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2024年WIPO全球創新指數報告

2024年WIPO全球創新指數報告

張國鈞、張艾琦、張曉琪/ 發布日期:2024/11/26/ 瀏覽次數:440

一、前言

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於2024年9月發布「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24)報告,針對全球133個經濟體進行評比,以持續追蹤全球的創新表現及趨勢(評比架構如圖一所示)。

 

 

二、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結果

(一)主要國家排名情形
2024年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前十名經濟體依序為:瑞士、瑞典、美國、新加坡、英國、韓國、芬蘭、荷蘭、德國、丹麥,中國為第11名、日本為第13名、香港為第18名,台灣則未納入評比。瑞士再次蟬聯冠軍,在創新產出方面的表現尤其突出。與去年相比,位居前十的國家維持不變,但其中新加坡與韓國的名次上升。新加坡較去年進步一個名次,位列第4名,在創新投入方面已領先前三名的瑞士、瑞典和美國,但在創新產出尤其「創意產出」支柱方面,與前三名仍有明顯差距。韓國從去年的第10名躍升至第6名,其在研發人力、全國研發經費、企業研發經費、生產及出口產品的多樣性等細項指標上表現出色,居於領先地位。

 

 

(二)百大科技聚落排名
WIPO分析專利發明人和科學出版品作者的地理位置,識別出全球科研活動最蓬勃的前100個地區,科技聚落可由一個或多個城市組成。結果顯示,全球領先的十大科技聚落,依序為:(1)日本東京-橫濱、(2)中國深圳-香港-廣州、(3)中國北京、(4)韓國首爾、(5)中國上海-蘇州、(6)美國聖荷西-舊金山、(7)日本大阪-神戶-京都、(8)美國波士頓-劍橋、(9)中國南京、(10)美國聖地牙哥。台灣的台北-新竹排名第25位,較去年排名提升兩名。全球前100名的科技聚落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與亞洲,中國為擁有最多百大科技聚落的國家,共有26個,其次為美國(20個)、德國(8個)、印度(4個)、韓國(4個)。
另外,如以人均專利與科學出版品數量衡量科技強度,則以(1)英國劍橋、(2)美國聖荷西-舊金山,以及(3)荷蘭恩荷芬(Eindhoven)的科技聚落為領先者。

 

三、創新現況與趨勢

WIPO以「2024年全球創新追蹤」將創新週期區分為四個關鍵階段,分別為科學和創新投資、技術進步、技術採用,以及創新的社會影響,本文摘要四個階段的重點如下:

(一)科學和創新投資
2023年的科學和創新投資在經過前兩年繁榮景象後出現轉弱跡象,包括:科學出版品數量減少5.3%,全球研發支出成長率將降至3%以下。在創投方面,經歷2021年的繁榮後,創投資金大幅下滑,2022年雖然交易量增長22%,但交易價值卻減少36%。此外,國際專利申請在2023年下降近2%,為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跌,其中中國仍是主力國,但印度的成長幅度令人驚豔,增加44.6%。

(二)技術進步
2023年除了綠色技術的進步落後十年平均、能源降價速度趨緩以外,其餘技術成長依然強勁,包括:運算力方面,2021-2023年積體電路上電晶體數量的複合年均成長率為60%,超越過去10年約40%的年成長率。另外,超級電腦逐漸應用至商業,特別是人工智慧神經網絡的訓練,由於運算效率的提升而得以走向更永續的綠色超級電腦。再生能源方面,太陽能和風能價格下降速度遠不及裝置成長的速度,再加上化石燃料的價格下跌,恐面臨更多挑戰。鋰電池在2023年價格雖持續下跌,但降幅遠低於過去10年,同時鋰電池逐漸為磷酸鐵鋰電池所取代。基因定序成本近兩年每年下降8%,新興的長讀取基因定序技術(long-read DNA sequencing)可以更精準辨別更複雜的結構,但成本也更高。以新活性物質(novel active substances, NAS)作為新藥指標,2023年較前一年大幅成長9.5%,但仍低於2020與2021年疫情期間。

(三)技術採用
除了癌症放射治療設備和安全衛生設施的普及率增長趨緩外,其他產業均廣泛採用新技術。首先,在聯網方面,5G覆蓋率的區域差異極大,固定寬頻的訂閱率雖逐年攀升,但也有放緩趨勢。其次,機器人與自動化的應用達到新高,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市場集中在中國大陸、日本、美國、韓國及德國。最後,電動車在近兩年快速成長,但充電基礎設施和維修服務的不足仍阻礙其更廣泛的採用。

(四)創新的社會影響
多數指標在疫情後恢復正常,只有少數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勞動生產力從2022年到2023年雖成長1%,但仍低於10年的平均成長率2.2%。雖然全球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比例下降,但貧困問題比疫情前更嚴重。預期壽命因新冠肺炎下降,目前正在恢復,但差異仍然明顯,例如日本為84歲,而某些國家僅為55歲。2023年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未來可能還會更熱,且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在增加。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