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能源科技> 亞洲離岸風電保險機會
亞洲離岸風電保險機會 Asia Offshore Wind Insurance Opportunities
2020/06
MARSH
https://www.marsh.com/content/dam/marsh/Documents/PDF/asia/en_asia/marsh_jlt_specialty_asia_offshore_wind_insurance_market.pdf
一、前言
根據Marsh JLT Specialty提供之數據顯示,預計全球再生能源安裝容量將於2020年至2025年間增加1,200 GW,成長幅度高達50%,有如此顯著突破主要歸因於太陽光電及陸上風力發電的發展。為了加速再生能源的發展,近年來歐洲、中國大陸及美國等持續擴大離岸風力發電市場,使得全球離岸風力發電安裝容量年均成長率於2010年至2018年間達到30%,預計至2025年安裝容量可成長3倍之多。而隨著離岸風力發電技術越發具成本競爭力,巨大的市場潛力帶來的高經濟效益,使得亞洲國家紛紛於近年制定相關計畫,擬將離岸風力發電納入其能源組合,以下分別概述其近期發展概況。

二、亞洲國家概況
(一)中國大陸
1.發展現況
中國大陸2018年離岸風力發電的容量為4.6 GW,預期將在2020年達到12.1 GW,並預計2025年將提升至34.1 GW,與2018年相比複合年均成長率達到33.2%。
2.政策及技術趨勢
過去中國大陸致力於發展陸上風力發電,隨著離岸風力發電巨大潛力越加突顯,加上其東部地區屬季風區域及沿海地帶,使得中國大陸將離岸風力發電做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畫綱要》中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並在2019年於江蘇省初批准24個離岸風力發電項目。另為了發展再生能源產業,中國大陸透過免徵所得稅、優惠貸款及風電廠建設補貼等多項政策吸引企業投資。而隨著風力發電的發展規模逐漸擴大,風場已拓展至距陸地較遠的海域,未來技術上將針對高壓直流輸電系統進行開發,以提升電力傳輸的效率。另一方面,渦輪機及葉片的尺寸亦持續成長,過去中國大陸對於離岸風力發電關鍵組件的運輸較常使用船做為工具,除了較耗時外亦需考量天氣狀況,近年來為解決此問題,其考慮透過直升機替代以提高運輸效率。此外,為降低發電均化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 LCOE),許多公司擬開發更大尺寸的渦輪機,估計至2025年中國大陸平均渦輪機尺寸將達到7MW,其中HZ Windpower公司更是預計開發到10 MW。
3.面臨挑戰
由於常受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帶生成颱風侵襲,中國大陸於離岸風力發電的發展上亦常遭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尤其以在每年5月至11月的南部及東部沿海地區為重,造成其在離岸風力發電的部署上恐受延宕。

(二)印度
1.發展現況
印度海岸線長達7,600公里,目前最具強大的離岸風力發電潛力的為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106GW及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的60 GW,隨著政府針對國家離岸風力發電發布相關政策,預計印度在離岸風力發電的容量上於2022年將達到5 GW及2030年將達到30 GW。
2.政策及技術趨勢
為增進印度在離岸風力發電的發展上有所成長,2013年全球風能協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及歐盟資助推行「促進海上風電工業」(FOWIND)計劃,欲於古吉拉特邦及泰米爾納德邦兩個地區部署八個站點。印度政府更於2019年與丹麥簽署協議以針對海上發電的管理技術、預測技術及組件技術進行合作,除提升離岸風電的發展速度外,亦可確保渦輪機及其他組件的品質。
3.面臨挑戰
由於古吉拉特邦及泰米爾納德邦為再生能源項目發展之重點區域(如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使得其需集成多個再生能源發電於電網中,如此一來無論是電廠的建設與營運及輸電設施的開發都相當重要,然而以目前政府在離岸風力發電的政策上並未提及港口擴建與利用,對於道路網絡亦尚需執行拓寬的規劃,使得目前開發商面臨一大挑戰。
此外,現今印度的風力渦輪機葉片仍是由外國進口而非本國公司生產,除了發電廠營運時程容易受其影響外,進口關稅的提高亦可能影響設備及技術採購的價格,從而增加總體發電成本。

