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能源科技> 2017年全球再生能源未來發展報告
2017年全球再生能源未來發展報告 Renewables Global Futures Report 2017
2017
REN21
http://www.ren21.net/wp-content/uploads/2017/03/GFR-Full-Report-2017.pdf
巴黎氣候協議(Paris Agreement)的簽署凸顯了各國對於發展再生能源的共識更趨堅定,然因每個國家的條件各有差異,在某些國家可行的措施,並不保證適用於其他國家;同理,對某些部門來說有效的解決做法,亦不見得可直接套用於其他部門。為了對於如何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以及在促成此一目標過程中所可能衍生的總體衝擊有更進一步地瞭解,本篇報告即透過專家訪談方式,匯集各領域專家如何看待100%使用再生能源之可行性?在本世紀中葉有無可能達成此一目標?在推動過程中最主要的挑戰為何?最主要的受害者為何?等問題之看法,以便於讀者未來在探討再生能源發展的機會與挑戰等課題時,可進行更有建設性的討論。本篇報告主要關切之問題與各領域專家的主要分析觀點整理如下。

100%使用再生能源是巴黎氣候協議的必然結果?所有受訪專家均認同在可預見的未來裡,再生能源的發展步調將持續擴張,且技術面與經濟面的發展潛力將被大幅解放。然而,受訪專家對於能否於2050年以再生能源取代其他所有能源的可能性則存有歧見;樂觀者認為100%使用再生能源的未來是現實可行的,但悲觀者則對其可行性存疑,甚至認為無此必要性。另一方面,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超過400ppm的門檻值,若要有效減緩全球暖化情況,能源部門二氧化碳減量的急迫性不言可喻;然而,氣候與能源領域專家卻仍在自己的小圈圈裡進行兩極化的討論,雙方實有必要打破藩籬,認真就如何加速轉型至完全使用再生能源展開全球性的討論。

能源使用效率為全球能源需求變動的最大變數?對於能源需求的推估是進行未來能源供應規劃的根本,但發展中國家卻常犯下一個錯誤,那就是提出過度樂觀的能源需求前景假設,而又忽略了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可能發揮的效果,最終陷入能源供應過剩或過度投資的僵局。而觀察條件迥異的中國大陸與丹麥的發展經驗可知,經濟成長與能源需求脫鉤不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因此,針對如何系統化的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進行國際性討論有其必要性;已開發國家亦應透過專業技術與財務的協助,幫助缺乏能源服務資源的國家不會重蹈其他國家的錯誤,順利導入現代化且有效率的能源供應體系。

風力發電是發展再生能源發電的最大贏家?發電部門是目前最受重視的再生能源發展領域,超過85%受訪專家認為2050年再生能源供電佔比可出現倍增成長,而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則在技術與成本的領先優勢下,成為當前最熱門的開發項目。然而若欲走向100%使用再生能源的未來,則須在其他再生能源,如生質能、地熱與水力發電等領域再加把勁,尤其需思考如何在不同再生能源混和搭配下,確保供電系統之穩定,並透過相關利害人的共同參與,加速推進再生能源發電的發展。

火力與電力應用何者是未來最主要的熱力供應來源?熱力供應的能源消耗占最終能源消費的比重高於40%,超過整體電力部門的使用量,但在能源發展的場域中卻甚少針對其未來發展方向有所著墨。相對於住宅部門對於熱力的需求主要受天候因素所影響,工業生產過程中卻持續有熱力使用需求,因此在再生能源的發展過程中,針對熱力供應的技術開發尤其不容忽視。例如未來的加熱與冷卻技術可適度融入更多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使用;或是將地熱與電力加熱技術導入需求面管理之應用等。又因不同的技術發展方向所需搭配的基礎建設各有不同,各國實有必要盡早決定最適合的發展模式,以利及早進行相關基礎設施之規劃與建設。

