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2018年未來生產準備度報告
2018年未來生產準備度報告 Readiness for the Future of Production Report 2018
In collaboration with A.T. Kearney
2018/01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http://www3.weforum.org/docs/FOP_Readiness_Report_2018.pdf
生產製造自古以來就是帶動成長與創新的動力來源,同時也創造出許多就業機會。如英國、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便是在早期受惠於工業生產,而得以晉身先進國家之列。但是在第四次工業革命風潮下,許多破壞式創新技術以及與其他跨領域技術的融合之下,再加上全球化的影響,不但顛覆了傳統的生產製造與商業模式,更驅動了價值鏈的轉移。因此世界經濟論壇(WEF)與著名的Kearney顧問公司合作發表本版報告,客製化設計調查架構,以分析100個經濟體對於未來生產模式的準備度並進行國際評比,目的在於提醒各經濟體對於未來轉變本質的覺醒,並採取更積極的作為,才能達成包容性轉型與成長的目標。

本研究首先挑出12項新興技術: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無所不連感測器、虛擬與擴增實境、加法製造、區塊鏈與分散式帳本、先進材料與奈米材料、能源捕捉/儲存與傳輸、新運算技術、生物技術、地球工程、神經技術、太空技術。這些技術預計將衝擊到開發中國家約2-8%的工作,視技術變化的速度及規模而異。但是這些技術也會帶來新興的工作機會,就看政府是否做足準備、搶得先機,就能立於不敗地位,扭轉未來的命運。

準備度常被用來評估風險管理與因應挑戰的能力,因此在方法學設計上以反應目前生產狀態以及驅動未來生產動力作為研究的主架構,並在各項下共訂出59個準備度指標,包括:
一、生產結構:反映該經濟體當前生產基礎的複雜度和規模,指標包括:經濟複雜度及製造附加價值。
二、生產驅動因素:決定該經濟體在未來生產中運用新興技術和把握機會的關鍵因素,包括:
(一)技術與創新,指標包括:1. 技術平台:ICT可用性、ICT使用狀況、數位安全與隱私,2. 創新能力:產業活動、研究密度、可用資金。
(二)人力資本,指標包括:1. 近期勞動力:勞動力能耐,2. 未來勞動力:移民、教育產出、敏捷度與適應性。
(三)全球貿易與投資,指標包括:1. 貿易:貿易開放性、貿易便利性與市場可及性,2. 投資:投資與財務,3. 基礎建設:運輸與電力。
(四)體制架構,指標包括:1. 政府:效率與效用、法規。
(五)永續資源,指標包括:1. 永續性:能源與排放、水。
(六)需求環境,指標包括:1. 需求:市場規模,2. 消費者基礎:消費者成熟度。

本研究不特別區分經濟體內不同區域的差異,也不特別針對特定產業加以衡量,僅就經濟體內整體的基礎概況與對未來的準備狀態進行評估。將100個受調查的經濟體區分為4個族群:
一、領先型:目前具有強勁的生產基礎,且在未來生產驅動力方面準備充分,面對破壞式生產能夠產生較大經濟價值的國家,以北美、歐洲及部分亞太平洋地區為主。
二、傳統型:目前擁有強勁生產基礎,但在未來生產驅動力不足,風險較高的國家,以東南亞及歐亞地區為主。
三、高潛力族群:目前雖然生產基礎較差,但各項未來生產驅動力的表現不錯,有潛力提高生產力的國家,以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為主。
四、新興族群:目前生產基礎較差,趨動未來生產的各項因素也表現較弱,以非洲、拉丁美洲與中東地區為主。

整體而言,前兩者未來可望勝任較複雜、較大型的生產結構;反之,後兩者只能負責小型、簡單的生產結構。在單項積分排名方面,代表目前生產結構排名前五名依序是日本、韓國、德國、瑞士及中國;代表驅動未來生產力的生產驅動因素排名前五名名依序是的是美國、新加坡、瑞士英國與荷蘭。

從指數調查的分析結果,可得到以下結論:
一、面對生產體系全球轉型的挑戰,各經濟體改革速度不同調,未來兩極化發展勢必加速:在前100國之中有25國落在領先者區塊,這25國掌握了75%的生產附加價值(Manufacturing Value Added, MVA)。更甚者,70%的機器人的營收將落在中國、德國、日本、韓國及美國,但是美國、德國、日本在高附加價值機器人領域較具優勢,中國則是快速成長的市場。微型及中小企業由於對改變的覺醒以及投資的能力差異很大,因此在這波洪流中是最為險峻的族群。

