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2017年OECD科學、技術與產業計分板:數位轉型
2017年OECD科學、技術與產業計分板:數位轉型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coreboard 2017: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2017/11
OECD
http://www.oecd-ilibrary.org/science-and-technology/oecd-science-technology-and-industry-scoreboard-2017_9789264268821-en
有鑒於數位轉型無論對科學、創新、經濟、工作與生活的方式都有深遠的影響,面對快速變遷的數位時代,政府需要更有效率地設計科學、技術與產業政策,因此2017年OECD科學、技術與產業計分板(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coreboard, STI Scoreboard)聚焦在數位轉型過程中,OECD國家與國際間的發展近況比較,期望能產生新的洞見以提供決策所需。

STI計分板的目的並非是為了國家排名,也不是要開發複雜的指標,而是希望能提供決策者,能根據國家規模大小以及類似經濟結構的國家發展狀況來借鏡學習,同時追蹤本國目標達成的進度。在指標方面也不強調其因果關係,只是提供指引的作用,端看如何運用。但是對於指標的要求包括:必須具有可靠的統計數據支持、必須與決策相關、實驗性的指標則希望引發更廣泛的政策討論以及未涵蓋到的動態發展。

首先,報告由數位演化路徑揭露知識經濟與數位轉型的關係。全球固定寬頻用戶在過去10年增加了72%,物聯網在健康、教育、農業、交通、製造及能源等的大量運用,使得機對機的連線大增,SIM卡的滲透率也快速成長,從2012年到2017年在OECD國內成長131%,G20國家則成長了272%。新興資通訊技術在2012-2015年間更是爆炸性成長,前五名的國家便囊括了69%-98%的前20大新興技術,日本與韓國在ICT技術較均衡發展,美國則以支付協定、傳輸裝置及數位影像訊號編碼為主,中國則在光學模組與控制相關的發明特別活躍。除此之外,瑞典、德國、法國也都有不俗的表現。在2000-2014年開放爆炸的技術包括支付協定、傳輸裝置、影像分析及有機材料裝置等。

2010-2015年人工智慧的五國專利家族布局,光是日本、韓國與美國便涵蓋了62%,而中國與台灣更是急起直追。由科技地圖來看,2015年美國依然是霸主,中國則居第2,韓國與以色列的研發支出也都不小。以科學論文的引用來看,前10%高引用從2005-2016年,美國、英國及日本都有下跌趨勢,只有中國快速成長。全球的數位大玩家集中在少數超級企業,如日本SONY、韓國三星、美國微軟及Apple。人工智慧中的機器學習相關研究,還是美國大幅領先,中國與印度緊追在後,但印度直到2013年後才有較大幅度的成長。

這些技術的興起除了帶動製造業的機器人自動化,而數位成熟度也影響到就業技能的改變,以及勞動市場的需求。每種產業的勞動力需求也隨資訊社會來臨及各國的產業結構而有所消長,資通訊產業的就業狀況亦然,除了2000年網路泡沫及2008年金融海嘯以外,整體ICT就業率已逐漸趨緩,這些就業狀況完全取決於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強烈與否。但整體而言,服務產業隨著非例行性工作增加而對資訊技術強度的需求增加,但製造業不如服務業明顯。企業內訓的比例也隨著資訊國力強弱而呈現正相關。婦女就業在東方國家如日本、韓國快速成長,但兩性薪資落差仍有相當距離。至於婦女在ICT方面的就業比率,依國別有很大的差異,日本、德國男多於女,但愛爾蘭則女多於男,而美國的差距較小。

在資訊業的生產力表現方面,附加價值率最高的是愛爾蘭及以色列。透過全球價值鏈的散播,ICT產品的輸出也可以帶動國內非ICT產業的附加價值,因此將之稱為ICT延伸足跡(extended ICT footprint, ICT-EF)。2011年,美國、日本及中國的ICT-EF便占全球的45%,美國幾乎是歐盟28國的總和,但如果將GDP列入計算,則台灣的ICT對國內附加價值率提升是最高的。

生產創新產品除了研發以外,還須要軟體、硬體、人才以及組織能耐等,統稱為智慧資本。調查ICT對於智慧資本的貢獻率,不意外地以美國奪冠。由IT全球生產網絡可以發現,在1995年時,所有電腦與電子製造集中在少數先進國家如美國、日本,但到了1995-2011年逐漸分散到其他亞洲及中歐、東歐國家,如中國或捷克。

