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高齡化社會:政策與觀點
高齡化社會:政策與觀點 Aging Societies: Policies and Perspectives
2019/12
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ADBI)
https://www.adb.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543006/adbi-aging-societies-policies-and-perspectives.pdf
由於壽命延長與生育率低落的緣故,許多國家飽受人口快速變遷及高齡化社會之苦,只是衝擊程度輕重不同。高齡化社會意味著工作人口變少、退休人口增多、對財政體制的威脅、整體經濟效能堪慮、不平等增加、勞動力不平均及其他各種社會經濟面的挑戰將接踵而來。這些挑戰不只威脅到已開發國家,連開發中國家也開始逐漸感受到這股壓力。因此G20國家著手設計各種政策措施,期望以體制提供更周全的社會與經濟保護,同時也針對高齡人口以及經濟衝擊與減緩而成立T20任務尖兵。T20的任務包含五大項目:確認人口變遷的發展階段及其相對應政策、因應高齡化社會的勞動市場改革、維持或改善財政永續性、擬訂改善或減緩對策、制定金融工具協助市場創新等。該報告集結專家提出的10份政策簡訊供T20高峰會討論,作為G20領袖制定國家政策的參考,簡介如下:

在高齡化社會的整體經濟衝擊與政策部分,主要界定人口變遷與經濟成長、不平等之間的關係。報告提出三大政策方向及政策措施:一、改善人口與經濟連結之數據資料與分析:擴充國家統計系統以納入年齡、性別及收入等經濟資料,提高國家能取得、利用並分析這些資料的能耐。二、將人口紅利最大化:透過政策提高第1階段紅利並影響全生命周期,鼓勵資金累積與教育投資將第2階段紅利擴大實現,低生育率國家利用人口政策鼓勵建立家庭。三、世代與性別平等:利用政策平衡幼兒、高齡與工作年齡人口的花費並加強幼兒的投資,改善政策以體諒婦女(包括無薪的家庭主婦)對國家經濟貢獻。

在投資與人口變遷促進繁榮方面,首先討論高齡化社會中,透過國內投資能夠促進就業、增加勞動生產力、對教育與居家以及數位基礎建設等產生正面效益,因而能夠提高人均GDP。接著利用外人直接投資為高齡化社會及較年輕的開發中國家創造雙贏的解決方案,並提出一個可能的情境。以全球的觀點來看,若要促進國際資金流動,將資金從高度經濟發展國家移轉到較低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必須槓桿運用2個機制:有效集結勞動力以提高生產力、利用法規加強保護以對抗可能來臨的資本流失。

在高齡人口對財政永續性的衝擊方面,利用年齡與收入進行人口預測可發現,中、高收入國家的人口成長穩定,低收入國家的工作年齡人口成長較快。G20國家中除印度、南非等國等國以外,中國、日本、韓國、德國、歐盟等經濟體都有人口的隱憂,而整體G20的工作人口則呈穩定狀態。在人口變遷初期,工作人口的增加能夠提高人口紅利,隨著變化的進展過程,成長將逐漸趨緩而威脅到經濟穩定性。從該篇政策簡訊提供的資料來看,日本、義大利等國便經歷國債增加的困境;從財政支出來看,亦可發現各國在健康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政策建議包括:積極從勞工結構的質與量進行改革、改革稅制與政府支出、公共與私人年金機制的改革。文末並以日本為例,說明貨幣與金融政策的有效性。

從社會年金系統的公平與有效性來探討高齡化社會的稅制問題,由於工作人口減少導致收入與財富重新分配,退休年金系統勢必重新設計。多國政府均將退休年金的財務型態由隨收隨付(pay as you go)改為累積過去提繳的準備制(Funded system),雖然這2種體系都各有利弊而非萬靈丹,但是稅制是政府能夠有效影響行為、處理此類議題的最佳政策工具。雖然每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脈絡不同,難有一體適用的解決方案,但是報告提出2項建議:一、政府必須以系統觀點處理退休年金問題,包括從勞動力參與率以及勞動市場的非正式就業情形來著手規劃。二、政府必須從退休年金的提撥來思考稅制的公平性問題,報告也以澳洲、英國、美國、中國為例說明稅率誘因的效果。

