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日本:促進高齡化社會的包容性成長
日本:促進高齡化社會的包容性成長 Japan: Promoting Inclusive Growth for an Ageing Society
2018/04
OECD
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299207-en
https://www.oecd-ilibrary.org/economics/japan-promoting-inclusive-growth-for-an-ageing-society_9789264299207-en
一、前言與研究背景
2013年起實施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使得日本的人均產出成長水準(output growth on a per capita basis)成長至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地區的水準,但是人均產出(per capita output)仍低於表現最佳的前半OECD國家近20%。因此促進包容性成長(inclusive growth)的政策勢在必行,用以縮小日本和OECD前段班的差距並且提升整體社會福祉,也必須透過一系列結構性改革方可提升生產力。為了達成包容性成長的目標,必須著手改善各產業、區域、大企業與中小型企業(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之間的生產力與薪資差距。

鑒於日本前所未見的人口結構轉型,須針對未充分利用的人口,特別是女性人口,實施相關措施增進勞動參與率(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除此之外,人口老化(Population ageing)更使得日本的財政狀況惡化。日本的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government debt-to-GDP ratio)達到OECD區域內空前的高點,因此必須採取相應政策進行財政整頓以達到包容性成長,例如刺激財政收入、限制支出的成長、確保財政長期穩定等措施。儘管安倍經濟學有著正面效果,但是改革必須持續進行才能解決高齡化、財政永續性以及提升區域福祉的問題。

二、稅制改革
日本近期引進許多改革措施來強化自身的企業稅收體制,但是依然須要進一步努力來改善整體稅制。在政府債務高築的情況下,日本的稅收持續不足,並且仰賴著扭曲的稅收組合。增加消費稅率的比例可以讓現存的稅收組合邁向更有利於經濟成長的模式,日本在環境相關稅收方面的利用也有改善空間來提升稅收。最後,稅制所扮演的再分配角色也可再加強,這點可以經由擴大個人所得稅基(personal income tax bases)來達成。

三、確保健康與長期照護的永續性
日本已達到高生活水準並且提供其國民普及的健康與長期照護服務(health and long-term care coverage),確保國民能在可負擔的範圍內取得照護的平等機會。日本的高平均壽命(life expectancy)讓日本國內的老年人口比例成為OECD國家中最高的,然而,這也使得日本在健康與長期照護支出占政府債務比例躍居OECD之冠。因此,日本如今最大的挑戰是維持照護體系的可取得性與可負擔性以及財務上的永續性。即使日本政府目前已針對此方向制定一些大膽的政策,但若想實際執行改革並且達成財政永續性仍須長期努力。

四、充分利用勞動市場的所有人才
自1900年代起,日本2016年的出生人口首次低於一百萬人,而日本亦成為OECD中最老年化的國家。其老年扶養比率(old-age dependency ratio)從1980年至2015年上升不少,同時也為日本經濟帶來強烈的直接影響。此趨勢預計在未來持續下去,日本的勞動年齡人口(working-age population)預期在2050年銳減2,000萬人,降低至5,500萬人。簡而言之,充分運用勞動市場的所有人才有助於減緩勞動力流失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五、日本教育體制及為未來培育人才
日本的教育體制始終是OECD國家中的佼佼者,讓國內的青年與成年人口普遍擁有高水準的技能。值得注意的是,經濟與社會人口結構的劇烈轉變威脅著以往成功模式的永續性,不確定往後這樣的模式究竟是否可行。正因如此,日本的政策制定者絲毫不敢鬆懈,持續分析研究如何以現今的優勢因應未來的隱憂,目前的改革方針與OECD的教育2030架構(OECD education 2030 framework)目標一致,旨在解決關鍵議題並積極培育日本學生面對未來全球勞動市場上的挑戰。

六、強化創新的發展架構與條件
日本極重視創新發展而且是OECD國家中少數投入超過3%GDP在研究與發展領域的國家,例如日本一直以來在新興資訊與通信技術方面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數位科技與現實世界的系統性整合能夠刺激經濟成長並且試圖為社會議題帶來解決方法。然而,國內與國際研究合作的狀況尚有改善空間,須刺激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的創新動能,進一步利用數位科技消弭法律規範的障礙來提升生產力,以及激發區域和城市的能量為日本的創新做出貢獻。

七、刺激貿易和投資
國際貿易和投資始終是日本經濟的要角,因此日本對服務貿易與投資的限制相對較少,而且國際貿易和投資亦為安倍經濟學中「安倍三箭」的「第三支箭」(the third arrow of Abenomics)結構性改革的重點發展項目。深化日本在全球經濟的整合程度可望解決生產力低落與人口老化的問題,另外,日本也應加強政策改革促進企業治理效能。

八、善用國際體育賽事機會
日本自古以來有著主辦國際體育賽事的悠久傳統,早至1964年的東京奧運(the Tokyo 1964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便對世界展現出現代化城市的風貌,並且象徵日本戰後的復甦。在未來數年的2019年世界盃橄欖球賽(the Rugby World Cup 2019)、2020年東京奧運(the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 Tokyo 2020)、2021年世界壯年運動會(the World Masters Games 2021)等賽事將開創獨特的機會帶動區域發展、包容性經濟成長與永續性發展,意圖經由體育賽事撫平2011年地震過後的創傷。各場賽事除了推廣運動的初衷之外,更蘊含了促進社會福祉、提升國家能見度與刺激旅遊產業的多重目標。因此,日本必須滿足政策透明、廉潔、責任與共享利益等條件方可有效且順利的籌辦接下來的各項國際體育賽事。

九、綠化日本經濟
基於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日本必須更加致力於達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特別是在2011年福島事件後日本對於化石燃料的依賴程度增加,如何兼顧能源安全和經濟成長便成為日本能源與環境發展的重要課題。日本應針對2050年的長期氣候目標制定相應策略、加強進行中的電力改革、關注能源效率和創新低碳技術的發展,像是以最高安全標準發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上述皆為發展綠色經濟以及綠色投資的關鍵機會。日本在此領域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相當被看好,既然日本在資源效率方面已大有斬獲,那麼接下來可從政策整合的角度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
林晏平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