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2018年歐盟科學、研究與創新績效:加強歐洲未來的基礎
2018年歐盟科學、研究與創新績效:加強歐洲未來的基礎 Scienc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EU, 2018: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s for Europe's Future
2018/04
European Union
10.2777/14136
https://publications.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16907d0f-1d05-11e8-ac73-01aa75ed71a1/
處在當今深度變革的創新浪潮尖端,科學、研究和創新成為促進繁榮的關鍵驅動力,其重要性比起以往任何時代有增無減,數位技術將日益融入現實世界,新的創新浪潮將走進更深度的科技,對人類經濟發展產生更深遠的影響。本報告的目的在於掌握科學,研究和創新的變化動態及其對歐洲的影響,為研究和創新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資訊,並確保歐盟對快速變化的世界有及時適切的反應。

一、研究與創新(R&I)及其對經濟和社會繁榮的影響:機會和風險
歐洲經濟成長復甦,失業率下降,唯生產力的成長趨勢依舊平緩。歐洲政府應正視並解決生產力成長的問題,以鞏固良好成長基石而使社會更加繁榮。近年來許多新技術可望幫助生產率的大幅增加,然而在許多發達的經濟體並未完全實現,像是美國和日本,而歐洲尤其嚴重,歐盟會員國之間則存在很大的差異。歐洲勞動生產力落後美國12%,主因為部分經濟發展不足,像是高科技產業與知識密集性產業的生產力水平持續呈現較低的水平。

雖然研究與創新對於創造更好且更多的就業來說極其重要,但另一方面則可能影響就業與薪資的兩極分化與所得差距。因此,了解研究與創新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就變得格外重要。

二、創新的變革
要了解創新對經濟與社會的影響,應該先知道主要塑造創新的力量為何。人口老化、氣候變遷、全球化崛起及數位化與數位技術的興起等,這些因素都在改變著創新過程的性質、機制和影響。要充分享受創新帶來的好處,需要改變商業模式,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經濟與財務資源。許多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迅速進入市場,完全改變市場遊戲規則,新的市場明星企業紛紛誕生,舉例來說,全球前15大企業中,Facebook及Alibaba是在近十年才新創的公司。創新讓市場獲益集中在特定企業,解釋了近來的生產趨勢與不平等現象,並透露了未來的走向。近來,創新對於生產力及不平等模式的影響力略有減少,原因可能是創新的影響普遍放緩,其次是創新傳播的速度減慢。

三、分析創新績效的新方法是必須的
創新環境的改變影響評估研究與創新績效的方式,尤其是和研究與創新如何執行以及能影響最大化社會經濟能力的決定因子有關。尋求高品質社會經濟創新的影響,所做的分析應該朝向如何讓研究與創新生態系統實現這些高品質影響,並測試研究與創新擴散速度替代方式,同時確認阻礙其擴散的瓶頸為何。近來從實際經驗中得知,我們無法適當地了解創新所造成的影響,但有一系列的因子推動著研究與創新的表現,像是對高品質研究、技術開發、資訊與通信科技(ICT)或是經濟能力的投資,可以產出高品質的科技與創新,加強從別處吸收技術與創新開發的能力,進而促進創新擴展。好的創新架構環境像是有效的法規、完善的市場、創新計畫中風險資本的可用性和需求等,對於實現和促進創新及其擴展至關重要。然而,在創新環境劇烈變動的環境下,除了上述因子外,還需要進行更新穎且細緻的分析以獲得正確的創新績效整體情形:
(一)結合多個創新型資產以刺激創新的誕生和採用,從研發到資訊與通信科技 (ICT)的投資,到技術發展或管理與組織技能變更。專注於單一項目的零散式方法可能無法為理解創新過程的複雜性提供良好的基礎。
(二)強化技能及其發展以支持創新,並確保國家更廣泛地為創新做出貢獻並從中受益。
(三)發展一個國家科學基礎的升級對於促進和加速科學卓越及培養破壞性創新和技術性能的開發和採用至關重要。
(四)為知識流動創建適合的環境,對於支持建立科學卓越及其快速擴展與轉型成創新來說越趨重要。
(五)創新引導創業。透過創新破壞現有市場,創造許多新的就業機會。
(六)環境迅速變遷,數據資料等競爭因素的獲取正快速改變,破壞性創新的產生、擴大規模和擴展,變得越來越重要。

