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全球創業觀察:2016/17年全球報告
全球創業觀察:2016/17年全球報告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lobal Report 2016/17
2017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http://www.gemconsortium.org/report
全球創業觀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自1997年由Babson College及倫敦商學院共同創立的研究,持續觀察、研究全球的創業行為已屆第18年。自1999年最初觀察的10個國家,到2016年已擴增至66個國家。由於創業活動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同時也對社會提供許多不同面向的價值。GEM為了發掘創新創業對於社會價值、個人態度與創業生態系統的影響因素,並提供一個平台來長期觀測、分析創業活動對個體經濟成長的貢獻,期能對於各國在推動創業時能提供政策上的建議。

因此GEM設計的概念架構以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的脈絡,加上創業精神的社會價值,以評估創業在社會、經濟面的產出效益以及對於創造新工作機會、附加價值等創業產出成果的影響。過程中還包括個人態度,如心理特質、人口變遷以及創業動機等的影響。而對於創業活動的定義則分別依創業階段(新生、新成立、已成立及結束營業)、影響性(如高成長型、創新型及國際型)以及活動類型(如早期階段創業活動、社會企業活動及創業員工活動等)。

以全球視野來觀察,人們身處環境的特殊文化與社會價值對於創業精神有著重大的影響。一般而言,在效率驅動型國家處於18-64歲的工作年齡成人對於創業會有較正面的看法,約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口認為創業是個良好的職涯選擇;但相較於要素驅動及創新驅動型國家,則只有60%左右。以區域而言,非洲是對創業的態度最為積極的地區,約77%的工作年齡人口認為創業是令人稱羨的職涯選擇。在北美地區,也約有四分之三的人認為媒體對於創業是相當正面的報導。但相反地,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只有約63%認同創業,而歐洲則只有58%認為創業是良好的職涯選擇,媒體對於創業的支持也是最低,只有55%。亞太地區如印度、韓國及馬來西亞,則只有低於50%的人認同創業是良好的選擇。

在個人對創業的認知方面,調查18-64歲的工作年齡成人,認為發現機會而去創業的人口在要素驅動、效率驅動及創新驅動國家的比率相去不遠,分別是44%、42%及41%。但在認為自己擁有足夠技能與知識去創業的比率上就有較明顯的差異,要素驅動型國家有56%,效率驅動型國家也有55%,但創新驅動型國家則只有44%。相反地,發現機會但是害怕失敗而阻止創業意圖的比率正好相反,要素驅動型國家與效率驅動型國家約有33%,但創新驅動型國家則有40%會因害怕失敗而打退堂鼓。調查在3年內將試圖創業的比率,要素驅動型國家為30%,效率驅動型國家為26%,而創新驅動型國家則只有15%的成人會在3年內創業。

至於在創業的階段與創業的類型方面,可分為早期企業活動(Total Early-stag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TEA)、社會企業活動(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y, SEA)及創業員工活動(Employee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y, EEA)。比較不同類型經濟體可以發現,創新驅動型國內的EEA特別興盛,與效率驅動型及要素驅動型的比率分別是5.1%、2.3%及1.2%。而TEA的比率則正好相反,要素驅動型、效率驅動型及創新驅動型的比率分別是16.8%、14.2%、9.1%。

TEA的早期創業階段可再細分為兩類:新生的創業者是指已經投入創業但尚未支付薪資超過3個月者,新成立企業則是指已經支付薪資超過3個月但未超過42個月者。就整體TEA在65個國家中的評比,要素驅動型以布吉那法索最高,俄羅斯最低。效率驅動型以厄瓜多爾最高,馬來西亞最低;效率驅動型的中國在同類型國家中較巴西、泰國為低,與要素驅動的印度相同。在創新驅動型國家中TEA最高的依序是加拿大、愛沙尼亞、澳洲及美國等,但也只是與巴西差不多;台灣與南韓位於中段,兩者相差不多,而義大利、德國、西班牙及法國等則敬陪末座。

GEM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探討創業對於一個國家的創造就業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因而創業動機變得非常重要。究竟創業是因為發現機會,抑或是沒有其他選擇而不得不做成的決定,將決定早期創業的品質。在2016年的調查發現,就全球的創業者而言,四分之三左右的創業者是因為發現機會而創業,但是要素驅動型國家的比率只有三分之二,是最低的,但是在效率驅動及創新驅動型國內則分別達到71%及79%。進一步研究機會驅動的類型還可細分出改善型的機會(Improvement-driven opportunity)與必須型機會(Necessity-driven opportunity),後者除以前者便成為GEM的動機指數。要素驅動型的動機指數約只有1.2,效率驅動及創新驅動則分別為2.3與3.9,可見隨著經濟體的創新程度,其創業品質較趨向於創新型而非改善型。