而IT服務產業不只類似IT生產網絡的發展路徑,從先進國家拓展到西班牙、愛爾蘭與韓國,更擴大到中國、印度與新加坡。這樣生產或服務的集中度在不同國家的發展趨勢不盡相同,最後演化出幾個全球的IT樞紐。在1995年的IT製造樞紐包括美國、日本與德國等,2011年轉移到中國、美國與韓國;至於1995年的前3大IT服務樞紐為美國、德國及義大利,到2011年轉移為美國、德國與英國,但是全球的數位落差在逐年縮小中。

在轉型的過程中,婦女在科研的角色逐漸增強。2008-2016年某些國家如韓國、美國對於較長期、高風險的研究資金有增加趨勢,但是日本、加拿大等國持平,法國、義大利等國則出現下跌趨勢。但是對於特定挑戰,如失智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研究,則大部分國家研究資金都呈增加趨勢。由於資訊的普及,開放資料使得資訊的可及性大大提高,同時也促進了國際間的合作研究與人員流動性。對商業創新的支持轉化為創業的動力,同時帶動創投業的蓬勃發展,進而形成卓越研究的提升,形成一股良性循環。

在對知識經濟與數位轉型的輪廓描述後,報告分別針對各構面的指標進行定義說明與各國評比,構面包括:
一、知識、人才與技能:檢視政府與企業為維持長期而永續的發展所投入的智慧資本,其中包括正式教育、在職教育以及組織的資產,無論是在市場部門或非市場部門,同時也涵蓋了ICT投入後的報酬。系列指標包括對高等教育與在職訓練等智慧資本的投入、高等教育與基礎研究對研發的投入、自然科學與工程的高教人力、個人研究人力、數位時代所須的PISA與科學數理技能、ICT技能對就業與薪資的影響、勞工就職所獲得的在職訓練與知識資本。

二、研究卓越與合作:利用一系列的指標來衡量數位時代知識擴散的機制與變化,以提供政策上的辯論。包括許多國家透過不同科學專業化的路徑,如人才交流或合作研究等,所產出的科學能量。系列指標包括科學產出的質與量、科研國際合作、國際高教學生之流動、國際合作研究之合作對象國、全球化企業研發資金來源、跨國合作發明、企業與高教或研究機構的合作創新。

三、企業創新:剖析企業在關鍵創新時刻的架構條件下,企業在研發創新上的動態,例如研發的模式與智慧財產權的布局,包括ICT相關的專利、商標與工業設計等。由於研發稅制誘因與研發經費補助對於企業的創新研發活動影響最為直接,甚至於在研發產品或服務利用公共採購來提供更實質的鼓勵。系列指標包括2005年與2015年的企業研發比較、頂尖的研發玩家(IP5專利家族的研發經費)、十年間ICT相關專利家族變化、ICT設備與資訊服務的創新、混合創新模式、政府資金補助及研發稅制誘因、創新的政策環境與需求。

四、領導力與競爭力:調查各國如何建立其競爭優勢,並能將之延伸,成功整合進入全球價值鏈,而讓該國的生產更加專業化。因此在研發專業話以及技術相對優勢比較之後,利用OECD-WTO的附加價值貿易資料庫(OECD-WTO Trade in Value Added, TiVA),點出全球貿易與價值鏈參與的比較。系列指標包括隨產業結構改變之研發專業化與研發強度、企業對ICT工具與E化的接受度、企業規模與跨領域及雲端或運算等應用E化的關聯、新創企業的進場與出場動態、以IP5專利家族為主的技術優勢、全球價值鏈的參與、國際貿易與就業。

五、社會與數位轉型:本章主要聚焦在數位包容面向的衡量,以提供政策辯論所需的訊息,因此著重在社會基礎建設以及個人的使用狀態,還有電子購物者以及E市民的角色。系列指標包括行動裝置滲透率與連結度、數位原住民初次上網的年齡、每日行動網路的使用者、使用者在網路上的線上活動與擴散、企業透過跨境電子商務的銷售比、個人使用E化政府提供的公部門服務、企業規模及其與網路安全政策信賴度的關係。

整體而言,中國科學論文品質快速提升,緊追美國之後。印度也加入新的數位戰局,在能讓物聯網實現的機對機連線方面論文,緊追英國之後暫居第4。前瞻技術高度集中在美國、日本與中國手中,70%的研發支出集中在前200家企業。雖然數位轉型能帶動國內其他產業的附加價值率,例如智慧手機螢幕的玻璃,但是此效益並非雨露均霑,但是某些國家如中國,此效應正在擴大中。展望未來,較廣的知識技能是必備的,女性在數位轉型所扮演的重要性也日漸增加,減少性別與知識鴻溝才能使得社會更加包容。
張國鈞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