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新加坡30X30的糧食安全目標對企業代表是什麼?
新加坡30X30的糧食安全目標對企業代表是什麼? What Singapore’s ‘30 by 30’ Food Security Goal Means for Businesses?
2020/01/01
TEMASEK; ecosperity
https://www.alphabeta.com/our-research/what-does-singapores-30-by-30-food-security-goal-mean-for-businesses
  2019年11月,淡馬錫舉辦分享會議作為生態繁榮 (Ecosperity) 的對話系列之一,邀請新加坡食品局 (Singapore Food Agency) 的執行長Lim Kok Thai蒞臨。新加坡食品局隸屬於環境及水源部,負責監督新加坡食品安全。該文涵蓋會議上討論的全球糧食供應情況及新加坡糧食安全的議題,並補充說明對企業和政策制定的潛在影響。

 目前全球將近8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而20億多人口患有微量營養素缺乏症。然而,產量成長率下跌、環境惡化以及糧食需求 (食用、飼料、生質能源) 的競爭,皆使未來糧食供應面臨極大挑戰。此外,預估至2030年亞太地區的中產階級人口將增加21億人,此成長將提升新型糧食的需求,選擇更健康、營養和製程透明的食品,並從依賴碳水化合物轉變為蛋白質,預計肉和海鮮的消費量將成長30%。自本世紀初以來,亞洲糧食淨進口量增長2倍,達到每年2.2億噸,仍有約4.86億人營養不良,亞洲糧食供應受到挑戰有幾點原因:食物浪費、耕地使用率低 (產量低)、勞動力下降、環境挑戰、農業和糧食系統的多元性 (飲食習慣、田間操作、經濟發展差異)、全球緊張局勢加劇等。

新加坡有90%以上的糧食仰賴進口,易受全球和區域糧食供需不平衡的影響,例如馬來西亞每年對其發布出口5種魚類的季節性禁令。經濟學人智庫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評估糧食的可負擔性、可近性和品質,新加坡在糧食安全方面處於強勢地位,連續第二年保持在世界糧食安全領域的領先地位,但考慮到與氣候和自然資源的風險因素時僅排名第12位。為減少過度依賴進口,並改善供應中斷影響,新加坡食品局宣布將農業糧食轉型為具高生產力、創新性和永續發展的產業,於2030年達到在地生產 30% 的營養需求,即3030目標。為實現此目標,政策策略如下:
(一) 發展空間和基礎建設
  新加坡食品局與市區重建局、土地管理局、裕廊集團 (JTC Corporation) 等機構合作開發空間和基礎建設,如即將啟用的農業食品創新園區,將都市農業、養殖業和新型糧食活動結合促進創新,並致力達成「零瓦、零水、零浪費」,以支持資源效率性和永續性。
(二) 利用創新和研究
  「研究、創新和企業2020計畫」提供高達1.06億美金推動創新,主要關注三大主題:
A. 永續都市糧食產品:針對熱帶養殖業和都市農業發展技術方案強化糧食安全,研究領域包含品種的遺傳育種,使其具室內種植之特性,或是開發改善疾病和健康的解決方案。
B. 未來糧食-先進生物技術製成的蛋白質產品:將新加坡定位為替代蛋白質 (植物性蛋白質、微生物蛋白質和實驗室培養肉) 的研發中心,發掘在糧食應用上較少使用的蛋白質來源和其新功能,以生物科技生產高價值、營養的蛋白質產品,擴大技術規模以實現循環生物經濟。
C. 糧食安全科技創新:以科學證據為基礎提高糧食安全,建立警示和預測系統因應新興病原體、食品詐欺和其他糧食安全風險,瞭解消費者對食品創新的看法和社會觀感,以提高其接受度。
(三) 發展產業和生態系統
  新加坡食品局和其他機構共同合作促進在地發展,包括對新型糧食 (如:尚未上市的替代蛋白質) 進行糧食安全評估,精簡結果導向的法規以降低農場的成本,共和國理工學院開設都市農業科技的文憑課程兼讀班培養人才,課程領域涵蓋糧食生產的農業科技、都市耕作技術和系統、永續農業等。
(四) 參與和動員民眾
  公開推廣在地種植的農產品並教育民眾支持國內企業至關重要,新加坡食品局和新加坡鮮農總會一年會與超市合作組織SG農民市場2至3次,且食品局將在2020年推出新品牌的標章,讓消費者更易於辨識在地產品。

  企業有很多機會可與3030目標連結,但需要創新的方法和合作夥伴的關係。研究指出,在未來十年中,將需要8000億美元的額外投資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這項投資將使市場每年成長約7%,到2030年,糧食總支出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8兆美元以上。建立政府、學界和私人機構間的伙伴關係是掌握市場機會的關鍵因素,像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 與相關政府和私人機構合作,尋找與發展新加坡在替代蛋白質市場的機會與領導地位。新興商機的速度成長取決於三個因素。首先,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和食用植物性飲食的轉型速度,例如飲食安全與消費者對新興產品的香氣或味覺上的負面想法等。其次,技術創新方案是否具可持續性和可擴展性,包括原料供應、減少環境足跡、空間管理需求以及關鍵研發瓶頸 (如蛋白質鑑定、功能化和萃取)。最後,建立監督體系,包括糧食安全標準、與原料進口有關的法規、土地供應等。

  儘管新加坡的資源有限,卻可以將這些挑戰化為轉機。3030目標不僅將提升新加坡的糧食安全,更加強區域合作,並為快速都市化的亞洲發展永續的農業糧食解決方案做出貢獻。
楊喻筑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