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2019年台灣全球競爭力排名為第12、世界人才競爭力第20名

2019年台灣全球競爭力排名為第12、世界人才競爭力第20名

張國鈞、李美慧、王皓怡/ 發布日期:2020/01/03/ 瀏覽次數:144

有鑑於第四次工業革命改變傳統產業與商業的競爭態勢,世界經濟論壇(WEF)今年沿用去年(2018年)新設計的全球競爭力指數(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4.0, GCI 4.0),針對141個經濟體進行競爭力評分排名。全球競爭力的評比架構涵蓋環境便利性(Enabling Environment)、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市場(Markets)及創新生態體系(Innovation Ecosystem)等四大構面,而四大構面下由12項支柱及103個細項指標所組成。

 

根據GCI 4.0的整體排名,2019年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前六名國家依序為新加坡、美國、香港、荷蘭、瑞士、日本,台灣排名第12名、韓國為第13名,中國則排名第28。台灣整體排名第12,較去年進步1個名次,12項支柱中有9項進步、2項持平、1項退步,以總體經濟穩定度、創新能力,以及金融體系三項表現最為優異,分居第1、4、6名,而在人力資本構面下之技能支柱則由去年的第21名下滑至第23名。

人力資本是推動國家經濟成長與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基礎,可為企業創造價值,增加產業生產力,進而提升國家競爭力。而隨科技發展迅速、經濟市場全球化、人口及產業結構轉變,使人才在全球的跨境流動更加頻繁,也影響著全球的勞動力供給。為瞭解台灣人才供需狀況及其對於國家競爭力的影響,以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佈之「2019年世界人才報告」(IMD World Talent Report 2019),分析台灣對於人才的投入與培育、延攬國際人才與留住國內人才的能力,以及人才準備度的表現。

IMD的2019年世界人才競爭力報告,針對世界63個經濟體的人才競爭力進行評比,藉以研析各國的勞動力所具備的專業技能是否符合經濟發展所需,以及人才供需情況。人才競爭力的評比架構係以投資與發展人才(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吸引與留住人才(Appeal)、人才準備度(Readiness)三大項指標所組成。其中,投資與發展人才是衡量投資與培育國內人才資本;吸引與留住人才用以評估國家留住國內外人才與延攬國際人才的程度;人才準備度則是觀察國家可用的人才資本存量。而三大項指標又可細分為32個細項指標。

 

依據2019年世界人才競爭力的評比結果,全球人才競爭力排名前五名分別為瑞士、丹麥、瑞典、奧地利與盧森堡,台灣排名為第20名,較上一年度大幅進步7個名次(2018年排名為第27名),在亞洲國家排名第3,僅次於新加坡(第10名)及香港(第15名),但領先南韓(第33名)、日本(第35名)及中國(第42名)。觀察台灣在三大項指標的表現,排名皆呈現上升趨勢,其中投資與發展人才、吸引與留住人才兩大項指標分別為第24、29名,而人才準備度大項指標表現最為優異,排名自第27名(2018年)躍升15個名次至第12名,顯示台灣擁有充足的人才儲備。

進一步分析台灣在各細項指標的表現,以教育評比(PISA)位居全球第2名、學校重視科學教育排名第3名表現最為亮眼,衛生與健康環境(第6)、企業員工士氣(第12)、個人所得有效稅率(第9)等三項指標排名全球前12,為台灣的優勢指標。而在金融人才(第22)、經理人國際經驗(第36)、績優經理人(第31)等指標亦較去年略有進步。另觀察教育投資、生活品質及人才準備相關指標,則以公共教育支出(第46)、中學教育師生比(第46)、生活成本(第48)、人才外流(第46),以及對外籍技術人才的吸引力(第48)等指標表現相對弱勢,排名皆在46名之後,仍有待繼續努力。

綜合上述,台灣具有良好的教育品質,優質賦稅環境與健康醫療環境是能吸引外籍人才的重要因素。且企業對於栽培員工的意願高,可有效提振員工工作士氣,並有助於人才的養成及企業生產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對於教育投資不足,勞動市場面臨高階人才外流且吸引國外高階技術人才不易,加上人才培育緩不濟急、高等教育培育的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等問題。政府應持續完善有效的人才回流機制與管道,藉由優秀人才的回流帶動國際經驗與技術交流,強化與國際社會之間的連結,為國內人才流量挹注活水。並同時著眼於產業未來轉型發展所需人才,培養國民擁有能因應未來挑戰的技能,及建構對外籍專業人士更友善的創新創業環境,以開放及寬鬆的政策,廣納全球人才及創業家,藉以強化經濟動能,提升國家競爭力。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