. 社會保護系統:如失業給付、老人退休年金、兒童福利與失能照護等等。
三. 區域性策略:依區域需要提供庇護地、用水及衛生、電力或農業及土地利用等。
四. 部門策略,例如營養供給、健康照護、有條件現金給付(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s , CCTs)、生態系服務付費(Pay for Ecosystem Service, PES)、提供庇護住宅、飲用水及衛生普及化、失能者就業以及包括健康在內的各種教育。

由於各影響變項因子之間具有環環相扣、互為因果的連動關係,因此本報告採用OECD的「連結法」(nexus approach),建立一個基礎建設、不平等、復甦彈性三者連結關係的研究架構,以便更清楚瞭解彼此間的連動關係,究竟是具有加乘作用或是有掣肘作用,得以在政策制定時不至於顧此失彼,而能有通盤的考慮,並有利於在方案取捨時有更客觀的衡量基準。簡單來說,基礎建設如研究與發展等,因為直接影響到創新表現與經濟成長,自然備受矚目,一旦訂定大方向,勢必牽動科研的發展方向,這些研究成果將衝擊到某些產業或人民,而直接或間接造成不平等現象。

此處所指不平等的範圍包括社會及空間的不平等,從基礎建設覆蓋率、可及率到取得的產品或服務品質及設計等。而不平等包括能否取得商品或服務、取得的機會甚至是取得的品質。根據專家的剖析,基礎建設造成的不平等主要有三種:(1).基礎服務的提供:如用水、衛生設施或電力供應等。(2).宏觀方面,將既有服務設施擴大或提高生產力,如灌溉、電力、資通訊或道路建設。(3).微觀方面,則是影響民眾取得基礎性服務的機會,如產品、服務或就業機會。反之,政治勢力的不平等也會造成基礎建設的資源分配不均,而導致更不平等。因此,文中針對各項建設所造成的不平等提出對應的措施。本報告將基礎建設與復甦回彈的關聯俱聚焦在天然災害的回復,包括交通運輸網絡及電力系統等,因而間接影響到民眾生活的復甦狀態。但是這樣的復甦對於脆弱族群是否形成另一種不平等,必須投入更多社會資本,值得審慎思考。凡此種種,必須整體考慮周全,才能做出衝擊最小、受惠最廣的政策。

在SDGs的17個目標的169個細項目標中,有14個細項目標是直接使用技術名詞,另有34項也經常以技術名詞進行討論,其餘的121項也或多或少在執行上會與技術相關,意味著期待以技術創新來解決永續的問題。但是技術雖然可以解決許多問題,還須要社會接納並為體制所採用才能達成目標。本報告將技術用來解決永續問題的種類大致分為三大類型,並將SDGs中48項細項目標與之對應,簡述如下:
一、整體技術的性能大幅改善:
(一) 整體性的進步:如全球資源消耗與經濟脫鉤發展、改善資源使用效率或環境友善的基礎建設等。
(二) 特定議題上可以量化的進步:如小農生產力加倍、終結特定傳染病、未處理廢水量減半、能源效率提升加倍、交通意外死亡率減半、全球食品廢棄量減半等。
(三) 特定議題上能夠質化的進步:如減少污染造成的死亡率、改善水汙染、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組合運用、利用採收後處理減少食物浪費、防止或減少海洋汙染、維持特定物種的多元化等。

二、特定技術希望達成全球普及性:
(一) 基礎服務的可及性:如飲水、衛生、現代化的能源、負擔得起的住宅以及安全、便利的運輸系統。
(二) 技術的可及性:提供負擔得起的基本藥物與疫苗、顯著提升資通訊基礎服務的普及率、保護資訊安全等。

三、效率化並可永續發展的創新系統:
(一) 研究、發展與示範:疫苗或藥物開發、研發能耐升級等。
(二) 技術移轉與擴散:對於友善環境技術的開發、技轉、擴散等。
(三) 高等教育與科技創新能耐建構:提高開發中國家的獎學金等。
(四) 科技創新政策環境與市場誘因:激勵創意及創業家精神等。
(五) 國際合作:促進在用水、衛生及能源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由於技術研發後還須要被社會肯定、接納及採用,因此專家建議必須採取關鍵政策行動,包括建立有效的科學與政策介面、以前瞻進行情境分析、促進跨社群的學習、邀請未被服務到的社群加入討論以及進行群集分析。在此前提下,建議必須建立國家級與國際級的行動方案與技術地圖,以形成一個有效的機制,讓利害關係人能參與政策循環,除了教育群眾有關永續發展的議題外,並激發有識之士的辯論,進而提出較具包容性而周全的政策與建議。

報告綜合GSDR國際專家群公認2030年的關鍵新興技術群集,以及對於SDGs的機會與威脅:
一. 生物技術:如基因體學、基因編輯、基改微生物及永續農業等。帶來醫藥、環境、能源、糧食等新機會,但有可能造成武力與健康上的威脅。

二. 數位技術:如大數據、5G、物聯網、3D列印等,帶給製造業、農業、健康、城市及社交等更多機會,但可能造成價值鏈重整、隱私或造假問題、駭客攻擊或更不平等的現象產生。

三. 神經技術:如人工智慧、機器人、認知運算等,帶來健康、保全及效率化等機會,但也可能造成就業的極化現象更嚴重。

四. 綠色技術:包括循環經濟、能源、交通運輸、水資源、建築、農業等領域技術,帶給環境、健康與生物多樣化等機會,但可能造成新的不平等。

五. 其他:深海探勘、失能者輔助技術、地球工程、新型社交技術等,帶來健康、環境與社交等機會,但可能造成污染或不平等,甚至引發更大的衝突。

為了辨識未來新興議題,GSDR除了蒐集聯合國的全球倡議、國際具領導地位的學術期刊、國際科學學會等資料來掃瞄國際新興趨勢,自2014年至2016年也利用群眾外包方式對外徵集了共264份政策簡報(policy brief),再進行社會、科技、環境、經濟與政治(STEEP)等各面向分群分類整理,以供HLPF論壇討論,並以發生率、潛在損害衝擊、持續性、不可逆性、獨特性、可能性、可解決率及優先性等標準來進行議題篩選與排序。同時也預測未來0-2年、2-5年及5年以上的趨勢變化,再進行價值維護、威脅、機會、因果機制等分析,以便能夠及早訂定政策行動。

經由跨領域專家篩選出的優先議題包括:建立不同層級的SDGs治理機制、扣合日益增加的氣候變遷風險、貧富不均造成的政治與社會紛擾、確保永續且負擔得起的現代化能源服務、加速環境友善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將環境劣化降到最低的替代性經濟模式、生態系復育及保護、富裕國家的窮人問題、強化全球對於永續發展的合作、家戶財富分配不均、提升開發中國家的社會與環境保護、永續發展路徑的整合式評估、提升城市的永續與包容性、降低海洋資源過度開發、縮短科學與政策行動的落差、減少因氣候造成的人口遷徙、推廣永續性工業發展、因氣候造成的農業減產、對於保健體系的不平等投資、因應2030議程所須的混合式治理與方法。
張國鈞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