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由於用戶對於車輛安全性、方便性需求的增加,採用生物辨識技術的車輛亦隨著增加,因此,生物辨識技術將更廣泛地應用在車輛領域,作為感知、心跳監測,藉以提高更豐富的用戶體驗。
二、市場發展預測
近年來,許多汽車廠商正在開發生物辨識技術,將該技術應用於車輛,並開始銷售具有指紋辨識功能之車輛。依據Frost & Sullivan的研究報導,在2019年,用於汽車產業的生物辨識技術之整體市場收益為2.69千萬美元;未來,將訂定法規以確保數據收集與產品的安全性,中短期內將出現手掌靜脈辨識技術、虹膜辨識、臉部辨識功能之車輛,而市場也將導向裝置即服務(Device-as-a-Service, DaaS)之應用,因此,在2024年,用於汽車產業的生物辨識技術之整體市場收益將達到1.4億美元(如圖1)。
三、生物辨識類型
生物辨識為一種用戶辨識與驗證的過程,使用獨特的物理行為特徵,說明如下(如圖2):
(一)指紋辨識技術:以電子系統來獲取並存儲人類指紋特徵,進行生物辨識之過程;該技術的應用範圍最廣泛,過去,僅辨識指紋的脊線,現在,發展為讀取血管的形狀與皮下組織的輪廓,使該技術更加可靠。使用指紋辨識會受限於手指的乾燥程度、是否附著髒污,以及隨年齡增長而讓指紋會越來越模糊。
(二)手掌靜脈辨識技術:利用紅外線照射手掌所呈現出來的靜脈血管特徵,來進行身份辨識,目前辨識範圍包括掌靜脈、指靜脈、手背靜脈及手腕等部分之偵測辨識。使用手掌靜脈辨識會受限於手掌是否受傷而不易偵測。
(三)虹膜辨識技術
依據人眼虹膜外型輪廓、顏色、紋理特徵,轉換為數位形式,來進行身份辨識,目前,虹膜辨識技術採用高成本的感測器,為最高準確度、最高辨識率的生物辨識技術。使用虹膜辨識會受限於環境的照明程度。
(四)臉部辨識技術
為非接觸式偵測方式,透過分析與比較人臉輪廓的模式,來進行身分辨辨識,在過去兩年,臉部辨識技術廣泛地被使用。使用臉部辨識會受限於頭髮、眼鏡配件的變化,以及環境的照明程度。
(五)語音辨識技術
利用說話人之語音特徵,來進行身分辨辨識,可做為遠程身份驗證,亦能將人的語音內容轉換為相應的文字,再做進一步的應用,在2021年以前,語音辨識技術廣受廠商歡迎,市佔率高。使用語音辨識會受限於環境噪音、生理因素之聲帶變化。
四、車輛應用案例
生物辨識技術於車輛安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健康保健(HHW)技術之相關應用,說明如下:
(一)車輛安全:使用指紋或手掌靜脈辨識,以無鑰匙方式進入車輛,並提供未經授權進入車輛之資訊通知,亦可透過臉部辨識來檢測駕駛,再經由虹膜辨識、臉部辨識、指紋辨識來發動引擎。
(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方向盤與攝影機中內建感測器,用以檢測壓力,依據駕駛的生物特徵,評估駕駛的情緒狀態,確認工作中的駕駛是否觸發警報;其中,可透過駕駛的眼瞼、姿勢、呼吸監測來檢測駕駛的疲勞狀態,亦可觀測駕駛的虹膜、臉部、專心度,檢測駕駛是否受到干擾而分心。
(三)健康、保健及福利(HHW)技術:透過健康座椅、方向盤、安全帶來監測心率、追踪呼吸頻率,將方向盤結合紅外感測器來檢測體溫變化,以及透過健康座椅的按摩讓駕駛肌肉達到放鬆狀態。
五、未來發展
未來,將結合AI於生物特徵安全系統來檢測駕駛與乘客狀態,並透過客製化車載服務,依據個人喜好來調整行車舒適度;更進一步地,將生物辨識技術應用於叫車服務,利用生物辨識數據來驗證駕駛與乘客的身份,確保乘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