在高齡化社會的工作能耐與社會永續公共年金議題上,雖然公共年金可保障老人的收入安全,但是會增加國家的財政支出。根據2015年的統計,OECD國家的公共年金支出已達7.5%GDP,而希臘、義大利更高達16%,引發公共年金永續性的討論。特別是隨著高齡者的健康支出增加,更多年金系統開始提出誘因,讓高齡者在先前正常退休年齡之外仍保持工作。然而如此一來,健康狀態與工作能耐便成為關鍵,因此美國與韓國紛紛提出促進健康計畫,並提供不同年金的選項來因應。根據這兩國的工作能耐與教育程度的關聯性分析,報告提出政策建議包括:一、目前逐步提高的退休年齡已差不多,再延後退休年齡的話,健康因素恐怕將影響工作能耐。二、考量個人體能差異,應提供更多元彈性的選項。三、年金改革必須與其他社會福祉計畫,如失能保險等共同考量。四、激勵高齡勞工繼續工作,短期可以臨時聘用、媒合求職、鼓勵自營等機制將人力留住。五、促進工作環境更友善高齡勞工。

在高齡、財政永續及社會安全系統間的考量方面,保障高齡者的社會安全成為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起點。報告提出退休收入體系的設計模型,包含三大支柱:滿足需求的安全網、法定所得替代率以及自願提撥儲蓄,各支柱分別引導至公共年金與私人年金體系,同時也分析19個國家的年金系統可供參考。要強化G20國家在第1支柱(滿足需求的安全網)的策略包括:福利金水準要與薪資、法定合格年齡、成人平均壽命掛鉤。強化第2支柱(法定所得替代率)的策略包括:提高貢獻、減少福利、提高合格年齡等。

要維持高齡化開發中國家永續而有效率社會安全系統是一項重大的政策挑戰,特別是因為快速擴張的社會安全系統,既不能滿足需求也無法永續發展。開發中國家人口老化與健康支出的問題比想像來得嚴重,而經濟與財政體系又不如已開發國家健全,再加上開發中國家老化的社會問題不似已開發國家是因為工作人口下降的因素,開發中國家面臨的是工作勞動力結構的問題,因此報告提出2項建議:一、由於開發中國家建置社會安全系統的成本較高,因此支持架構必須建立在社會安全系統的有效性及效率。二、借鏡已開發國家的作法,善用技術來協助規劃與執行,包括利用可靠的數據來預測未來發展路徑與勞動市場變化等。

G20在因應高齡人口設計減緩政策所扮演的角色,主要可吸收工業化國家所採取的彈性化移民政策,以維持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平衡本國的人口結構的作法。但是必須在移民者的技能篩選與技能發展上多加著墨,例如訓練墨西哥護士到美國工作以及土耳其人到德國工作等倡議的作法。除此之外,G20或許可以參採難民製造(Made by refugees)的架構,讓跨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發展商業可行的商業模式,再輔以相對應的社會責任計畫。

在高齡人口比例高的國家,投資社會資本與移工可作為勞工政策的替代選項。尤其是許多國家的婦女平均壽命較男性為長,但社會文化框架並不利婦女就業,造成勞動力的損失。但是從內部著手,在無論是增加女性勞動力、延後退休年齡或增加工作時數都無法有效解決缺工問題時,就必須利用移民政策對外招募人才。移民政策不當的國家,勢必威脅到社會安全網的維護,因此報告建議從管理老化的成本及透過社會資本的方式來規劃高齡化社會因應對策,包括德國與日本在內的許多G20國家已經利用長期保險來提供高齡照護,但是此舉只解決長者對國家的依賴,並無法解決勞動力缺乏的問題。透過社會資本的建立方式,引進不同國家不同的技能,能夠增加社會價值並對生產力產生互補的作用,例如日本自2010年至2015年便以每年20%的速率吸收外籍工作者進入職場。

在處理高齡人口財務知識、誘因與創新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是高齡人口的儲蓄是否符合需求以及高齡者財富累積的速度較慢。因此在增加財務知識方面的政策包括:一、確保高齡者在年輕時便能有公平的機會獲得財務知識。二、在財務教育計畫方面,提高教育、金融法規單位及私人金融機構之間的協調與一致性。三、讓學校的財務課程能設計得更好並更有效率提供學習。在改善誘因設計好讓退休儲蓄增加方面的政策包括:一、年金的規劃可導入自動登記與自動逐步漸增等機制。二、讓財務誘因更加簡單與更加穩定。在推動退休後財富的提解(Decumulation)方面,亦即從過去累積(Acumulation)財富轉變為如何運用退休金,政策建議包括:一、為退休人士規劃金融商品。二、確保此類金融商品的安全性及公平性。三、讓這些金融商品的訊息隨時可得。四、提高相關利害關係人的能耐以引導長者的認知,而得以做出最適當的選擇,不會被誤導。
張國鈞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