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藥物遞送裝置發展趨勢

藥物遞送裝置發展趨勢

孫宇均、洪立萍/ 發布日期:2019/12/19/ 瀏覽次數:93

2018年全球醫療照護支出約為70,000億美元,隨著人口結構老齡化,預計於2023年將可能達到90,000億美元。為控制醫療照護支出之增長,各項協助病患控制與管理病況之創新科技產品將持續具高度市場需求。Frost & Sullivan 報告顯示,將互聯網技術運用於藥物輸送裝置中能有效地改善病患之依從性(Adherence),將可能降低約2,000億之醫療照護支出。
目前藥物輸送裝置之優化方向聚焦於改善傳統藥物投遞方式,如遠端給藥劑量控制、標把給藥模式系統、釋放藥物控制等,同時,依據以病患為中心(Patient Centricity)準則,提供無痛、友善使用介面等以減緩患者用藥的不適感。以下將分別簡介注射給藥裝置,以及透過皮膚給藥裝置之近期發展重點。

 

(一) 注射給藥裝置 (Injectable Drug Delivery Devices)

注射式藥物輸送系統的主要特色為靶向(targeted)給藥模式,亦即它僅在預定目標部位產生局部藥物作用,使藥物的不良副作用降至最低。隨著目前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s)與生物製劑(Biologics)等以標靶治療為基礎之醫療技術日漸普及,具該特性的給藥裝置需求亦愈趨提升。此外,由於如糖尿病、關節疼痛等慢性病,以及須長期藥物控制之癌症等治療需求,注射藥物已由在醫療院所執行轉換為病患自行在家施打注射,因此,提升使用介面之友善度也成為注射給藥裝置發展的方向。
數位化注射給藥裝置的發展即強調使用者自主管理(Self-Administration),藉由監測藥物治療成效、即時回饋資訊、長期用藥紀錄等,提供病患管理慢性疾病的工具。安全且主動預定式的藥物劑量控制也是數位注射裝置的優點之ㄧ。此外,透過行動聯網功能,數位注射給藥裝置不僅可提供病患用藥提醒,以及根據即時生理狀態之用藥風險警示,同時亦可將相關資訊上傳至雲端以供醫護人員檢視與追蹤。目前市場上的創新商品包括:

(1)由Enable Injections所研發一穿戴式遞送系統enFuse,可自我施打大體積與高黏滯性藥品,並可透過藍牙與手機聯結以傳送資訊;
(2) Sonceboz給藥裝置可透過程式控制皮下輸注最多6毫升的高黏滯性藥品,並備有雙藥品卡槽,可以同時或依序注射兩種藥品;
(3)由Sensile Medical所研發之SenseCore配備可微調輸注裝置,可更靈活調整藥物劑量,此裝置亦可透過高階偵測配件自動下針及拔針。

 (二) 透過皮膚給藥之裝置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Devices)

透過皮膚給藥系統係指藥物透過皮膚吸收後進入血液循環之遞送方式,此種給藥方式除了可解決病患因注射造成的疼痛外,治療過程中所產生之醫療廢棄物亦相對減少許多。相較於口服藥物,透過皮膚給藥系統也避免了肝臟與消化道的代謝步驟以及可能造成之副作用。
傳統透過皮膚給藥之貼片僅適用於微量且具特定溶解度或脂溶性的小分子藥物之給藥,然而,新型態之透過皮膚給藥系統則是透過微針陣列(microneedles) 將藥物打入皮下,如此可直接將水溶性藥物或大分子藥物送入體循環,並於血液中維持穩定的濃度。由於微針陣列之針頭約僅數微米,進入皮下組織後不會觸及神經,因此病患並不會感覺疼痛。而透過特殊塗層結合微粒緩慢釋放藥物,微針系統可達到遞送較高劑量藥物之目的。另一方面,整合離子導入技術(Iontophoresis)的透過皮膚給藥裝置亦能夠經由微處理器以電流控制給藥頻率、劑量、速度、區域,以及治療時間等更複雜的藥物傳送任務。目前市場上的創新商品包括:

(1) TeraJect開發可溶性微針,在藥物遞送進入體內後,微針將慢慢溶解;
(2) Valeritas研發一款經皮注射胰島素之貼片,可大幅減少每天多次注射胰島素之疼痛;
(3) Zenomics給藥裝置透過整合於貼片中之血糖監控感應器,可以自動將胰島素經皮下遞送進入循環。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