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以具回復力的全球價值鏈實現21世紀食農供應鏈的機會
以具回復力的全球價值鏈實現21世紀食農供應鏈的機會 Realizing Opportun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rough Resilient Global Value Chains: Agri-Food
2020/07/02
Islamic Development Bank (IsDB)
https://www.isdb.org/pub/presidents-perspective/2020/realizing-opportunities-for-the-21st-century-through-resilient-global-value-chains
農業糧食部門是許多沙烏地阿拉伯伊斯蘭開發銀行(Islamic Development Bank, IDB, IsDB)成員國的經濟基礎,大多數IsDB國家強調農業生產,但僅創造整體農產品生產量的25至35 %,加上加工製品,產量則增加為60至70%,且在已開發市場增加居多,新冠病毒的流行加快全球行業數位化和自動化的發展,尤其是已開發經濟國家,將對生產和加工行業造成威脅,拉大已開發、開發中和低度開發國家之間的差距,因此重建有彈性的農業糧食價值鏈將會是IsDB成員國的最優先事項,並著重於糧食安全和糧食主權。

  為創建和維持合夥和投資的良性循環,IsDB採用由IsDB政府、機構投資人 (如:基礎建設基金、退休基金、避險基金等)和價值鏈參與者 (如:跨國公司、國家冠軍企業、私人企業等)共同建構的新商業模式:(一)重建彈性價值鏈的未來報告:調整和改變產業報告的內容,著重於恢復和重啟經濟;(二)針對經濟復甦的戰情室策略:更新全球價值鏈的目標、使用附加工具分析;(三)智慧價值鏈工具: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平台連結價值鏈;(四)IsDB成員國的專案管道:優先考量受新冠病毒影響的全球價值鏈專案;(五)初步可行/可行性研究:考慮到專案對災後復原的影響;(六) IsDB成員國的交易:採用創新的融資方式。

  世界人口預計至2030年將增加8億,許多IsDB國家開始要求農業食品部門提高產量,以避免未來出現糧食短缺。鑑於農業食品在許多層面(營養、經濟、就業、投資和環境)的相對重要性,該研究分析18個不同的價值鏈,以全面展現IsDB成員國的現況,並闡述未來趨勢、迫切挑戰和未來機遇,其中可可、棕櫚油、水稻、魚類和家禽被認為是IsDB國家最感興趣的產業,IsDB國家生產世界近三分之二的可可豆,並且在初級加工方面實力雄厚,未來可透過二次加工加強合作並持續挑戰以鞏固現有地位,並可透過滴灌等創新技術提高生產力並採用更永續的耕作方式;棕櫚油的銷售額預計至2030年將增加近三倍,IsDB國家在全球生產及初級加工占主導地位,建立次級加工和永續倡議應為優先事項;全球人口增長使稻米需要有效率的生產且具良好品質,IsDB國家的稻米產量約佔世界的四分之一,但幾乎是淨進口國,建議可從淹灌水稻種植轉為通氣型水稻種植,使之節省水資源、增加產量並減少甲烷排放以保持市場競爭力;IsDB國家的魚貨量占全球約18%,應著重減少過度捕撈、促進水產養殖和強化次級加工能力;IsDB國家在全球家禽生產中發揮重要影響,沙烏地阿拉伯的一位生產商-阿拉伯畜牧發展公司 (Arab Company for Livestock Development, ACOLID)在頂尖家禽生產企業中排名第十一,隨著當地需求的增加,家禽生產成長量具有潛力,是富含吸引力的投資機會,而投資者應著重培養企業的競爭力,並擴大本地和區域飼料供應鏈,綜觀以上,IsDB成員國若能建立更強大的食品加工業,可增加全球市場的市占率,是創造成長和就業的關鍵,同時,生產和加工將需要更具彈性和資源效率,在避免糧食損失、減少化肥和水資源消耗下,農產量也能持續增加,全球參與者將透過價值鏈整合獲得更大的主導權和更高的利潤,並採用國際品質和食品安全標準,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並保持本地生產商在出口市場上的競爭力。

  分析在全球農業食品產業中的機運後,將IsDB成員國分為生產力冠軍、以生產為重點、具國內市場潛力三種國家類別,以評估其未來的整體準備情況,生產力冠軍的國家展現高度農業生產力並融入價值鏈,需要專注於創新和永續性,以保持生產品質並提高競爭力;以生產為重點的國家已建立生產營運管理,但加工能力和基礎設施不足,應進一步擴大農產品加工以提升市占率,提高成本效益,培養良好品質的食品加工能力至關重要;國內市場潛力的國家高度依賴農場產出,但農業生產力和機械水平較低,以至於大多數的農民僅能自給自足,可透過人才培訓、技術投資、改善治理和法規,以增加產能,若IsDB成員國無法解決當前的挑戰,預估未來糧食短缺和失業情況會增加,長期不採取積極作為將威脅到農業食品部門的生存。

  大多已開發國家的農業以技術為導向且高度自動化,相對於仍依賴體力勞動的IsDB國家更具競爭優勢,隨著以數位化、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基礎的創新越來越普及,且更適用於任何規模的農場,IsDB的農場都有機會迎頭趕上,可負擔的低技術創新可以提高資源效率和生產力,現代化的滴灌系統可使非淹灌水稻的產量提高30%,同時耗水量減少50%。數位化的方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如:作物規劃工具、以數據為基礎的農場實務、線上諮詢服務和行銷,可為偏遠地區的小型農場提供支持,並將其連接至價值鏈,另機械可以提高生產率和產量,但是對於小農來說通常無法負擔,創新的租賃模式可將貸方、設備提供商和農民串聯以推動機械化,而在原產地國家加工農產品可創造更高的價值,但私人企業認為在IsDB國家進行投資具有風險,故私部門和公部門之間的風險分擔比例和合作模式可推動未來的發展,如IsDB國家可提供聯合項目融資和風險共享,並與企業高層決策者接觸以促進合作,此外,可透過研究基金和區域創新中心激勵創新並將其在地化,進而幫助農業食品產業發展。透過以上行動,可為IsDB國家帶來價值3,800億美元的額外農產品出口、改變勞動市場以提升1.7億人口的生活品質和收入水平、減少至少4,000萬人嚴重糧食不安全的情況。

楊喻筑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