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2021年OECD科學技術與創新展望報告:危機與機會的時刻
2021年OECD科學技術與創新展望報告:危機與機會的時刻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Outlook 2021: Times of Crisis and Opportunity
2021/01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https://doi.org/10.1787/75f79015-en
https://www.oecd-ilibrary.org/docserver/75f79015-en.pdf?expires=1610445805&id=id&accname=ocid49012789&checksum=A9F3224B6E6DCD0B4F143E6A92C74A02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新發表的科學技術與創新前瞻報告中指出,科學技術能為2019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提供最佳出口。自疫情發生以來,科學研究及科技的發展和利用在各國政府的疫情控管及疫苗發展政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次的疫情大流行也擴大了各國研究創新系統的範疇,突顯出原本政策所存在的漏洞及不足的地方。為了加強改善原有的系統及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全球危機,科學與創新技術發展的政策必須能輔助政府並加強學術研究與技術創新的能力,以達到提高社會的永續性、包容性及抗壓性的長遠目標。報告廣泛的涵蓋了後疫情時代科技研究與創新的主要目標,相關的內容分述如下:

一、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科學技術與創新的轉折點?
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在過去一年多以來,喚起了許多科學及創新技術以提供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大流行也突顯出科技發展的各項挑戰,許多短期和長期的衝擊仍有不確定性,以科技創新領域的政策觀點來看,大流行的疫情是重要的轉折點,為未來發展的可能提供了不同的方向。
在許多國家,科學家及公共衛生專家也扮演了國家發言人的角色,大眾期待他們不僅可以提供科學證據,也必須對封城、強制戴口罩等各種新政策提供正當的理由,這樣的新形態模糊了原有對科學顧問及政策制定者的分界,大眾對相關數據及政策的辯論也更變得更加激烈,影響了大眾對公共政策的信任度。在後疫情的復原之路中,大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度將會是影響長期復甦目標的重大因素。
疫情對科研創新系統的負面衝擊仍然為主要的挑戰之一,許多產業在疫情下嚴重的受到影響,尤其是許多中小型企業及創新公司以及年輕的研究人員,其中又以女性為主,因在封鎖時期將較多的時間用來提供照護的責任,他們能用來科研創新的時間便相對的減少。
封城期間,由於實驗室及研究機構也因保護公共健康的理由關閉,需要現場工作及臨床實驗的項目大大受到影響。超過¾的科學家轉換成在家工作,超過一半的科學家表示研究資源及設施因疫情關係減少,大約40%的科學家表示研究的時間減少了,更有超過一半的科學家表示或預期研究的資金來源將減少。
據德國官方的統計,超過八成的中小型公司已暫停了研究及創新相關的各項專案,而在以色列,一項針對414家科技公司的調查發現,54%的公司將在六個月內面臨倒閉的危機。然而,危機也是創新的機會,疫情似乎沒有造成各項專利的中斷,在OECD國家中,專利的數目在2020年的六月就已經恢復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第一波疫情所引起的許多新需求,例如:在家工作所需的相關設備及科技等,也造就了許多新型專利技術和商業發展的機會。
短期內,這樣的現象應當有政府的重視以支援當地的科研創新系統,方能持續發展對疫情大流行的應對措施,許多國家都有發展相關的活動及新政策,例如促進公私領域的研究合作、支援研究設備、數據和研究成果的共用等。同時,政府也必須對疫情的負面影響在社會的各階層分布不均的情況以警戒的態度來面對。
許多的不確定性將塑造未來的研究發展系統,而這些系統的改變則能夠創新社會中長期的各項挑戰,這個將主要的不確定因素(危機)轉變成可追蹤的各項發展(轉機與創新),應為各國政府對於科技與研究創新系統的重要政策。

