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2016年氣候狀況
2016年氣候狀況 State of the Climate in 2016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MS)
2017/08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MS)
http://www.preventionweb.net/publications/view/54522
一. 研究目的
2016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包含二氧化碳、甲烷及一氧化氮持續升高且創下歷年的紀錄。2016年的年度升高幅度是過去58年來最高,地表二氧化碳濃度首次超過 400 ppm,此紀錄是當代儀器測量與八十萬年前冰蕊所記錄之最高值。這些觀察與紀錄都是影響地球氣候變化之重要變數之一,可以用來預測氣候變化並提供主政者採行可能之預防措施。本研究是美國氣象學會出版之年度全球氣候觀察與評估報告,目的在分析地球氣候系統與各區域之氣候現況與變化趨勢。內容包含全球氣候、全球海洋、熱帶區域、北極區域、南極區域與全球五大洲氣候現況與趨勢分析等。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美國氣象學會第27次年度全球氣候報告,報告由全球接近500位專家學者共同撰擬與提供評論意見。此報告自1996年起即投入全球氣候評估與現況分析,報告內容皆有科學證據支持與專家意見評論,也顯現此學會之專業能力與投入之努力。

三. 研究結果摘要
全球氣候觀測與紀錄是一項變數複雜且與時間序列相關的研究,例如本研究觀察之全球氣候狀況即包含溫度、冰凍層、水氣循環、大氣循環 、地球輻射收支、大氣成分與地表屬性等項目。這些項目皆有相關之觀察變數以支持現況之分析與氣候變化預測。本研究蒐集之氣侯核心變數也多為各國採用並據以擬定氣候相關指標,核心變數與觀察項目包含:
 大氣表層:空氣溫度、降雨量、空氣壓力、水蒸氣、風速與風向等。
 大氣上層空氣:地球反射收支、溫度、水蒸氣、雲層成分、風速與風向等。
 大氣成分:二氧化碳、甲烷、臭氧與其他久留之氣體。
 海洋表面:溫度、鹽分、海平面、海冰、洋流、海洋顏色與浮游植物、二氧化碳、海洋酸化等。
 海洋表層下:溫度、鹽分、洋流與碳成分等。
 陸生區域:降雪涵蓋、反照率、土壤濕度、永凍土、冰河與冰帽、河流排水量、地下水、冰蓋、光合作用反射比率、生物類型與火災干擾等

依據學會與專家們之觀察與紀錄,2016年全球氣候狀況摘要如下:
 本年春天產生自1950年以來最強之聖嬰現象,在年底也產生反聖嬰現象。聖嬰現象也促使地表溫度持續第三年的升高。
 包含印度與墨西哥等國家都發生破紀錄的高溫,印度多數區域在四月末有連續一週超過攝氏44度之現象,造成超過三億人口水資源危機。
 北極地區地表溫度比1981-2010年平均溫度高出攝氏兩度。從1900年迄今,溫度已上升攝氏3.5度。高溫現象也造成海冰之面積與厚度降低。
 海平面溫度已持續六年升高。
 全球高山的冰河已經持續37年退縮,北半球二月至六月之降雪量已持續四年降低。
 南極區域春天之臭氧消散現象比1991-2006年之平均值較低,但是臭氧層仍比1990年以前低。
 靠近赤道區域,2016年有93個熱帶風暴,比1981-2010年間之平均值82高,但是比2015年101個低。
 年初強烈的聖嬰現象與年尾疲弱的反聖嬰現象促進全球性的雨量增加。經年的雨量造成南美洲阿根廷、巴拉圭與烏拉圭嚴重之洪災。雖然雨量增加,全球乾旱地區之旱災卻是1950年以來最嚴重,全球有12%的土地每月都遭受嚴重之乾旱現象。在五月份由於天氣乾旱,加拿大西部人為產生之野火延燒了 590,000 英畝,造成加拿大史上損失最嚴重之火災。
本研究除以地球氣候系統之變化介紹2106年氣候現象外,也以較小的地理區域分析該區域之氣候狀況與變化趨勢。內容涵蓋氣象專業術語與圖示,足供專業人士參考引用。

四. 結論
美國氣象學會長時間的觀察與紀錄全球氣候動態,並與世界各國專家共同合作出版年度氣候評估報告,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此舉已受到各國的重視。地球的氣候本自成一平衡的循環系統,但是,由於人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活動,不斷的為此氣候系統加入干擾因素,如過度開發與溫室氣體排放等,逐漸地破壞了平衡的循環。極端氣候現象如暴雨及乾旱在2016年都有顯著之增加趨勢。本研究提出之現象與數據已提供明顯之警訊,地球氣候系統已對人類之干擾做出激烈之回應,各國因及早採取應變措施並積極調整發展政策,以減緩氣候變遷之壓力。
林永修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