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能源科技> 沼氣轉化為生物甲烷的技術:綜述
沼氣轉化為生物甲烷的技術:綜述 Technologies for Biogas Upgrading to Biomethane: A Review
Amir Izzuddin Adnan; Mei Yin On; Saifuddin Nomanbhay; Kit Wayne Chew; Pau Loke Show
2019/10
Bioengineering
MDPI
2306-5354
https://www.mdpi.com/2306-5354/6/4/92/pdf
將沼氣轉換成生物甲烷可分成「去除二氧化碳」與「利用二氧化碳」兩種技術,「去除二氧化碳」技術發展成熟但成本較化石燃料高;「利用二氧化碳」則出現更具成本效益的創新技術,目前處於實驗階段。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化石燃料已為工業過程以及日常使用的主要能源。目前全球對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不斷上升,導致全球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危機日益嚴重。因此,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的另一個解決方案是利用生物天然氣(bio-natural gas)替代化石燃料。其中沼氣是一種技術成熟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成分為甲烷(60%)和二氧化碳(40%),透過「去除二氧化碳」與「利用二氧化碳」兩種技術可將沼氣轉化生物甲烷進行生質能發電,能充分利用資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下概述其兩種技術的特性並探討其困境與未來發展。

一、去除沼氣中的二氧化碳
將沼氣轉換成生物甲烷需要去除不需要的成分,例如二氧化碳和硫化氫(H₂S),主要技術有以下兩種:
(一)吸附(sorption)
1. 物理洗滌(physical scrubbing)
由於二氧化碳比甲烷更容易被液體吸附,因此將沼氣導入的充滿水或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的液體柱,透過液體吸附沼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而生成生物甲烷。
優點:反應過程簡單,損耗的甲烷量低(<4%)且生成的生物甲烷純度高(96-98%)、操作過程容易、設備維護費用低。
缺點:反應過程需要大量的水、可能造成生物汙染(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需要額外的熱能及耗能。
2. 化學洗滌((physical scrubbing)
由於二氧化碳化學反應比甲烷更活潑的特性,因此先將沼氣與硫化氫(H₂S)分離後,導入乙醇胺(mono ethanol amine, MEA)或二甲基乙醇胺 (dimethyl ethanol amine, DEMA)的化學溶液,經溶液與沼氣進行反應後,再利用高溫蒸氣使二氧化碳釋出,並生成高純度的生物甲烷。
優點:反應速度較物理洗滌快、相較物理洗滌能吸附更多二氧化碳、反應過程中損耗的甲烷量非常低(<1%)、生成的生物甲烷純度非常高(>99%)。
缺點:需耗能產生高溫蒸汽、需前置作業分離硫化氫(H₂S)、反應後的化學溶液可能造成環境汙染。
3.變壓吸附(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PSA)
利用沼氣中各成分對吸附劑(PSA常用的吸附劑為碳與沸石)的吸附能力差異而產生的吸附選擇性去除二氧化碳,並透過吸附、減壓、脫附、加壓等4個步驟生成高濃度生物甲烷。
優點:操作過程需要投入的能量低、反應損耗的甲烷量低(<4%)且生成的生物甲烷純度高(96-98%)
缺點:操作程序較複雜、需前置作業分離硫化氫(H₂S)

(二)分離(separation)
1. 薄膜分離(membrane separation)
利用沼氣中組成成分滲透率不同的特性,以有機聚合物(organic polymer),如:聚酰亞胺(polyimide, PI)、醋酸纖維素(cellulose acetate, CA);或非聚合物(non-polymer),如:沸石(zeolite)、活性碳(activated carbon)、二氧化矽(silica)等,作為薄膜分離沼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生物甲烷。此外,薄膜分離技術可再分成氣體-氣體(gas-gas)的亁式分離與氣體-液體(gas-liquid)的濕式分離兩種方式。
優點:反應過程簡單、所需消耗的能量低、反應過程損耗的甲烷量非常低(<1%)、成本低、不易造成環境汙染。
缺點:可作為薄膜的材料選擇性少、需前置作業分離硫化氫(H₂S)、生成的生物甲烷純度低(92-96%)。
2. 低溫分離(cryogenic separation)
利用沼氣中不同氣體具有相異的凝結條件,藉由控制反應過程中的壓力與溫度,分離沼氣中的二氧化碳,最後生成液態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或再冷卻生成液態生物甲烷(liquid biomethane, LBM)。
優點:所生成的液態天然氣甲烷純度高(97-98%)、反應過程中損耗的甲烷量低(<2%)、不易造成環境汙染。
缺點:分離過程中需大量能量控制壓力與溫度(-25-+110°C)、運作與維護設備的成本高昂、需要前置作業、技術尚在發展階段。

