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2018年德國製造的綠色科技:德國環境科技地圖集
2018年德國製造的綠色科技:德國環境科技地圖集 GreenTech Made in Germany 2018: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tlas for Germany
2018/03
Federal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Nuclear Safety (BMU)
https://www.bmu.de/fileadmin/Daten_BMU/Pools/Broschueren/greentech_2018_en_bf.pdf
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對於緩解氣候變遷和保護環境而採取堅決行動的必要性,只有借助環境科技和資源效率(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nd resource efficiency)才能實現遠大的生態目標。因此,對綠色產品、製程和服務的需求依然旺盛。隨著綠色科技市場持續增長,德國供應商因為擁有創新優勢、系統專業知識和顯著的出口導向,將從成長的趨勢中受益。

從2015年簽訂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到2030永續發展議程(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兩者皆擁有與環境相關的目標,像是減少溫室氣體、減緩全球氣溫上升與抑制氣候變遷等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綠色產品、製程和服務皆保持高度需求。2016年在環境技術和資源效率相關的全球市場規模達3兆歐元,至該年年底達3.214兆歐元。這些數字是市場交易量的總和,其中包含能源效率、永續水資源管理、環保發電、儲存和分配、原料效率、永續交通系統以及廢棄物管理與回收等六項綠色科技領導市場。在2016年到2025年平均年成長率6.9%的預測下,這六項綠色科技領導市場可期待在2025年全球市場達5.902兆歐元。

近年來,德國供應商在全球不斷提高需求的綠色產品、製程和服務中受益,尤其是在歐盟會員國以及金磚五國。到2016年,德國公司占全球環境科技和資源效率市場的14%。在2016年到2025年間,德國預計從綠色科技領導市場產值3,470億歐元,以年均成長率8.8%成長到7,380億歐元。在德國,對於綠色科技的需求高於全球,有助於增加綠色科技企業設立在德國,這些企業也往往在國際間較容易成功。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十大快速成長的科技中,有五項科技屬於領導科技市場中的永續交通系統類別。德國交通部對於與環境相容的低碳汽車的轉換,是驅動此類別成長的推手。

報告分析指出,德國中型企業在環境科技和資源效率領域中扮演強大與結構性的角色。德國綠色科技相關的企業平均年收入約為2,500萬歐元,而其中大約3/4環境科技與資源效率領域相關企業的員工數不到50人。境外產生的銷售比例從29%到48%不等,在永續交通和原料效率市場中所占比例表現尤其突出,分別為48%與45%。在期待綠色趨勢成長的同時,預估環境科技與資源效率領域相關企業將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長。在2016年,德國約有150萬人在六個綠色科技主導市場中的相關企業工作。

數位化為環境科技與資源效率增添新潛力,數位改革促使其動態發展,但同時也帶來機會與風險。數位化轉型四大關鍵:數位數據、自動化、連通性、與數位客戶接口(digital customer interfaces),也衍生出5種假設:
一、新的顛覆型商業模式正在取代舊的商業模式
二、傳統公司結構變得更加靈活
三、虛擬平台正迫使市場設計發生變化
四、新競爭者正在滲透價值鏈中的連結
五、網路效應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競爭優勢

基於羅蘭貝格(Roland Berge)的市場模型計算預測,到2025年數位化將為德國的綠色科技產業增加200多億歐元。然而,為了準備迎接數位化的衝擊,德國綠色科技的供應商將面臨挑戰。數位化給予這些企業機會,藉由注入創新的元素來加強它們的競爭地位;相反地,忽略數位化影響的企業則可能喪失在市場上的份額。綠色企業的輸贏決定在「數位準備」是否已經就位,有四大基本準則包含啟動相關活動、數位技術的使用、數位系統的有無和創新的速度。德國綠色企業在相關啟動活動及對環境友善的能源生產方面善用了數位化來支持,但在廢棄物管理及回收方面則表現較差。報告建議,德國工業必須竭盡所能地利用數位化潛力來節約資源。

綠色轉型刺激經濟生態現代化,「綠色經濟」一詞指的是創新經濟,它降低了生態風險並抓住經濟機會,特點是創新、生態和包容性成長。綠色經濟發展的過程,可以稱為綠色轉型(green transformation)或是綠化經濟,環境科技和資源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數位化則具有支持和加速綠色轉型的潛力。數位化一方面在保護環境和緩解氣候變遷中提供了所需的技術條件,另一方面,它也促進規模經濟,使永續產品和服務具成本效益,更使資訊得以清晰直觀的形式呈現。上述這些都可以用來促進生態及氣候友好型之科技與服務的發展。
陳美均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