至於企業結束經營的原因,有一大類是因為出售、退休、出場及發現其他機會,此類原因結束經營的以創新型與效率型國家略高,其餘不外乎未能獲利、資金困難、官僚體制阻礙以及個人因素等,而其中以無法獲利而退出經營的居多。
在創業的影響包括對創造就業以及創新的影響來加以評估。在創造就業方面,調查早期階段創業者預估在未來5年內將創造的就業數,約有43%-46%為0;創造1-5個就業數的也在37%-33%左右,且以要素驅動型較高;創造6個及以上就業機會的只有19%-24%,但以創新驅動型國家的比例較高。若以TEA企業的新產品占比與完全沒有競爭者的狀況,來作為其在創新表現的代表,則創新型、效率型與要素型國家分別為31%、24%、19%,同樣顯示出創新型創業對於帶動國家創新的效果。

從GEM調查中可以發現,不同經濟體的創業者,其性別、年齡與產業別都各有差異,同時對於創業生態的影響也各異。整體而言,對創業生態的影響大小依序為:實體基礎建設、商業與法規基礎建設、國內市場動態、文化與社會規範、政府創業計畫、走出校門後的創業教育、內部市場障礙或進入的法規、創業資金、政府政策的支持、R&D轉移、稅制與官僚體制以及在校的創業教育等。

面對後金融危機時代,預計全球經濟成長將停滯,整體成長只有3%,無論對於創業者及所有勞工都是很大的挑戰。而在社會面,無論是缺乏包容性的成長、低薪或可能下降的就業率,對於政府決策者都是艱困的考驗。有鑒於解決就業問題便能解救貧窮,如何改善勞動市場產出,並創造出對創業者及雇用者有利的環境,將成為推動政策的主要動力。有這樣的覺醒後,政府不再依賴大企業解決就業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創造就業者,而創業家精神也將成為永續成長的最初動力。
不可否認,全球化、技術演進及數位經濟對於職涯的選擇有很大的影響,傳統上追求穩定工作等待退休的心態已逐漸在改變中,GEM對於學術界、教育界、決策者以及執行者的建議簡介如下:
一、 對國家決策者的建議
(一)改革法規環境,簡化新創企業進入的行政程序,智利與中國都是成功案例。
(二)利用政府網站入口等優勢,將創業計畫與倡議聚焦於目標團體。
(三)提高中小企業對政府資源或資訊的取得率。
(四)針對不同規模企業的需求提供所須的資源。
(五)建立業師網絡輔導新創企業。
(六)利用有經驗的育成中心或加速器培育創業技能。
(七)建立新創聚落集中資源,帶動區域企業。
(八)促進大學研究成果技轉,強化高科技創業的競爭力。
(九)聚焦在高成長創業,提供資金及企業發展服務上的協助。

二、 對於四螺旋的利害關係人,如學術界、企業界、政府及市民的建議
(一)強化從創新到創業每個環節的銜接,例如從技術到創意構想到技能培訓等。
(二)善用IT基礎建設降低創業的成本,並取得所需資訊。
(三)及早進行創業教育,並加強教師的創業教學技能。
(四)建立創業實習制度,整備青年創業技能。
(五)以學徒制、在職教育來彌補創業技能的落差。
(六)創業培訓課程必須定期檢視是否符合趨勢與需求。
(七)改變國家文化,避免害怕失敗的心理阻礙創業。

三、 對於政府及金融機構的建議
(一)商業銀行通常不利早期創業,必須導入早期創業資金補助機制。
(二)創業的培訓輔導可以一併提供第一年的小額資金補助。
(三)以稅制優惠鼓勵天使投資。
(四)建立資金提供者資料庫及媒合機制。

四、 對於教育機構、媒體、市民社會以及商業協會的建議
(一)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協調婦女創業。
(二)婦女創業資金來源通常來自個人與家庭,較少與銀行打交道,也較不擅長商業計畫書提案,亟需加強輔導。
(三)為使婦女創業機會平等,須要廣泛的育兒或老人照護協助。

五、 對於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勞工組織及OECD等)以及區域利益團體的建議
(一)GEM建立的概念架構及指標有利於掌握不同經濟發展的國家在創業活動與創業生態系統上的差異,順應各國發展軌跡而得以致力彌平落差。

報告中對於各指標分析及各國特寫均提供有詳細的數據,值得決策者參考。
張國鈞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