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2019年全球風險報告

2019年全球風險報告

張國鈞、李美慧/ 發布日期:2019/03/12/ 瀏覽次數:108
2018年的金融市場波動與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大部分的因素來自於中國經濟的疲弱。2019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率持續下滑,預測到2022年將更下跌。全球負債亦明顯高於全球金融危機之前,致使某些負債國家倍感壓力。2019年版的「全球風險報告」訪查近千位產官學領袖的看法,將風險依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事件發生後的衝擊度進行調查,同時也繪製風險間的關聯圖以瞭解其交互影響關係。

全球最可能發生的十大風險分別為:極端氣候事件、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的失靈(Failure)、天然災害、資訊詐欺與偷竊、網路攻擊、人為環境災難、大規模非自願移民、生物多樣性流失與生態系瓦解、水資源危機、主要經濟體資產泡沫化。倘若危機發生,衝擊最嚴重的十大風險依序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的失靈、極端氣候事件、水資源危機、天然災害、生物多樣性流失與生態系瓦解、網路攻擊、關鍵資訊基礎建設的破壞、人為環境災難、傳染性疾病散播。

以風險的可能性與嚴重性為兩軸所繪製的風險矩陣圖來看,最可能發生又最具衝擊性的風險依序為極端氣候事件、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的失靈、天然災害、網路攻擊及人為環境災難等,前三項是全球必須共同面對的難題。該報告將風險感知調查(Global Risks Perception Survey, GRPS)分為經濟脆弱、地緣政治緊張、社會與政治緊繃、環境脆弱以及技術不安定等面向,分別加以闡述。

全球風險對於人類心理也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人們心理與精神層面的幸福感日漸消失,進而改變全球風險樣貌。此外,生物病原的風險在全球轉型過程中被突顯出來,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2018年第一個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除了證明生物技術的革命性進展以外,也對監管形成嚴峻的挑戰。更有越來越多脆弱族群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都市化的發展使得人口及財力集中到易破壞的脆弱區域,不僅增加沿海紅樹林區等天然資源的負擔,同時也加重地下水的儲備壓力,進而增加環境的風險。

2019年的報告特別增加未來衝擊事件(future shocks)的預警,包括:操縱天氣作為武器來擴張地緣政治勢力、量子電腦使加密貨幣成為公開的秘密、城鄉價值差異擴大達到轉折點、食物供應系統崩潰造成地緣經濟關係緊張、無所不在的生物訊息監控形成數位監獄、主要城市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太空成為新的戰場、人工智慧成為情感計算工具而引發另類暴力、價值紛歧而導致人權消亡、貨幣政策成為以牙還牙的民粹主義。這十大未來衝擊並非預測,而是希望萬一發生時能有較好的對應措施。

報告同時也檢視過去曾報導的全球風險,提出三項後見之明(hindsight):
一、糧食安全:溫度對作物的直接衝擊。
二、公民社會:公民社會組織營運的壓力上升影響市民自由。
三、包括低碳基礎建設在內的基礎建設投資:無論先進國家或新興國家都仍未能維持或擴充基礎建設資產。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