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鋰離子電池回收技術

鋰離子電池回收技術

林姿伶/ 發布日期:2020/06/04/ 瀏覽次數:66

一、前言

鋰離子電池的使用範圍廣泛,加上技術的進步,需求量急速增加;然而,當電池的使用壽命終止,廢棄的電池數量亦隨之增加;因此,在環境資源有限之條件下,期望能建立電池回收機制,將鋰離子電池之廢棄物再次利用。

二、市場概況

近年來,美國、加拿大、中國、荷蘭、德國等國家,正在執行嚴格的法規,以支持電動汽車市場的成長,以致提高鋰離子電池的產量與需求大幅提升,因而帶動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市場發展。目前,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市場主要分佈在北美、歐洲、亞太地區。依據MarketsandMarkets推估,2019年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收益為15.15億美元,北美、歐洲、亞太地區分別為8.64億美元、4.67億美元、1.84億美元;然而,2030年,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收益將達到180.66億美元,北美、歐洲、亞太地區分別為66.44億美元、61.95億美元、52.47億美元(如下圖)。

三、回收技術及其開發案例

鋰離子的電池組成分包含陽極材料、陰極材料、金屬氧化膜、電解質、隔離膜、接合劑(Binder) ;其中,陽極材料為天然石墨、合成石墨、石墨烯,或鈦酸鋰(LTO);陰極材料為磷酸鋰鐵(LFP)、鈷酸鋰(LCO)、錳酸鋰(LMO)、鎳錳鈷氧化物(NMC),或鎳鈷鋁氧化物(NCA) ,被認為是鋰離子電池中最有價值的成分;金屬氧化膜為銅、鎳,或鋁材料;電解質為六氟磷酸鋰化合物;隔離膜為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接合劑為聚偏二氟乙烯(PVDF)或丁苯橡膠(SBR)聚合物。以下將說明鋰離子電池的回收技術。

(一)物理性機械分離技術

簡介:物理性機械分離為預處理過程之方法,目的在於幫助鋰離子電池後續回收有價值材料的過程。該處理過程的溫度低,可回收陰極材料、陽極材料、電解質、金屬材料,且在過程中不需加入額外試劑,操作簡單;然而,該方法的回收率低,且鋰離子電池具易燃性,在機械撞擊的過程中下,有著火的危險,以及產生有毒氣體的風險。
開發案例:美國Shape科技集團的研究人員,開發出水刀技術來切割金屬,在不施加熱量的情況下,藉由在高壓下的流體或磨蝕性流體,將金屬分離,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二)火法冶金技術

簡介:火法冶金包含冶煉、熱裂解、焙燒、熔煉、蒸餾,以及精製純化等方式,適用於錳酸鋰電池與磷酸鋰鐵電池。該處理過程的溫度高,可選擇性回收約90%的鈷 (Co) 材料、鎳 (Ni) 材料,以及部分的銅 (Cu) 材料、鋰 (Li) 材料;然而,在處理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與其他污染物,且部分的有價金屬會進入爐渣,需要再進一步處理。
開發案例:比利時優美科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結合火法冶金與濕法冶金之方法,首先,使用火法冶金將鋰離子電池轉化為貴重金屬、礦渣,同時使用氣體清潔,接著,再透過濕法冶金來處理合金。相較於傳統方法,該方法的金屬回收率高,所回收的金屬也可直接作為銷售,且鋰離子電池不需要進行預處理,可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三)濕法冶金技術

簡介:包含沉澱、離子交換、溶劑萃取、浸泡、電化學反應等方式,從溶液中以固體形式回收金屬,適用於鎳錳鈷氧化物電池與鈷酸鋰電池。該處理過程的製程溫度低,可選擇性回收約90%的鋰(Li)材料,約95%含鎳(Ni)、鈷(Co)的鹽類,以及近100%的銅(Cu)材料,對於欲回收之材料,有高度選擇性,且回收率高;另外,還可在火法冶金處理過程後使用濕法冶金,更提高回收率;但在過程中,會加入大量試劑,恐對環境造成汙染,需要在釋放到環境中前,先行處理。
開發案例: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無毒性、具環保效益的深共熔溶劑(deep eutectic solvents, DES),溶劑成分為氯化膽鹼(Choline chloride)與乙二醇的,可回收90%的鈷(Co)材料。

四、未來展望

鋰離子電池的全球回收市場正在不斷增長,各國政府也紛紛推出電池回收相關法規,以減少廢電池的數量。目前,美國發布《含汞電池和可充電池管理法》、《普通廢物垃圾的管理辦法》,要求生產適於回收利用且易於處置的電池,並將使用過的電池,依照管理規則,進行廢棄物回收與管理;聯盟發布《第2006/66/EC號指令》,目的為收集攜帶式、工業與汽車用之廢電池與蓄電池,並送往特定回收地點。
在回收技術方面,需改善回收過程中會造成的安全疑慮與環境問題,像是物理性機械分離的防爆安全、濕法冶金產生大量廢水問題,以及火法冶金的高能源需求與高碳排放量問題。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回收技術,將在環境友善的前提下持續開發,同時因應各國政府的相關政策與規範,以減少環境污染。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