二、動員公共研究資金與相關建設以應對現有的危機。
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啟動了全球研究機構及資金的大動員,研究資助者為了因應疫情而因此建立起讓資金快速挹注的機制,慈善基金的研究資金也大幅成長,投入緩解疫情的國際研究資金更是可觀。估計在2020的前三季有超過美金70億元投入相關研究。在美國,2020年間已將40%的國家科學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投入到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研究;而在德國,國家研究基金在2020的前半年便將尚未分配到特殊計劃的資金全數挹注到與新冠肺炎相關的項目。自疫情的發展以來,研究疫情之資金已漸漸轉型成主流募資機制,透過不同的項目和研究組織來尋求應對疫情的衝擊。
在疫情的影響下,研究資金的重新分配對於研究領域的長期影響仍然未知,但在短期的未來內,生物醫學仍會是各國研究的重點項目,尤其相關的數據分享、生物醫學領域的合作等研究項目,在後疫情的危機處理檢視和經濟復甦之路上,大量的科研相關數據是決定未來科學研究與社會方向的重要元素,而快速的分享數據與資訊則是加速發展成果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三、學術研究界所面臨的新需求及挑戰。

疫情爆發前,許多年輕的研究者常常為短期的約聘僱員,在學術界常沒有可期待的發展前景,其中女性又處於更弱勢的位置,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學術界的不穩定性更趨緊張,許多大學因為疫情而大幅減少了海外學生所帶來的學費收入,多數的年輕研究員的就業機會和選擇也更加的窄化。論文的出版數量是科學研究界長期以來用來評估表現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出版論文的素質在尚未透過耗時的同儕審查(peer review) 前,並不容易評估。自2014年以來,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平均成長了25%,已經遠遠超越了學術研究相關職位的成長速度。許多年輕的博士都面臨了職場上的不穩定,而只能屈就於短期的約聘研究,而過去十年以來,商界所提供的研究相關職業成長了37%,對於學術研究界職場的未來,除了對弱勢的女性角色及他們的人生規劃能夠採取更主動的措施並提供適當的職位保護,也必須增加學術與商業界間的職位流通與合作,和提供相容的退休基金與福利整合。
跨學科的研究,在目前疫情下更趨主流,數位領域的研究與較傳統的研究領域,例如與生物醫學及公共衛生等相關領域,有著空前的合作,為了應對社會目前的挑戰,這樣的跨學科整合將漸漸成為常態,透過共用資金和創造商業與學術間職場的流通性,在後疫情的時代,將學術研究界職場更新轉化成更吸引人且更有生產力的行業。

四、在危機的世界中,政府對商業研究創新的支援方案
在疫情前,各國政府以補助金、稅負減免、貸款等方式來協助商業界的研發創新,疫情爆發以來,公共衛生的危機處理使得政府系統動員起來,政府對研發資源的相關政策也重新調整,部分的重點項目能夠得到較多的資源,例如美國的國防生產法案 (Defense Production Act) ,讓業主能在政府提供的優惠貸款下,擴大生產線,而產品的配送則由政府主導,許多的國家也在疫情下對相關產業的研發提供了稅賦的減免及優惠。
在疫情還未結束的目前看來,緩解大流行仍然是主要的公共政策方向,對商業研發長期的規劃來看,公共衛生相關及防疫相關的研發機制仍然會是政府資源補助的主流,而待疫情緩解後,相關的資源則會被導引至其他的項目,在多數國家都因為疫情而舉債的當下,政策制定者應當識別並優先補助長期性高的項目。報告舉例「下一代的生產革命」(next production revolution),如人工智慧、3D列印、新原料、奈米科技和生物科技等項目,在未來的世界裡,商界的創新將會與政府的數位轉型能力息息相關,如OECD所推動的國際稅賦系統改革,便是針對數位化的全球經濟所前瞻的機制。
各國政府需持續對研發創新機制重新設計和資源互享,此外政府必須繼續支援商界的研究與創新,並改善政府投資及補助相關政策,以符合長期的經濟及國家復甦目標。

五、透過國際合作來為全球挑戰及危機尋找出口。
全球透過資訊及國際科學研究成果的交流與合作來抗疫,其中醫學相關的研究資料以美國為首,有著最多的國際醫學科學合作計劃。英國、義大利、澳洲等地也與多個國家合作,透過與各國科學家的合作及數據的分享,對疫情的傳播更加了解,加速了疫苗的研發。而公共與私人領域的夥伴關係中,知名的COVAX便是透過公共與私人領域的合作,加速了疫苗的開發,同時也專注在供給低開發和中低開發國家的疫苗需求。國際的公衛合作已有多年歷史,世界衛生組織(WHO)便是在結合全球公共衛生專家的研究發展能力下創辦。除了疫苗,檢測的科技也正在國際合作中發展,除了現今的疫情大流行外,全球也常面臨各種不同的挑戰,如失業率、貧窮和氣候變遷等問題,科技研究和創新發展政策必須持續的鼓勵國際間的合作,在合作的優先事項中確認共識,不願合作的少數國家則需負擔較多的費用,以示公平。
根據聯合國所制定的全球研究合作藍圖,希望能統合目前仍顯零散的國際合作方式,有效且透明的將多邊的各機構以共同目標結合,例如國際臨床實驗平台(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 ,提供了各國分享新冠肺炎疫苗的臨床實驗資訊平台,政府必須透過支援國際合作,分享科學知識及新科技等,將各研究機構結合, 處理並預防全球危機。