四、歐盟研究與創新的表現
整體來說,歐洲為全球研究與創新強國,在公共研發投入和研究人員數方面處領先地位。在科學成果方面,全球三分之一高品質出版品都是歐洲出版、歐盟占全球研發投資的五分之一,占公共研發的23%,擁有180多萬研究人員,高於中國和美國。儘管如此,私人研發投資及整體研發投資卻落後美國、日本、南韓甚至是中國。另外,在資訊與通信科技(ICT)方面的投資表現不佳,限制在數位化、教育或是經濟能力上獲得優勢。投資差距(尤其是私人投資)近年持續擴大,此外,與美國相比,歐洲的股東投資程度下降。在開放取用(open access)出版物方面,與美國的35%相比,歐洲(約30%)開放取用出版物的比例仍然很低,公私共同發表的出版物也是如此,歐洲僅是美國的一半。

儘管歐洲在部分領域表現強勁,但在經濟體中的專利比例,尤其是新興科技如大數據或物聯網等,與其他經濟體相比表現較差,並逐年下降。值得肯定的是,歐洲在量子計算和電信領域的專利表現仍然大有可為,與其在這些領域較優秀的科學地位有關。歐洲在企業中知識密集型活動的就業比例也落後美國和日本,歐洲約為14%,日本和美國則為16-17%。歐洲比美國和其他先進經濟體擁有較嚴苛的勞動力和商品市場環境,阻礙將資源有效分配給更具創新性和生產性活動的能力。雖然競爭力和創新性非線性相關,但一般來說還是認為歐洲的競爭力低於美國,即使近年歐洲在銷售、就業和研發有顯著成長。歐洲市場近年有所改善,但仍然分散,尤其是數位科技、資金或服務的提供等領域,阻礙公司活躍及擴大創新的能力。上述條件限制歐洲促進轉型創業的能力,和美國相比,快速成長型的企業數量及相對重要性相差甚大,確切的說,歐洲有20家私營公司價值超過10億美元,反觀美國有106家,中國有50家。由於歐洲較低的創業與創新能力,發展轉向知識型經濟體進而支持提高生產力與無形資產投資的速度不符所需。

整體而言,研究與創新會根據不同國家經濟繁榮的階段發揮不同的作用,對於中、低收入國家而言,因外人直接投資、基礎設施投資或市場運作良好等因素,研究與創新可以提高生產率,長期來看,研究、創新和創業是刺激生產力和成長的關鍵因素。

歐洲各國的科學與創新過去以來有明顯的差異,尤其在投資方面,像是斯洛伐克(Slovakia)、保加利亞(Bulgaria)、波蘭(Poland)和捷克共和國(Czech Republic)在過去十年中大幅增加了研發投資強度。反觀羅馬尼亞(Romania)、葡萄牙(Portugal)和西班牙(Spain)等國家的研發投資強度則是令人失望。而在科學與技術的產出而言,這樣的鴻溝在創新方面更為明顯,英國(United Kingdom)、荷蘭(Netherlands)、丹麥(Denmark)和比利時(Belgium)等國家仍穩佔領先地位,而中歐和東歐地區會員國則大幅落後。

五、政策影響
本報告中對歐洲研究與創新的績效分析獲致一些政策意涵,歐洲必須要做的事如下:
(一)增加對無形資產的投資。
(二)亟需重新思考公眾對研究與創新的支持,特別是針對創造市場的突破性創新。
(三)透過開放國家科學和創新系統,改善加快知識創造和傳播的環境。
(四)確保法規對創新的適宜性及政策符合創新需求,支持跨行業轉型創新與創新擴散。
(五)重新思考數位經濟中的競爭策略。
(六)完成所有行業的內部市場,以支持歐洲創新迅速擴展。
(七)促進歐洲風險資本的充分利用,用以支持創新。
(八)加快架構改革的腳步,改善企業創建、發展和有序退出的基本環境,從非生產性企業中釋出資源。
(九)提高整體歐盟研究與創新的能力。
(十)歐洲必須透過向全世界開放科學和創新以利用日益全球化的創新格局。

六、未來應再分析之途徑
目前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部分領域缺乏有力證據來支持政策決定,包括:
(一)公共研發投資如何更好地影響私人研發投資?公共研究與創新在推動公共和私人研發投資中扮演甚麼角色?
(二)無形資產投資如何支持創新及創新的擴展,微觀經濟面有哪些機制?
(三)研究與創新、資訊與通信科技、技術和社會政策之間的協同作用,如何能確保更具有影響力的創新並帶給社會更多利益?
(四)現有的創新集中程度,尤其是在美國,如何影響創造現有公民與新移入者公平競爭的環境?法規與競爭政策扮演甚麼樣的角色?特別是在數據使用方面。
(五)勞動力和市場法規如何影響數位經濟中的技術開發和創新擴展?
(六)研究與創新政策手段如何最佳支持創新的普及?

以上是歐盟須繼續努力的方向,將製造更多亮點,減少目前為了達到政策目的,造成創新變動下的不確定性。
陳美均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