(三)日本
1.發展現況
日本海岸線長達29750公里長,預估海上風能潛力可達1600 GW。而目前日本2018年離岸風力發電的容量為65 MW,2025年有望達到1,000 MW,並預計2030年將提升至2,000 MW,與2025年相比複合年均成長率達到25%。
2.政策及技術趨勢
自從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逐步關閉核能發電廠,為了替代核能發電上的電力損失並減少對進口燃料的依賴,日本政府致力於開發離岸風力發電,並於2019年下半年針對離岸風力發電廠潛在區域進行風力及地質探勘,例如秋田縣能代市及長崎縣五島市,日本公司─歐力士於千葉縣投資20台200 MW之渦輪機亦將於2025年營運。
而受到地形限制,經日本評估約99%具有發展潛力之區域位於深水海域,使得其對於浮動式離岸風力發電平台有強大之需求,為此,日本與法國公司─IDEOL合作,發展半潛式平台(Semi-submersible Platform)基座類型之「阻尼池」(Damping pool),並在2019年於北九州市進行第五台浮動式離岸風力發電機的營運。此外,IDEOL更進一步與日本大成建設(Taisei Corp)合作開發混凝土浮動式基座以強化基座之安全性。
3.面臨挑戰
與台灣及中國大陸相同,日本常受高頻率且嚴重的自然災害侵襲,除了颱風及地震外,由於地形因素影響,日本亦曾遭受巨大海嘯的侵襲,例如2018年颱風西馬隆(Cimarron)襲擊日本,造成安裝於兵庫縣600 kW風力渦輪機產生慘重的損失。此外,冗長的環評、漁場的負面影響及輸電系統方面在日本各個縣市負責之營運商皆不同,發展的進度也有所不同,存在較多不確定性使得其發展潛力及效率亦有所影響。

(四)南韓
1.發展現況
南韓在2018年離岸風力發電的容量為46MW,2025年有望達到3,000MW,並預計2030年將提升至12,000MW,與2025年相比複合年均成長率達到32%。
2.政策及技術趨勢
離岸風力發電為韓國政府再生能源發展策略中重要的項目之一,並將發展中小型離岸風力發電廠及大型浮動式離岸養殖場做為其短期及中長期目標,為此,韓國國家石油公司(KNOC)與韓國東西電力(EWP)共同組成財團,並於蔚山海岸計畫開發200MW的浮動式離岸風力發電項目。
此外,為以政策驅動電力公司及市場轉而發展離岸風力發電,韓國政府除了將離岸風力發電做為發展之首選項目外,透過再生能源配額制度(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 RPS)取代上網電價政策(FiT),以此提高大型電力生產商再生能源的發電占比。
3.面臨挑戰
韓國擁有750家造船、海上工廠及具陸上風力發電皆專業知識之公司,然而以上公司缺乏大型離岸風力發電領域的經驗,使得現今韓國在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的成本較歐洲高出10%至15%。此外,韓國海岸附近之海底多屬泥濘鬆軟之地質,使得基座及基礎設施較難以安裝且容易損壞,為現今離岸風力發電發展上的阻礙。對於颱風等自然災害,斗山重工業(DHIC)則開發可承受Chaba(2016)颱風風速56.5 m / s襲擊的5.56MW海上風力渦輪機,並獲得了A級證書。

(五)台灣
1.發展現況
台灣在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的利基下,海上平均風速可超過11 m/s,因此發展海上風力發電有相當的優勢。預期台灣於離岸風力發電的容量將在2020年達到738MW,與2018年8MW相比,複合年均成長率達到352%,並預計2025年將提升至5,700MW,與2020年相比複合年均成長率達到51%。
2.政策及技術趨勢
配合政府政策,台灣於2018年底建立第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廠─Formosa 1,並陸續於2019年上半年與沃旭合作擬在彰化建立900MW的離岸風力發電廠以及2019下半年與西門子歌美颯簽署購買300MW之風力渦輪機,積極拓展離岸風力發電的部署。
3.面臨挑戰
台灣的氣候條件雖在離岸風力發電的發展上帶來不可限量之優勢,然而極端氣候(如颱風)及突發事件(如地震)頻繁發生亦對此行業造成重大威脅,例如Formosa 1的部署過程中受到四場颱風的侵襲。此外,在電網的基礎設施方面也面臨與其他亞洲國家同樣的問題,因此有待解決饋線及併網容量受到大量的風力發電衝擊、減少發電穩定性對電網的影響,及未來高風能資源之浮動式風電帶來的長距離傳輸問題及更高容量的挑戰。

(六)越南
1.發展現況
越南在2018年離岸風力發電的容量為228 MW,估計將在2020年成長至800 MW,複合年均成長率達到87%,並預期未來將於2025年達到2,000 MW及2030年達到6,000 MW。
2.政策及技術趨勢
現今僅開發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越南西南海岸、北部灣及以南、中部地區等風力發電潛力較佳之區域約可達475 GW。而為了加速離岸風力發電的發展,越南積極與各國公司合作,例如新加坡的Enterprize Energy、日本的三菱重工維特斯(MHI Vestas)及挪威的DNV GL,以解決其在渦輪機及技術上的缺乏,並與韓國的斗山重工業(Doosan Heavy Industries & Construction)簽署協議,以獲得能源儲存項目開發上的支持。
3.面臨挑戰
惡劣的海上環境為現今越南離岸風力發電的阻礙,除了影響其項目的建設與營運外,亦可能需在電網的修復及維護上加以著墨。此外,為解決電網的連通性及複雜的監管流程問題,目前越南政府已計畫加速進行電網線路加固工程,有望加速離岸風力發電發展的速度。



楊尚芸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