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日本實現GX綠色轉型基本方針

日本實現GX綠色轉型基本方針

殷正華、古慧雯/ 發布日期:2023/12/28/ 瀏覽次數:2974

面對全人類的共同氣候挑戰,越來越多國家加入淨零行動的行列,特別是在俄烏戰爭之後,又更加快了腳步。日本早已承諾在2030年要將溫室氣體減少46%,並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因此內閣府在2022年底制定綠色轉型(Green Transformation, GX)基本方針草案,在公開徵求意見後調整內容,於2023年2月經內閣批准,作為未來10年的發展路線藍圖,包含以下4大面向(如圖一):

一、穩定供應能源下的GX淨零策略
俄烏戰爭打亂了國際能源供應鏈,日本出現電力短缺、能源價格飆升等前所未見的能源危機,不得不積極尋求替代能源及重啟核能電廠,以求穩定民生經濟、能源安全、早日達到承諾的排放目標,並冀望以日本的科技力量,藉由綠色轉型重振國家競爭力。因此在GX執行委員會議上提出以下推動措施:

(一)推動製造業節能與結構轉型
一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能源診斷與建議,並提高貼補以激勵中小企業提升能效;另一方面針對家庭提供一站式的節能住宅改造計畫與節能電器汰換。對於占能源消耗40%的鋼鐵、化學、水泥、造紙、汽車等5大製造業,則鼓勵提高能源效率、改用非化石燃料。

(二)以再生能源為主流電力來源
各部會通力合作,確保2030年再生能源占發電量的36-38%。再生能源以太陽光電為主,政策工具包括電價差額補貼(Feed-in Premium, FIP)、固定躉購費率(Feed-in Tariff, FIT)、次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發等。針對離岸風力發電也有新的招標規範,以浮動式離岸風電為目標,同時積極導入與社區共融的陸域風電。長期布局包括加速發展能因應輸出波動的電網(如定置型電池、需求響應、過剩電力以氫能儲存),並建設全國電網和海底直流輸電系統,加速發展區域間輸電網路。對於其他如地熱、水力、生質能源亦積極改善其商業環境,並導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和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等技術應用。

(三)核能應用
福島事件後將加強核電與核廢料安全,在已退役核電廠建設次世代先進反應爐,在安全前提下延後核電廠退役時間,並強化民眾的溝通。按能源基本計畫的目標,在2030年核電占比將達到20-22%。

(四)擴大氫氣和氨氣應用
氫與氨是提高能源自主、穩定能源供應及實現淨零目標的關鍵能源之一。因此,日本將在國內外建立大規模的供應鏈,並擴大氫和氨的應用,以促進向潔淨氫和氨的過渡。在邁向淨零排放的過渡期,利用氫與氨氣能與化石燃料共燃的特性,減少碳排放並維持供電穩定。為維護能源自主,積極在國內布建生產與分配的供應鏈,並加速發展過剩再生能源產氫和應用;如從國外進口,應強化國際夥伴關係,亦必須注意生產過程的排放問題。

(五)建立淨零排放的電力與天然氣市場機制
為確保穩定供電的能力,日本將在2024年啟動容量市場機制,並利用閒置電廠作為備援電力,以及長期零碳電力拍賣等策略。此外,在燃料採購方面則強化政府對燃料採購及重新分配審查的力道、策略性緩衝液化天然氣機制等措施,以備不時之需。對於城市燃氣供需問題,透過財務誘因限制用量、開發替代能源、按國家規定控制供需等措施。

(六)強化與資源供應國的外交
由於液化天然氣不易儲藏及市場不穩定,因此須善用民間之調度力量,持續與G7國家保持合作關係,同時與亞洲國家合作上游的投資與開發。另一方面,積極開發國內甲烷水合物及海底熱液沉積物等自有天然資源。

(七)加速電池產業發展
為達到2030年生產150GWh的目標,建立電池與材料生產基地、協助相關生產投資,且善用數位技術提高產量,並導入生產流程碳排放可視化監控制度,讓電池生產也能脫碳。同時加快固態電池的研發,目標訂在2030年實現商業化生產。

(八)建立資源循環市場
建立資源自主循環的經濟體系,透過製造商與回收商的合作,建立更有彈性的資源流通市場,導入設備協助金屬、塑膠、永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等資源的回收,並利用數位技術進行資訊共享與資訊揭露來減少循環。

(九)促進綠色移動服務
包括支持次世代電動車與燃料電池車的開發與周邊基礎建設、引進次世代節能飛機並改善飛航營運、推廣零排放船舶、推動節能減排的火車與燃料電池火車、廣設氫能車加氫站、客運與貨運透過移動即服務(Mobility-as-a-Service, MaaS)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無人機送貨。

(十)促進數位化及電氣化關鍵技術脫碳
促進數位化與電氣化關鍵技術,如節能半導體、光電融合技術,以及資料中心的開發與投資。

(十一)推動零碳住宅和建築標準
2025年強制執行能源效率標準,以確保2030年後新建物達到淨零能耗的標準(涵蓋零耗能住宅(Net Zero Energy House, ZEH)及零碳建築(Net Zero Energy Building, ZEB) ),並支持現有建築材料更新,以提高能源效率。

