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國際生物經濟政策發展概況與策略建議

國際生物經濟政策發展概況與策略建議

陳志維、葉采青/ 發布日期:2021/04/09/ 瀏覽次數:132

生物經濟能改善能源和資源對生態系統健康的影響,有助於低碳經濟的成長、自然資源保護、環境與生態系統健康的恢復,以及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等潛力。各國政府正積極制定生物經濟策略,期望維持經濟和環境效益的同時,確保糧食安全與其他產業的生物質能供應,並將其作為聯合國永續性發展目標和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
在歐盟,共同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CAP)以及2016年的寇克宣言 2.0(Cork 2.0 Declaration)皆強調,應考量利用生物和循環經濟的潛力,作為解決農村永續性問題的方法之一,並指出2020年後的CAP須包含有關生物經濟的具體行動。
本文依據OECD的研究報告,簡述各國生物經濟相關策略發展概況與策略建議。

一、何謂生物經濟

關於「生物經濟」,目前並無國際公認的定義,因此各國因策略不同而有不同的描述。根據OECD的定義,生物經濟為「將生命科學知識轉化為新興、永續、生態高效(eco-efficient)且具競爭力的產品」(OECD,2009年)。一般而言,生物經濟包括三個主要要素:
(一) 利用再生生物質(biomass)和有效的生物程序(bio-processes);
(二) 結合數位化(例如:精準農業)和仿生技術;
(三) 跨部門整合初級生產(即所有自然資源)、健康(如製藥和醫療設備)和工業(如化學、塑料、酶、造紙、生質能源等)。

二、國際生物經濟發展概況

生物經濟政策的制定已是國際主要趨勢,各國正在採取各種促進生物經濟發展的綜合策略和措施(表1)。整體而言,推動生物經濟策略的國家可略分為三種類型,包括有豐富的可再生資源,但缺乏下游加工業的國家、有豐富的原物料與先進加工業的國家,以及雖加工業發達,但缺乏原物料的國家。

以下敘述一些國家生物經濟發展的重點:

(一) 阿根廷、巴西、芬蘭、紐西蘭與挪威:這些國家具豐富的生物質(bio-based)資源,因此致力於農林漁業等初級產業發展,以發展更高的附加價值。
(二) 澳洲、法國、德國、荷蘭和英國:以發展高科技產業為主,但也持續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
(三) 加拿大和美國:利用廣闊的森林、海岸線與耕地面積,在促進農村發展的同時,增加農業和林業的價值。例如:美國生物經濟政策的重點已從2012年《生物經濟藍圖》提出的全面生物技術和高科技創新,轉向更加農業化和以生物資源為基礎的角度發展。
(四) 比利時:不僅將生物經濟視為消費與物流產業,還包括傳統產業和以技術為導向的產業。
(五) 智利:與生物經濟有關的措施,旨在減少糧食浪費、提高再利用的價值、透過紙漿廢棄物和牲畜糞便等,促進生質能源的產生,以及發展基於生物質能的農業投入物。此外,公私部門對於基於生物質的農業資材的興趣漸增。
(六) 歐盟:其目標是結合支持農村生計的政策,為糧食、飼料和生物原料的生產,以及高效率的資源利用提供知識和工具。
(七) 其他OECD國家:如愛沙尼亞、愛爾蘭、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國,其生物經濟通常由農林漁業或農村發展等相關部門所推動,鮮少由工業與創新部門所推動。

三、策略建議

雖然生物經濟有諸多好處,但其發展仍存在一些障礙,包括不同層級政策的連貫性薄弱、公眾的認知程度低與缺乏消費者意識。為了減少生物經濟成長的潛在風險,政策鼓勵與相關規範的管理相當重要。然而,由於其跨領域的特性,生物經濟發展政策的設計極具挑戰。因此,生物經濟策略皆強調技術的推動與市場的拉力,以及國家、區域和國際等各層級的對話、政策協調與合作,推行相關策略之建議如下:

(一) 技術推動措施
為促進生物經濟相關領域的創新,應鼓勵關鍵技術的產、學、研的合作與研究,如建立卓越中心和數據庫、促進網絡、公私合作伙伴關係、培訓和教育措施、建立試點和示範工廠,以及加強國際合作等。

(二) 建立人力資本
生物經濟需要廣泛的知識和技術專長,因此對生物科技、自然資源、生物工程等跨學科教育和培訓計畫的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漸增。
美國2016 年的十億噸生物經濟策略,強調為生物經濟動員及培訓合格勞動力的必要性,並提供專業技術性學生的培訓計畫與職涯支持;2017 年義大利運用公私合作伙伴關係實施歐洲第一個「循環生物經濟(Bio-economy in the Circular Economy)」碩士學程。

(三) 促進和創造市場
生物經濟的發展能以全新的市場形式進入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產品市場,因此國家生物經濟策略提出多種拉動市場的措施,以擴大對生物經濟產品的需求,包括提高消費者對生物產品的認識、為新的生物經濟產品開發標示、以及使用綠色公共採購來推廣生物經濟產品。
德國透過永續消費和糧食浪費的資訊,來改善消費者的行為;瑞典與芬蘭著重在將生物經濟與產品的好處推廣給消費者,轉移消費者對石化原料產品的消費;日本則透過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政策、公共採購環保產品與提供便於消費者識別的標籤等策略。

(四) 審視、更新與簡化法規
隨著技術和服務的快速發展,需定期審視生物經濟相關的監管架構,以免因過時的監管限制創新的發展。然而,目前只有少數國家強調審查和協調監管架構的重要性,如阿根廷、紐西蘭和美國著重審查有關新生物技術的法規,而義大利、挪威、西班牙和英國則著重於審查循環經濟的法規,尤其是廢棄物與殘留物的利用。

 

四、結語

因人口成長、飲食變化、氣候變遷等因素,使糧食與農業供應面臨著許多挑戰,若要從稀缺的自然資源中取得足夠的糧食與原物料,同時保護環境,勢必需要開發新產品和改善現有技術與實踐方法,而生物經濟被期望利用新興生技技術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以永續性的方式因應這些挑戰,並促進自然資源的附加價值與價值鏈。
由於生物經濟屬於新興技術與創新發展,目前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包含公眾意識和接受度、了解相關融資需求和風險、克服監管限制、解決教育和技能要求、解決運輸物流與制定監測和評估績效所需的框架和指標等市場障礙,透過完整的生物經濟策略,與從農糧、環境、能源到創新研究等部門的串聯,以連貫的政策相互配合,以提供生物經濟市場機會與發展空間。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