電動車與生質燃料運具何者是運輸部門的明日之星?運輸部門的再生能源使用過去主要集中在以生質能來取代化石燃料,而受惠於技術的進步,現階段電動車的發展亦有明顯進步,但對於大卡車、營建工程機具以及鑽探設備等能源密集度較高的運輸模式,如何導入再生能源之應用,目前仍被嚴重忽視。系統思考是部門間連結整合的必備條件 大部分受訪專家都同意發電、熱力與運輸部門的再生能源應用在可預見的未來內都將持續發展,因此無論從經濟面或技術面的角度來說,有效整合不同部門所需之基礎建設有其相當必要性;然而目前仍極度欠缺專門的政策措施來引導此一連結性之整合。

儲能技術是電網的輔助者或競爭者?過去幾年來,儲能技術是發電部門再生能源使用的熱門話題,但各界對於儲能技術發展對於電力供應體系的影響是好是壞之看法,卻存有相當歧見。部分專家認為,儲能技術之發展將促使個別消費者得以享受自有的電力供應設備,例如目前逐漸廣泛使用的家用太陽能電池,或將取代市場對於電網設置之需求。但另一派專家則認為,目前再生能源發電,如太陽能或風力的一大阻礙在於其供電能力深受天候因素影響,電力供應相當不穩;而儲能設備的發展,若能搭配不同發電來源供應系統之整合,將有助於再生能源發電之推進。目前究竟何種發展模式會最貼近實際情況,仍有賴市場的演進而定。

技術升級與成本節省何者為先?陸上風機與太陽光電成本的下降大幅改變了再生能源的發展前景,即使在扣除外部環境成本與補貼等費用後,相比於新建設的傳統能源發電設備,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已具有相當價格競爭優勢。以太陽能發電為例,30多年前其還是成本最高昂的發電技術,但受惠於諸多針對技術提升、市場推廣等的鼓勵或輔助方案,現今其已發展成為最低廉的發電選項之一。換言之,若要找出最有效率且穩定的能源供應體系發展藍圖,對於如何兼顧成本控制與技術發展的討論至為關鍵。為滿足社經結構改變而日益強烈地再生能源發展訴求,人力與物力的投入必不可少 對多數國家而言,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目前已是相對低價的供電來源選項,顯見價格已不再是再生能源推廣的主要障礙,反而是既有傳統能源發電基礎設施除役可能衍生的失業與投資延遲問題,可能成為新的挑戰。

然而再生能源的發展、充足的投資以及穩定的就業並不是互斥的選項,如何調適化石燃料產業的落幕,使勞動者在過程中不遭受損害無疑是當務之急。此外,受訪專家一致認同全球再生能源產業的前景一片繁榮,無論是投資金額與就業人數都將出現明顯成長,按其估計,本世紀中葉全球再生能源產業將可達到目前全球汽車產業的規模,可帶動的就業機會與經濟價值不容小覷。

未來的市場型態會呈現何種樣貌?隨著再生能源的發展,未來市場型態勢將出現明顯變化,然而針對應如何設計未來能源市場?何種政策方案才能支撐再生能源的穩定發展?以及何種推動方向才能確保充足且持續性的投資注入?等問題,受訪專家意見仍莫衷一是,而市場建構與政策機制卻是各領域再生能源發展推進的重要基石。大型城市隱含無限的可能性。現階段風力、太陽能與生質能的應用在非都市地區已有長足進步,都市地區受限於空間侷限,相關建設發展則較為緩慢。對此,實有必要思考是否有其他創新應用模式,可打破空間侷限性,讓都市地區也可同樣享受到再生能源可帶來的好處。

如何加速再生能源所能發揮的提高能源可及性效果。對於目前面臨能源取得困難的人來說,再生能源的發展可大幅提高其未來取得能源的可能性,然而各界或許應進一步思考需如何加速與擴大再生能源的發展與應用,以及如何利用再生能源的發展過程來促進經濟的發展。目前各界已普遍認同再生能源可大幅提高非都市居民的能源可及性,但對於再生能源可否為高速發展的經濟體,如中國大陸與印度等,提供足夠的能源供應來滿足其快速發展所需,仍存有相當歧見;未來或需就此認真思考再生能源可在這些經濟體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鄧凱方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