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WEF 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

WEF 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

張瑞昕/ 發布日期:2024/02/23/ 瀏覽次數:940

一、前言

「全球風險」的定義是當其發生時,將導致全世界多數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人口數量或自然資源產生龐大負面影響的相關事件,而造成全球風險事件的因素可概略區分為經濟、環境、地緣政治、社會及科技等面向(圖一)。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於2023年10月針對共約1,500位產、官、學研、國際社群的專家、學者與社會民眾,就風險的形式、影響狀況與未來前景等面向進行預測評估。結果顯示多數(約54%)受訪者對2年內的短期整體前景抱持負面看法,預計全球災難性風險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不穩定;而同批受訪者中,有63%預期10年內的動盪與風險程度將更上升,對長期景氣發展更悲觀。

 

 

二、2年內(2024-2026)短期風險趨勢

針對未來2年內的短期趨勢分析,極端氣候將是首要面對的風險。主因為聖嬰現象預估至2024年5月前將持續增強,帶來的極端熱浪、乾旱、森林火災與洪水等災害。

另外,隨著未來兩年美國、英國、印度、墨西哥和印尼等多個國家將辦理選舉,不法人士濫用生成式AI大量造假文字、影音,甚至網站以造成錯誤輿論,將嚴重破壞選舉結果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帶來政治動盪與社會分歧的風險;而集權國家透過假訊息實施資訊控制,也將使民眾更易受到政治鎮壓與侵蝕基本人權。

因地緣政治的長期變化所導致國際武裝衝突,在未來2年內被預估集中於烏俄戰爭、以色列-加薩衝突與臺灣的緊張情勢。當其中任何一個衝突的情勢升級,將會破壞全球供應鏈、金融市場、動態安全與政治穩定。全球貨幣政策緊縮也導致許多國家的通貨膨脹風險持續上升,並與前述短期風險相互影響,造成經濟衰退與社會分歧。

 

三、10年間(2034)的長期風險趨勢

未來10年的風險趨勢調查分析顯示在環境、技術與社會等面向具潛在長期風險,且透過科技發展、地緣戰略轉變、氣候變遷以及人口結構變化等4種結構性力量相互作用與影響(圖二)。

 

 

依目前全球暖化的軌跡,預估2030年均溫度將達上升1.5℃的關鍵閾值,導致低緯度珊瑚死亡、高緯度與永凍層冰面融化等災害,甚至洋流改變從而導致生存環境變化。各國為緩解全球暖化,正積極加強推動減少碳排放或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科技等淨零相關方案;但部分國家在適應氣候變遷的應變速度和規模相對不足,將造成民眾流離失所和移民潮,更甚者導致社會經濟衰退或國際間的地緣關係複雜化,甚至引發跨國衝突。

人工智慧技術近年在醫療保健、教育、工業和氣候變遷等領域帶來突破與助益。鑒於AI技術的重要影響力,全球多數國家將其衍伸的國家戰略與安全作為重點施政目標與觀測重點。在長期風險中,須持續留意不法者運用AI產製錯誤的假訊息,於犯罪與網路攻擊導致社會大眾的偏見與歧視,甚至將AI應用於武器與軍事戰爭。

另外,學術界與社會民眾的受訪者較政府部門更憂心經濟轉型所造成的衰退風險,及通貨膨脹所導致的失業與缺乏經濟機會。近年各國因應氣候變遷或是AI等科技發展趨勢,紛紛進行大規模的經濟轉型;轉型過程中常因勞動力人口結構供需與就業失衡,造成失業率攀升,引發社會分歧、衝突,更甚者促進組織化犯罪與跨國非法經濟活動。

 

四、風險的因應對策

有鑒於近期各國利益與地緣策略考量,針對前述所討論的短期(2年)及長期(10年)全球風險樣態,協商跨國合作相對耗時且意見分歧。本文針對風險的層級,歸納出在地化措施、突破性研發、集體行動和跨國協調等4種不同程度的替代方式以靈活應對潛在風險,詳述如下:

(一)在地化措施:依現有的能量與資源,推動符合在地應變情境的措施以減輕風險帶來的衝擊。其相關措施可獨立制定,可協助快速且靈活的應對較迫切的風險項目,也不受全球協議中常見的冗長討論時程侷限。在調查報告中提到數種作法,如透過教育達成民眾對風險意識的提升、訂定地方法規因應潛在的區域環境風險,或善用金融工具應對國內通膨及其他經濟狀況等。
(二)突破性研發:藉由科技研發的成果,來避免或解決可能造成風險的原因。近年的著名案例即為各研發人員與製藥公司為COVID-19疫情開發新型疫苗,有效地降低全球重症感染與致死率風險。投資突破性的科技研發需時較長,且涉及一定程度的冒險和失敗的可能性,但同時也具有減輕或適應重大風險的潛力。然而,當科技被濫用也會同時帶來潛在風險,因此須在發展的過程中監管應對。
(三)群體行動:針對特定的風險於初期評估其性質、緊迫性、所需的行動方針及預期結果等,凝聚群體內一定程度的共識,透過訊息傳達與共享平台來引導群體共同努力,產生具規模的影響力。常見如政府透過政策措施引導民眾因應社會風險;或企業群體訂定負責任的商業行為和投資決策來改變市場動態,並降低與金融和勞動市場相關的經濟風險。
(四)跨國協調:在地緣分歧日益擴大的情況下,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較受限。但在面對大型且緊迫的全球風險如氣候變遷、戰爭、大規模傳染病或全球經濟衰退等風險時,最終仍須透過國家之間的建設性對話與談判,相互協調因應。

 

五、小結

全球刻正處於多種結構性改變之轉折點,於短期內面臨聖嬰現象帶來的極端天氣災害、國內或國際間武裝衝突所導致社會或政治型態對立;而長期則需應對全球暖化、AI與先進科技發展帶來的勞動力人口結構改變及其潛在產生的經濟衰退、戰爭與社會問題等全球性議題。WEF全球風險預測報告中建議,透過政策和監管的在地化措施、投資突破性科技研發、發展集體行動計畫和跨國整體協調等面向,藉施政配套與公私合力,整體緩解短期風險帶來的危害,並避免潛在的長期風險發生。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