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2017-2027年之國際糧食安全評估
2017-2027年之國際糧食安全評估 International Food Security Assessment, 2017-2027
Meade, B., Thome, K.
2017/06/30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ttps://www.ers.usda.gov/publications/pub-details/?pubid=84101
美國農業部的經濟研究服務局經國際糧食安全評估(International Food Security Assessment, IFSA)模式以計算人均糧食需求量,並確定每人每日所需的熱量目標為2,100大卡,確認76個中低收入國家是否視為糧食安全狀態,以糧食價格與收入為基礎來預測未來需求。結果未來10年的糧食價格會減少以及收入提高,因此糧食安全人口數量會增加。在2017年76個國家為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是17.7%,即35億人口中約有6.46億人無法每天攝取2,100大卡的熱量。未來2027年的收入成長為樂觀,但低於去年預測值,且國際糧食價格的下跌,並不全然代表當地糧食價格下跌。另外亞洲經濟成長已趨緩,糧食安全的改善亦是如此。這些因素導致2027年糧食安全預測較前一年不樂觀,在76個國家的預測中,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比例為8.9%(約3.72億人),與目前相比下降了42%。

糧食差距(Food gap)指標代表所有糧食不安全的人口中,為達到每日足夠熱量之所需糧食量。所有國家的糧食差距將從2017年的2,850萬噸,至2027年降為1,700萬噸,顯示糧食安全逐漸被改善;儘管如此,各地區的指標差距相當大。在2017年,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Sub-Saharan Africa, SSA)國家糧食不安全人口的比例最高,高達31.7%,拉丁美洲與加勒比(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LAC)地區為14.8%,亞洲為13.5%,北非為糧食最安全的地區僅占2.5%。到了2027年各地區有明顯的改善,在亞洲、SSA國家、LAC地區與北非,其糧食不安全人口比率分別為3.6%、19.5%、8.3%與1.3%。其中亞洲改善的幅度最大,下降比例達66%。收入方面,2017至2027年幾乎所有國家都呈增加之趨勢,但成長率低於2010至2015年間。多數情況下,經濟成長會超過人口成長,但隨著貨幣貶值,導致實際收入下降,特別是中部非洲。未來美元持續走強,有四分之三的國家匯率貶值,進而抵消收入的增加與糧食價格的下跌。糧食產量方面,2017至2027年間預估成長5.9%,但大多數國家的糧食產量預計會下降或停滯不前,主因是越來越多土地被用作城市開發的用途。

SSA國家其總體與每人平均的糧食差距將從2017年的1,670萬噸降到2027年之1,130萬噸;儘管如此,SSA國家在2027年將超越亞洲,成為糧食不安全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糧食差距最大的國家。雖然2027年的糧食產量預估成長9%,仍落後於糧食需求的成長量,在2017至2027年間預估進口量至8,500萬噸,其成長為7%。

在2027年亞洲國家的預測中,印度、越南與孟加拉的糧食不安全比例將大幅下降,分別從2017年的10.4%、10%與16.7%,下降至1.1%、2%與5.7%;包含巴基斯坦、印尼、菲律賓與柬埔寨在內的亞洲國家,其收入增加與糧食價格下降,糧食不安全人口的比例預計下降一半以上,其中印尼與菲律賓預計下降至2%與10%;在獨立國家國協(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的中亞國家中,預期2027年糧食不安全人口比例低於2%。

LAC國家中,海地的糧食差距為最低,預計2027年由639大卡減少至542大卡;厄瓜多經歷數年的經濟衰退,且由於原油價格下跌,影響貿易平衡甚巨,連帶五分之一的人口處於糧食不安全情況;尼加拉瓜由於經濟成長強勁,且糧食價格低廉,所以2027年糧食不安全的人口由18%降至6.3%;薩爾瓦多與宏都拉斯的糧食不安全比例分別為17%與18%,到2027年預估減少一半程度;哥倫比亞、多明尼加與秘魯等其他國家,其糧食不安全人口的比例將由8%降至3%以下。

北非的每人每日的熱量消耗量仍繼續大幅成長,已達高收入國家的水平,2027年的糧食差異預計由208大卡下降至187大卡;儘管前景樂觀,北非與其他國家相同,仍有部分人口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導致營養不良;另一方面,其餘人口雖可獲得足夠的熱量,但飲食不平均,造成超重與肥胖人口的比例增加,引起糖尿病與心血管等疾病。追求增加國內糧食生產的同時,灌溉需求提高成為水資源短缺地區的最大挑戰。北非的國家亦靠食品進口來彌補生產的不足,近年來利用增加高價值作物的出口收入來賺取外匯及利於進口糧食。

本研究最後簡述2010至2013年的營養發展,由於收入增加與糧食價格降低,在各個收入階層中,所有的糧食需求會增加;但一些低價糧食的主食如根莖類,在高收入族群的需求除外。低價糧食是會隨著收入上升而被取代的;但對於收入較低的族群,其主食成本相對低廉。過去十年中,收入的不斷增加,改變了所有國家的飲食模式。而中高收入國家的飲食模式相似,其中平均收入最高的LAC國家,其主食消費量最低,肉類、植物油與醣類食品的消費量最高。而最貧困的SSA國家的主食與豆類消費量最高,高價值糧食消費量反而最低。糧食不安全不僅是熱量攝取不足,還包括營養不良問題,各國政府也逐漸意識到需要解決營養不良的問題。
陳志維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