(十二)推動基礎設施脫碳
機場、道路、水壩、下水道等設施引進再生能源,推動碳中和港灣與營造過程脫碳。

(十三)擴大碳循環、碳捕獲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應用市場
1.碳循環燃料:有助於降低脫碳成本,及維持能源的多樣性以穩定供應。綠色創新基金將投資非化石燃料的液化石油氣之研發(如甲烷化燃料);在SAF與電子燃料(e-fuel)的部分,則將重點放在解決生產技術以及投資生產設備。
2.生物製造:提高生物產品在公共採購的比例,或是促進農業或其他企業參與以擴大市場。另透過原料認證與碳權等財務誘因確保價格競爭力,或建立回收、再製計畫以促進生物產品的應用。
3.減碳水泥:建立水泥製造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評估方法,並擴大碳酸鈣或減碳水泥在營造的應用。
4.碳捕獲與封存CCS:在2030年前打造CCS產業的商業環境,並解決產業的風險與安全問題。

(十四)強化農林漁業碳匯功能
促進農林漁業脫碳投資、強化碳匯功能、活用森林素材等綠色糧食措施。

 

二、推動成長型碳定價構想之執行
為履行承諾及增強產業競爭力,在10年內必須投資超過150兆日圓,為促成此巨額投資,將以3種方式來促進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
(一)發行GX過渡債券作為前期投資
由中央先提供20兆日圓、為期10年的債券,後續再由國會決定年度上限,債券的資金來源則源於碳定價的收入。同時結合如補貼或擔保借貸等其他金融工具,再透過審查決定投資的產業領域優先順序,用在製造業的GX轉型或資源循環、固碳技術等研發。與傳統政策工具僅控制節能或排碳等目標不同之處在於,此債券必須還考慮利益與成本負擔的平衡,因此必須符合企業管理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如市場及減排規模等)、能擴大日本之國內投資、促進國內資源循環等必要條件,再加上其他加分條件如須抓住外需及擴大內需的成長、能提高獲利能力的投資、幫助減排的創新技術、減量效果持久且國內需求等。

(二)利用碳定價激勵前期投資誘因
必須考量替代技術的可用性及國際競爭,以免碳定價對日本經濟有不利的影響,或是碳洩漏的風險,因此必須觀察GX一段時間才會引進此制度。在政策規劃時,可考慮初始時先以較低的價格,爾後再逐步調高,或許能刺激企業及早規劃GX的投資結構,再針對高碳排產業加入GX附加費。後續還包括碳排放交易系統全面啟動、對發電業者逐步導入付費競標機制、研議GX附加費的作法、成立GX推動機構負責推動碳定價系統等。

(三)運用新的金融工具
由於GX轉型涉及資金相當龐大,對技術與需求的不確定性亦高,非私人企業能自行負擔,因此結合公私部門的金融工具非常重要。除了透過企業資訊揭露並與金融界進行對話以外,還包括增加綠色債券的發行以吸引私人資金投入GX領域、建立公私部門混合融資的方式、推動永續金融措施(如拓展ESG市場、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功能、商議跨領域的投資措施等)。

三、國際合作策略
由於亞洲占全球一半的排放量,日本將落實亞洲零排放共同體(AZEC)倡議,以區域平台方式與亞洲國家協調政策,推動全球脫碳機制,同時確保能源安全。主要行動策略如下:
(一)建立綠色產品的國際評估標準: 包括綠色鋼鐵、綠色塑膠等節能商品,以及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貢獻等。

(二)偕同國際夥伴實現淨零排放:落實亞洲能源轉型倡議(AETI),並支持亞洲轉型融資指引中的轉型技術、投資與人才培育。此外,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出口與投資保險公司(NEXI)、金屬與能源安全組織(JOGMEG)等政府機構也提供財政支援,透過聯合抵換額度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 JCM)推動海外環境基礎建設(如CCS在內的大型計畫)。另一方面,也將持續推動東協日本氣候變遷行動議程2.0倡議。

四、推動社會的全面GX轉型
(一)公正轉型:在GX轉型過渡時期,綠色產業與新興產業將出現新的技能與人力需求,進而牽動國民生計、就業與教育的議題。因此,日本考量先前通膨及重建經濟等措施,將原訂3年4000億日圓的投資計畫,延長為5年1兆日圓,以培訓大學人才及勞動者過渡到新興低碳產業所需的新技能。

(二)推動需求面的GX:透過社區內金融機構與企業,將GX拓展到社區與日常生活,以創造需求。政府在2025年將指定100處脫碳示範區,建構再生能源社區、ZEB公共設施、公共電動車隊等脫碳基礎設施,藉由全民脫碳生活運動,改變民眾的消費行為及生活模式。同時依綠色採購法等相關法令擴大綠色採購,並以可視化碳足跡等方式,刺激創新技術及產品的需求。

(三)推廣中小企業的GX:由於中小企業雇用勞動力占日本的7成,溫室氣體排放量約佔2成,因此是推動GX行動的關鍵。日本中小企業及區域性創新組織將設立線上查詢入口網站、展示脫碳成功案例、推動脫碳成果可視化、舉辦培訓課程、建立脫碳專家認證計畫等措施,促進包含中小企業在內的整個供應鏈實現GX轉型。

五、評估與審視GX實施的進度
依據實施成效的審查結果,衡量投資進度、技術發展及對經濟的影響,將在第211次國會提交的法案進行闡述,然後穩定執行。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