二、面對未來轉型,每個經濟體都有不同的發展路徑:第二線國家或許還能靠著低人力成本而在短期內抓住些許機會,其餘只能採取雙軌並行法,分區採取先進製造或傳統製造。某些先進國家也會基於策略考量,訂出優先發展先進製造的產業。

三、所有國家都還有改善的空間:在整體要素分析上,雖然美國與日本各居排行之首,但其他國家也已蓄勢待發,沒有一個國家能在全部項目奪冠,都各有優劣勢,即使是先進國,也可看出它們在既有的、特定優勢產業中的準備較為充足,無法涵蓋到所有產業。

四、四類型經濟體都有必須面臨的挑戰:領先國家必須將準備度轉化成實質的生產力提升,利用在新興技術上的領先,以設計、測試加速發展。傳統型要避免在領先國的生產優勢與新興國家的低人力成本優勢的雙重夾擊下失去優勢,必須加速改善體制架構、投資人力資本以及提升技術平台與創新能耐。高潛力國則必須努強化生產結構,進一步實現經濟多樣化。新興國家發展不一,必須根據各自條件來發展未來策略,當務之急是改善體制架構、吸引全球投資。

五、當新技術形成新的產業聚落時,只有準備就緒的國家能夠以跳躍方式快速就位:新的技術典範為落後者開了機會之窗,不須要前期布局便可以順勢切入新興的產業,高潛力國如澳洲及阿聯酋等便是如此,雖然目前的生產基礎不夠大,但擁有較多的資源可以在新的生產模式中跳躍發展。

六、第四次工業革命將促使選擇性的返國或臨近國生產模式,甚至全球價值鏈的結構性變化:慣性是阻礙價值鏈改變的最大障礙,但是新興技術將改變成本與利潤的結構,最終將改變生產的結構與生產地的選擇,而造成價值鏈的重新洗牌。例如某些外包生產的國家,可能將生產基地由人力低廉的國家拉回到較接近消費市場的國家或是生產技術較先進的國家。

七、對於未來生產的準備必須拉高到全球或區域性層次,而非國家層級:若要在未來生產具有競爭力,則必須投資致能環境並發展策略,建設未來生產基礎,而這些致能環境並非一己之力所能達成。全球生產體系並非只有技術成熟就可以,還牽涉到標準以及系統間的交互操作性等,這些在在都須要較高層級的協議,來制定共通的法規與準則。

八、創新的公私合作模式將有利於加速轉型:所有國家面臨的挑戰都非單由公部門或私部門可以解決,特別是傳統型國家與新興國家應該多加運用私人投資,以加速生產準備度與轉型。即使如德國、日本這些先進國家,都以「工業4.0」與「社會5.0」發展策略來邀請私部門參與。雖然傳統公私合營已建立許多成功典範,但還需要更新穎的模式,幫助政府與產業界、學術界及社會共同合作,以防止價值被鎖死。

在國家別發展方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2016年的MVA便占全球近25%,雖然代表生產規模的MVA為全球第1名,但在生產結構的複雜度居世界第27名,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在未來生產驅動力方面,則在需求環境、全球貿易與投資驅動因素兩方面表現格外優異。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體制架構和永續資源驅動因素,為強化能源效率與永續發展,以「中國製造2025」來提升創新新興技術,以成為製造強國。

日本的製造業雖然是世界第三大,但是MVA只占全球9%。除了現有的堅實基礎之外,未來的需求環境也是排名第3,同時在「社會5.0」的推動下,要讓整個社會也隨著生產轉型而翻轉。

製造業占新加坡GDP的比,從1960年的11%成長到2000年的28%,近年來以技術研發及產品設計來提高MVA,在全球貿易與投資驅動以及體制架構等未來驅動力居全球之首,人力資本亦居世界第2名,永續資源是其未來最大挑戰。新加坡政府亦推動智慧工業整備指數作為診斷工具,協助企業了解工業4.0,以評估其設施狀況並制定轉型路線圖。

美國的製造業是世界第二大,MVA占全球16%。雖然過去20年來在地製造產品面臨極大的競爭力,但在近期出現轉機且已在未來布局妥當,以技術與創新、需求環境兩項生產驅動力居世界龍頭,人力資本,國際貿易與投資也都相當強勁,但在移民政策與自由貿易協定方面的不確定性較高。其餘各國在報告中均有詳細的指數、排名與分析,讀者可自行參閱原文。
張國鈞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