二、利用沼氣中的二氧化碳
利用沼氣中的二氧化碳,透過化學反應途徑(chemical processes)或生物反應途徑(biological processes)將二氧化碳轉換成較具經濟效益的產品,取代因低品質燃料導致更高污染的問題。

(一)化學反應途徑
以二氧化碳與氫氣為原料,加入催化劑,合成甲烷CH4(methane)或甲醇CH3OH(methanol),例如:鎳(Ni)催化反應,進而合成甲烷氣體。目前適合的催化劑材料仍在持續發展中。
優點:反應過程單純、二氧化碳轉換率高。
缺點:需要投入大量能量,而且反應過程需要加入化學催化劑,導致產生其他污染物,如一氧化碳CO。

(二)生物反應途徑
厭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指的是沼氣中的微生物在缺乏氧氣的狀態下,經由細菌與有機物的反應與分解,最後產生甲烷的過程,此種厭氧消化過程可分成酸化期(acidification phase)和甲烷發酵期(methane fermentation phase)兩個階段。而氫氣H2是厭氧消化反應過程中的關鍵因素,額外添加H2可使反應產生甲烷菌(methanogens)促進氫氣H2和二氧化碳CO2生成甲烷,但在兩階段時,H2濃度過高時會抑制氫氣H2和二氧化碳CO2生成乙酸CH3COOH,影響最終甲烷生成。
優點:發酵過程中微生物所需要之營養成分少、不易對環境造成汙染。
缺點:產生甲烷菌須在嚴格的厭氧環境下才能生長且生長緩慢、反應速度容易受溫度影響、反應時間長。

三、技術上的困境與未來發展
(一)困境:
1.效率低:目前將沼氣轉換為生物甲烷使用氫氣時,效率僅為60%,如果將產生的生物甲烷用於發電,效率則下降到36%。
2.成本高:目前利用沼氣轉換成生物甲烷、生物甲醇等原料,其生產成本遠高過利用化石燃料。根據2017年Zhang et al. 的研究,假設產量為5*106 公斤/日,生產生物甲醇所需投入的總成本為8.27億~10.36億美元,利用化石燃料生產總成本僅需4.8億美元。

(二)未來發展:
1.改善化學反應途徑中的催化劑
目前研究階段的替代催化劑包括201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與醫學研究院氣態碳廢物流利用報告(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Gaseous Carbon Waste Streams Utilization, 2019)所提的釕(ruthenium),2014年Manthiram, K. al.提出的氮碳混合物(N-doped carbon)、2016年Sun, X. al.提出的碳銅(copper-on-carbon)、2017年Qiu, Y.-L. al.提出的銅(copper)。

2.全混合式厭氧消化槽技術(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
連續攪拌反應器系統,或稱全混合厭氧反應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簡稱CSTR,是一種使發酵原料和微生物處於完全混合狀態的厭氧處理技術。在厭氧消化反應的中溫消化器(mesophilic digester)、高溫消化器(thermophilic digester)中注入高濃度的氫氣以提高生物甲烷的轉換效率。

3. 新的二氧化碳轉化技術
目前轉換沼氣的技術中「去除二氧化碳」已屬成熟的技術,但「利用二氧化碳」的技術仍在發展中,後者的生物反應途徑已有新興的技術,就是利用琥珀酸放線桿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發酵沼氣中的二氧化碳,生產高純度甲烷(95%)和生物琥珀酸。2017年Mazière et al.的分析結果也顯示,此生物反應比使用化石燃料生產更具成本效益,惟該技術仍處於實驗階段,尚未有穩定、可大量複製的生產流程。
謝汎琪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