六、為什麼要加速發展及利用機器人科技?
機器人是數位年代的標誌性科技,在許多科技政策中扮演中心的位置,配合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人科技在許多國家佔有策略性的重要地位。中國政府利用購買他國的機器人產業,積極的建立由機器人為主力的生產線。在2016年,中國已成為機器人科技中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機械及電子產品也開始採用以機器人取代人工的生產方案,許多省政府更提供民間企業購買機器人的補助經費。
根據2019年一個研究機器人取代人工的報告指出,機器人的利用對於人員工作時數的減少主要顯現在較低技能的勞工上,對於擁有中階層技能的影響則大幅減低,而初期的研究顯示,在健康衛生相關的產業中,機器人主要是以降低人類的危險性為主,對於取代人類工作的可能性並不高。在健康及衛生產業中,機器人的使用主要是協助實驗室、手術、復健和運送醫療廢物等,對於協助社會及商業有廣大的幫助,而新冠肺炎疫情下,使用機器人來協助防疫及減少前線工作人員的負擔已漸趨常態,OECD的研究評估,在2050年,人類社會中的失智及需照顧的老人比例將會提高至老年人口中的40%到50%,機器人可以協助老人照護,並在人工智慧的發展下提供互動的功能,彌補長照人員的人力不足問題。
機器人科技可以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增加社會的抗壓性且強化健保系統,機器人科技的發展潛力十分廣大,目前仍需公共與私人領域的合作研發來呼應廣大的市場需求,隨著新機器人科技的發展和成熟化,政府的政策也應當隨時調整,讓機器人與人類社會是互相合作,而非互相競爭的關係。

七、為應對全球挑戰而加速創新:工程生物學的角色。
隨著機器人科技和機器學習的發展,生物工程學 (Engineering Biology), 又名(生物鑄造,Biofoundry ),採用設計-建造-測試-學習的循環原則,讓人類對基因更加了解,並且能進一步開始人工編輯與干預。
目前全球在生物工程上的公司並不多,多由政府與民間合作,生物工程在應用上的潛力如:預防新冠肺炎的新型mRNA疫苗;比鋼鐵更強壯但有彈性的新型材料「蜘蛛絲」(Spider silks),可用在手機中的麥克風,甚至建造飛機。環保的化學材料石墨烯(graphene),則雖有著高度的發展潛能,但由於這產業與傳統的石油相關產業有直接的競爭關係,產業間對於永續性和碳排放的原則立場不同,生物工程產業通常需要藉由國家的政策及補助來協助其發展,由於這個產業高度的數位化,數位安全的保護和教育大眾也為政府發展政策中的重要課題。
生物工程學能夠成為應對全球挑戰的重要產業,不只疫苗,其他如治療癌症、醫藥的個人化、更環保的燃油和化學物等,無窮的潛力需透過研究的伸展方可進一步發揮。

八。結論與建議
人類社會遇到的挑戰常透過科技來解決並提升社會的抗壓力,這次的全球疫情期間,各國透過科學研究發現來制定相關政策,科學為長期的防疫目標提供了最好的希望。目前人類社會的挑戰如疫情、能源的可續性和人口老化的等,勢必要透過利用新科技來協助緩解,而從科技發展的歷史看來,核能、基因編輯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也常引發爭議和討論,OECD推動負責任的創新研究及安全評估策略,強調科技的管理能夠加強而非限制科技的發展。以前瞻性的角度來看,危機時期讓我們重新檢討政策,有了提升原有機制的機會,進一步建立長期的國家政策目標,在這次全球大疫情的危機下,正是各國政府重新檢視科學技術、研發創新能力及其政策目標的關鍵時刻。
阮讌淇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