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報告目的
歐盟報告主要在於提供方法學指南以支援GI策略性政策與決策,並彙整歐盟現有可應用於綠色基礎設施圖譜之資料庫、地理空間方法與工具來建立GI圖譜。希望能建立跨區域及跨規模,具可行性與再現性高的方法,除了將工具推廣至全歐洲層級之外,並可納入當地數據加以優化,或是對應特定的需求提供最適的生態服務。
二、綠色基礎設施定義
GI的定義為涵蓋高品質天然/半天然(nature/semi-nature)區域且具有某些環境特徵,可以用來設計或管理以傳遞生態系服務的策略規劃網絡,包含綠色空間或藍色海洋生態系統,以及其他陸地、海岸或海洋的實體特徵。歐盟自2013年採取綠色基礎設施策略,希望在天然/半天然區域建立一套具有功能且生態服務導向的跨界實體網絡,以長期提供全歐洲生態服務,包含法律規範服務,如去除空氣中的污染物、水的儲備、授粉、防洪以及水的管理等。
三、建立GI評估方法與原則
該報告希望能改善與強化歐盟的GI資料,並透過提供技術或空間資料,以及生態系服務評估與製圖實證基礎,協助歐盟制定GI發展策略與2020年生物多樣性策略。該報告所採用的方法主要為兩種互補方法(如圖1),包含實體圖譜(Physical mapping)與生態系圖譜(Ecosystem service-based mapping),並依循連結度、多功能性、空間規劃等3種GI準則。強調的重點包括:(1)建立GI地景元素實體圖譜;(2)強調生態系連結,以促進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來評估去破碎化與復育;(3)建立多功能生態系統,以提供長期生態服務,如氣候變遷或空氣污染等議題。
報告羅列出目前掌握的不同GI應用上可用的特定GI組成分資料來源,包括半自然草原、森林與林地、大規模沼澤區域、淡水系統、河岸植被、農地與人工利用土地GI、每區GI比例、保護站、富生物多樣性區域、多功能程度、保護區連結、Natura 2000森林站連結等,以及可供免費下載的商用軟體,並利用以上資料與工具、方法,提出應用案例分析。其擬出了3種情境,包括Services in Nature(SIN)、Services for people(S4P)、Services under concern(SUC)比較分析生態服務供應、對人的利益以及生態系扮演的角色,再以Marxan進行模擬運算。經過分析後發現,都會區周邊是生態服務供應的重要區域,可以利用GI提供多重生態系服務,但是因為靠近都市,使得建設成本會比鄉村GI來得高。
四、結論與建議
在案例分析中可發現,資料集與工具可以協助GI繪圖、規劃GI、佈署鄉村的GI及都市的GI,進而開發促進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服務的GI,同時可以進行成本的評估以及多重規模的整合。但是從利害關係人以及實際操作者的反饋來看,尚存有許多知識、資料、工具上的落差。該報告因此於最後提出7項建議以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參考:
(一)利用GI製圖來支援保護區管理,包括邊境及跨境的保護區,同時回應保護區如何連結、連接後能否促進生態服務、Natura 2000生態走廊的關鍵區域位置、哪些走廊及地景應該優先建設以提高生物多樣性及生態服務。
(二)利用GI規劃跨國、動態、具彈性的網絡來減緩氣候變遷。
(三)在鄉間佈署良好連結與多功能的GI,作為保育或復育優先推動項目,促進地景的滲透性(permeability)、減少破碎化以減輕農業密集化對環境帶來的影響,以及道路基礎建設對物種遷移的影響。
(四)在大型都市區域發展GI,規劃綠化及多功能都市空間,以及都市化所需的基礎建設。
(五)利用空間模型及土地利用情境分析開發GI與生態服務的儲備,以因應歐洲在未來數十年人口、經濟與農業的發展。從整體領域的土地資源配置出發,在決策上取得政策取捨與衝突的解決之道。
(六)在推動GI及建立取捨決策前應優先進行財務成本分析,找到GI對社會的利益所在。
(七)由上而下將國家到歐盟層級的GI加以整合,透過知識、數據與工具的分享以凝聚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