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2019年亞太災害報告

2019年亞太災害報告

林永修、賴允政/ 發布日期:2019/11/14/ 瀏覽次數:67

亞太地區各國政府多已朝向2030年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但是在自然與人為災害頻傳的區域,若不能保障各族群免於災難威脅,將使努力經營之永續發展成果無法落實。2019年亞太災害報告指出,近期的災變事件與環境品質下降,與氣候變遷有著密切關聯,因而加深了災變的複雜度與不確定性。
2018年全球重大天然災害達281件,約有半數發生在亞太地區,且全球災害最嚴重的前10件,有8件發生在亞太地區,災變的損失金額高達6,750億美元。報告顯示,災害對環境與社會經濟脆弱(socioeconomic vulnerability)區域民眾的衝擊,包含健康、就業及教育,將進一步造成持續性地惡性循環,若未能積極建立應變韌性,將使貧窮、不平等與邊緣化等現象將延續至後續數個世代。政府機構需要積極採取措施,並加速具韌性之基礎設施的投資腳步,才可減緩災變的影響力。舉例來說,應用智慧裝置、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等新興科技,建立精確的風險地圖,進而迅速掌握災害的發展,協助應變與復原工作。

該報告的主要結果摘要如下:

一、    慢發性(Slow-Onset)災害約亞太區域經濟損失的三分之二

ESCAP將天然災害損失區分為:集中型災害風險(Intensive Disaster Risk),包含地震、熱帶氣旋、淹水與海嘯;廣泛型災害風險(Extensive Risk ),主要為低強度但高頻率的風險;以及慢發性(Slow-Onset)風險,主要為旱災。
2018年天然災害的災損達6,750億美元,其中旱災占60%、地震占13.6%、熱帶氣旋占12.8%、淹水占12.8%,以及海嘯的0.8%。集中型災害風險總計為1,488億,占總損失金額不到1/4,慢發性災害則為主要災變損失因素,因此掌握並有效因應此風險將可具體的降低經濟損失。

二、    災變發生區域與路徑改變,顯示新氣候型態的來臨

氣候變遷已造成天氣型態改變,如從未發生洪災的伊朗與印度地區,分別於2018年8月與2019年3月發生洪水衝擊;2017年12月發生於赤道地區熱帶氣旋,橫掃斯里蘭卡附近8個太平洋島嶼,這些災害多是前所未有的,當地政府與民眾也缺乏足夠的防災與應變經驗。

三、    亞太地區災變熱點正面臨錯綜複雜的風險

報告發現四個環境脆弱且社經地位相對弱勢的災變熱點。一是南亞與東南亞跨境的河流沖刷盆地,此區域洪災與乾旱交替發生在一群貧窮、飢餓與營養不足民眾的生活圈。其二是環繞太平洋火山鏈區域,其交通、通訊電信基礎設施及貧困的社區,經常遭受颱風與板塊運動衝擊。其三是太平洋小島嶼開發中國家(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居民與基礎設施極易遭受氣候相關的災變衝擊,研究發現其風險應是其他區域的三至五倍之多。最後則是數個環境脆弱的亞洲廊道地區,因土壤惡化、沙漠化使該地區的沙塵暴損害各種基礎設,進而影響經濟發展。

四、    災變將擴大貧富差距並減緩脫貧的速度

在許多國家,貧窮家戶多從事農業生產,且這些農作地區常位於多重災變的高風險區域,約有40%的災害會影響此地區人民的健康、教育與生活環境,進而擴大發展機會的不平等,並持續影響下一代的發展。

五、    包容性投資能抑制與減緩災變風險

貧窮、發展機會不平等與災變衝擊經常是一種惡性連鎖反應,社會政策與韌性投資等行動應設法破除此鏈結關係。該報告指出,若能將資源挹注於具備風險告知(risk-informed)的投資組合,在2030年前,將可有效降低26個國家處在極端貧窮之民眾,人口數約有1.19億人。

六、    投資於改善區域韌性,可同時改善社會環境

相對於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增進韌性建設的投資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政府可善用韌性投資,降低弱勢區域之災變風險、改善其生活環境並提供其生活技能學習與就業機會。

七、    善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可減緩氣候變遷衝擊

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等技術可用於災變風險之分析、預測與追蹤等,如在東亞與北亞,此技術已有效的降低颱風造成的生命與財產損失。此外,若結合衛星遙測與地理資訊系統等技術,可利用行動通信工具提供民眾災變最新訊息,使民眾獲得更多的應變時間。
在建議與未來應用方面,報告認為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災變發生的風險因子也愈趨複雜,包容性的社會政策方向、積極的韌性建設投資與善用新興技術等,皆可有效的阻斷災變的惡性循環。此外,由於災變風險與致災之跨國特性,國際合作與經驗學習分享,將可有效掌握災變發展趨勢,以便及早採取應變措施。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