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2015年OECD科學、技術與產業計分板:成長與社會創新
2015年OECD科學、技術與產業計分板:成長與社會創新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coreboard 2015: Innovation for Growth and Society
2015/10
OECD
10.1787/sti_scoreboard-2015-en
http://www.oecd-ilibrary.org/science-and-technology/oecd-science-technology-and-industry-scoreboard-2015_sti_scoreboard-2015-en
衰退有利於加速結構變遷,同時創造新的挑戰和機會。2015年OECD科學、技術與產業計分板顯示OECD國家和非OECD的主要經濟體如何度過危機,並增加對未來的投資。

創新投資逐漸升溫
2012年,研發領域在整體GDP所占比例維持在2.4%。然而在2013年,OECD整體研發支出實質成長達2.7%,達1.1兆美元。如此的成長主要由於商業研發(business R&D)驅動,因為政府研發(government R&D)受到預算整頓措施(budget consolidation measures)限制。另一方面,創新不僅仰賴研發領域的投資,還需投資軟體、設計與人力資本,如知識型資本(knowledge-based capital, KBC)等互補性資產(complementary asset)。投資知識型資本已被證實有助於危機後的恢復,此外,2013年資料顯示,知識型資本的投資在各部門皆逐步增加。

研究組合(research mix)的重要性
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OECD在基礎研究(basic research)的支出比在應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與實驗發展的支出成長速度更快,反映出許多政府著重於資助科學研究。總體而言,基礎研究主要依然由大學和政府研究機構進行。這樣的學術型機構在研發領域占有可觀比例,並有極大發展貢獻,像是在韓國研發領域占35%、在中國占43%。綜觀2013年,中國投資在基礎研究的比例(4%),較大多數OECD經濟體(17%)少,而且中國的研發支出依然著重於建築與設備等科學與科技基礎建設之發展。

突破性創新將促成下一場生產革命
隨著資訊與通信科技(ICT)的新時代來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大數據(big data)、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以及前瞻材料(advanced materials)與健康的研發浪潮,將為未來人類生活型態的全面性變革奠定基礎。2010年到2012年,美國、日本與南韓為這些領域的研發領航者,德國、法國和中國緊追在後。

政府愈發支持商業研發,但仍需考量需求問題
透過企業投資研發領域較可能帶來創新結果。在2015年,28個OECD國家藉由研發租稅誘因(tax incentive)支持商業研發。此支持在2013年約支出500億美元。此外,需求與創新亦息息相關。大型企業比中小型企業更可能參與採購市場(procurement market),創新企業也比非創新企業更傾向參與採購市場。

卓越科學仰賴研究熱點(research hotspot)與合作網絡(collaboration network)
科學與創新領域依然由部分卓越中心把持,其中於2003年至2012年影響力最高的30所頂尖大學中,美國即占了22所。這30所影響力最高的(一般而言是公立的)頂尖研究機構遍布全球14處,亦包含非OECD經濟體。美國、英國、德國與中國四國,在整體科學領域的高影響力出版物中貢獻了50%至70%。自1996年以來,國際合作的頻率增加近兩倍,約占2013年總體科學出版物的20%。另外,美國無論在研究目標抑或科學家來源方面,皆持續扮演科學網絡中的核心角色。在專利方面,2012年,2000家研發領導企業與其50萬家附屬公司貢獻超過90%的全球企業研發總額,以及全球五大智慧財產局(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s)66%的專利家族(patent families)。

全球產業鏈(Global value chains, GVCs)依然大多為區域性質
國際生產的分割現象正迅速擴張,如今中間產品在製造業產品的世界貿易中占50%。象徵「亞洲工廠」(Factory Asia)的東亞與東南亞已日益整合,並為全球生產鏈中的要角。其中,中國為許多下游東南亞經濟體的中間產品之主要供應商。至2014年,中國已超越加拿大與墨西哥,成為美國製造業的中間產品之最大供應商。總體而言,區域網絡中的角色因部門而異,歐洲、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及「亞洲工廠」內部的連結反映出價值鏈的地理疆界依然較為區域性。

投身全球價值鏈的勞工漸增
對大多數歐洲國家與美國而言,全球價值鏈中的就業量在2011年到2013年間增加,同時高等技術勞工受聘的比例也有成長。在2013年,21個歐盟國家及美國的商業部門中,約有6,000萬名勞工投身全球價值鏈,其中36%的職缺需要高等技術人才。海外市場需求需要相對較多的低等技術與高等技術人才,國內市場需求則較傾向中等技術人才。

就業需求因經濟危機與長期趨勢而改變
新興經濟體的勞工滿足了OECD國家中逐漸增加的製造業產品需求。自經濟危機以來,無論大小企業皆大幅裁員,尤其是製造產業。此危機在歐洲對例行性質的工作(routine-intensive occupation)影響最鉅,例行性質工作意指勞工工作為制式的或外包的,然而美國的非例行性質工作(如管理職)在此期間亦受影響。在2011年到2012年的復甦期間,美國所有職業種類大致皆有復甦跡象,然而歐洲只有非例行性質工作好轉。

成功企業將勞工能力的培育視為投資
企業的組織能力,特別是管理全球價值鏈中生產環節的能力,以及勞工能力與其發揮的功能,是企業在全球市場成功發展的最重要驅動力。因此,投資於組織資產估計能產生1.4%到3.7%的附加價值。另一方面,企業透過特定訓練使員工更具備因應變遷的能力,同時也能提升其生產力。在2011年到2012年,投資於員工的教育訓練估計產生6%到7%的附加價值,而單單在職訓練(on-the-job training)這一項就佔了2.4%。
林晏平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