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以生物為基礎的經濟研究:德國生物經濟面臨的成功故事與挑戰
以生物為基礎的經濟研究:德國生物經濟面臨的成功故事與挑戰 Research for a Biobased Economy: Success Stor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German Bioeconomy
2018/04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Germany
https://www.bmbf.de/en/information-material.php
生物經濟除了盡守保護責任使用自然資源,同時也能確保已發展社會的永續繁榮。生物經濟具普及性,可以涵蓋各行各業。正因為如此,除了在創新方面具備莫大潛能,更意味著生物經濟的跨領域性,提供協調經濟成長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機會。生物經濟的指導原則之一,是根據自然物質生物循環方式而定位。

2010年,在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的主導下,聯邦政府採行了實際具體的行動,透過「2030年國家生物經濟研究策略」(National Research Strategy BioEconomy 2030)發展德國的生物基經濟(bio-based economy),執行策略的過程中成為生物基經濟的全球領導者。研究資助計畫為德國生物經濟提供莫大的支持,從科學領域到經濟領域,發展出一定可觀的能力和重要基礎設施。基於原物料的供應、氣候變遷的加速以及世界人口成長等因素,人類需要能永續發展且有效率使用資源的經濟活動相關策略,這也就是生物經濟,一種基於自然物質循環和創新的新型經濟活動能在此時真正發揮的關鍵原因。經濟和環境如何共存,生物經濟的創新潛力在這個部分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這也使得生物經濟能夠長期且永續的成長。

生物經濟可能帶來經濟結構的徹底改變,並驅使邁向永續。2010年,隨著「2030年國家生物經濟研究策略」通過,德國政府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生物經濟納入研究與創新政策議程的國家之一,這樣的發展持續在兩年後以跨部門形式參與政策策略,生物經濟在德國永續發展策略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生物經濟是多樣性的,包含所有行業像是農林業、機械工程、化學、製藥、能源、食品、紡織、消費品和建築。這一部分的經濟將涉及全新的產品及服務,並首次透過知識為基礎的科技來實現,而在另一方面,目前所正在運行的流程、現有產品及服務則將進行調整,以滿足永續經濟活動發展的需求。在有關生物經濟的初步研究政策背景下,已經確立5個行動領域:一、確保全球人口營養;二、確保永續農業生產;三、生產健康安全的食品;四、使用再生資源於工業領域;五、開發生物質能源載體。在這樣的基礎上,衍生4個跨環節活動:一、加快進入實踐的腳步;二、探索國際合作潛力與分享知識;三、生物經濟的跨學科擴展能力;四、加強和社會的對話。目前制定了以下3個準則:一、糧食安全永遠優先於生物質的其他用途;二、智慧鏈結價值鏈,將減少各種生物質應用之間的競爭,像是可以透過聯合應用或階梯式應用(cascading use);三、生物經濟必須使用環境與資源友好的生產方式,同時不傷害自然及動物,並在道德上是被認定為可接受的,以此作為評估的基準。

從報告內文可看出,「2030年國家生物經濟研究策略」對德國生物經濟的推動與執行扮演核心角色,2010年以來該策略促使各個參與的部門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為生物基經濟帶來創新。截至2016年底,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透過36項計畫資助了約10億歐元。價值鏈中每一個角色,從研發到製造、企業使用端到最後的客戶,永續的生物經濟需依賴各方的參與才可能達成。分析發現,大部分BMBF資金投入在科學研究而非企業,近三分之二的資助項目由大學或其他研究機構進行,中小企業獲得約三分之一的資金。主要的投資領域在農業與食品業,5個行動領域中前三項即涵蓋在此範圍,所獲得的資助約2.68億歐元。農業與食品業投資目標包括德國與非洲針對全球人口營養建立橋樑所面臨的挑戰、在國家和國際層面加強創新植物育種、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存與在保護環境與氣候前提下協調提高生產等,另外在使用再生資源於工業領域及開發生物質能源載體兩項行動領域,也是報告著墨重點之一。

生物經濟對糧食安全、氣候保護和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貢獻良多,由於其複雜性,涵蓋幾乎生活和經濟的所有領域。然而要使社會有所變革,必須考慮政治、社會和經濟因素以及技術與自然科學的創新。只有社會中各團體的聚集,在不同觀點和利益達成共識,以生物為基礎、永續的經濟才能實現。在國際視野中,永續的生物經濟發展是一項全球性的挑戰,需要密切且有效的國際合作,尤其針對糧食安全的目標而言。德國以「2030年國家生物經濟研究策略」制定新的國際標準,長遠來看,聯邦政府已經採取重要的行動,將國家和國際生物經濟納入創新、永續及氣候相關政策中。
陳美均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