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英國脫歐後的科學、技術與創新發展概況

英國脫歐後的科學、技術與創新發展概況

呂昱慧、張艾琦/ 發布日期:2022/02/22/ 瀏覽次數:211

一、前言

英國的科學、技術與創新體系面對近十年三項重大事件-緊縮政策、脫歐與COVID-19的衝擊下,扮演著不同角色且不斷變化。英國科學與技術基金會(Found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ST)透過研發投資、研究資金體系改革、國際研究合作,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優先事項四個面向,分析英國科技與創新近期發展、不確定性與未來展望。

 

二、研發投資藍圖

隨著英國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及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國內研發總支出(GERD)差距擴大。英國政府承諾將研發投資提高,宣布至2027年將英國總體GDP的2.4%用於研發(2018年為1.7%),長期目標為提升至3%(圖一)。
且至2025年每年的研發支出將增加到220億英鎊。

 

 

宣布每年220億英鎊的研發經費目標後,為確保能達成,並解決脫歐與COVID-19帶來的影響,英國商業、能源暨產業策略部(BEIS)隨後於2020年7月公布「英國研究與發展藍圖(UK R&D Roadmap)」的草案,內容提出英國政府未來對研發政策與投資的目標及優先事項,包含:
(1)    為研究人員及研究機構提供有效的資金援助和管理模式;
(2)    支持有助於解決政府、企業與社會複雜問題的研究;
(3)    對具創新變革的科學研究及計畫給予更大的投注;
(4)    長期投資研究並承擔風險以從研究中獲得更大的潛在效益;
(5)    加強並改善研究與創新的系統;
(6)    具備展望的視野並有效運用優勢;
(7)    改善資金援助和決策的流程;
(8)    促進國際研發合作並強化合作機制等。

大學研究經費挹注方面,對英國的大學而言,其研究經費的來源雖仍依靠雙軌支援系統(Dual support system),即政府透過「研究卓越框架(REF)」評鑑來分配經費,但近年來,已逐漸轉變為多元的資金來源,包含通過英國研究創新局(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UKRI)及其他政府單位的補助計畫、來自政府或企業的外部合作計畫、國內外學生學費或內部研究的交叉補貼、歐盟合作計畫的投資經費、工商企業資助、慈善基金等。

 

三、研究資金體系改革

英國對於公共研發資金體系的改革,主要始於兩項審查,分別為由諾貝爾得獎者Sir Paul Nurse對各研究委員會評估而提出改善建議,以及由Dame Ann Dowling評估企業與大學之間的研究合作。

英國政府採用Nurse的建議,將七個不同學科領域的研究委員會、英國創新局(Innovate UK)與高等教育經費補助委員會(HEFCE)整合為英國研究創新局(UKRI),並於2018年4月1日正式運作。其成立目標包括促進跨領域的創新研究、改善企業與學術合作及提供研究資金補助等等,其中目前較受矚目的三項挑戰導向的資金為:

(1)    產業策略挑戰基金(Industrial Strategy Challenges Fund, ISCF),結合領先世界的優秀研究機構與企業,促進產業發展創新科技;
(2)    全球挑戰研究基金(Global Challenges Research Fund, GCRF),推動跨領域研究,回應全球重大挑戰,加強關注發展中國家面對的挑戰與問題;
(3)    策略重點基金(Strategic Priorities Fund, SPF),推動高品質的跨領域研究,確保研究投資與政府的重點計畫有效連結,並反應國家重點策略。

此外,英國政府為補助高風險、高報酬的前瞻科學與技術研究,效法美國的先進研發署(US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2021年初宣布設立「先進研究發明署」(Advanced Research and Invention Agency, ARIA)的法案,授予其自主性,並將於2022年開始運作。

另一項評估大學與企業的互動,由Dame Ann Dowling教授主持並提出建議,透過高等教育商業與社區互動調查(HE-BCI Survey)及國家大學和商業中心(NCUB)每年的調查報告,規劃在後疫情時代支援研發導向的經濟復甦。

 

四、脫歐後的國際研究合作

2016年脫歐公投前,英國學者與他國學者合作的學術論文著作中,近六成是與歐盟學者合著,且在歐盟「展望2020」(Horizon 2020)科研計畫中獲得超過70億歐元資金資助(占計畫整體資金12.1%),僅次於冠軍德國(14.9%)。脫歐後,英國的重心將從歐洲轉移至全球其他地區。

政策方面,英國政府於2021年3月發布一份關於國防安全與外交政策的整合性評估(Integrated Review),內容指出英國未來將與日本和印度等太平洋地區更緊密的合作。其中,對科技與創新的策略目標重點包括:
(1)    發展英國的科技取得優勢;
(2)    鞏固英國的科技強國地位;
(3)    發展前瞻技術;
(4)    加速將研究商業化;
(5)    保護英國的知識產權和敏感研究;
(6)    提供專業工作機會和高品質生活,吸引全球優秀的科學家及研究人員到英國;
(7)    建立強大而多樣化的國際科技合作夥伴等。

在對外研究合作上,英國政府宣布削減政府開發協助(ODA)的相關預算,其中以全球挑戰研究基金(GCRF)與牛頓基金(Newton Fund)的影響最大,這兩者皆是支持與開發中國家建立公平良好的研究夥伴關係。英國政府稱削減政府開發協助預算只是一個臨時政策,但鑑於COVID-19造成的經濟影響,全面恢復預算應不是未來幾年的優先事項。

關於英國與歐盟的研究合作,英國為2021-2027年「展望歐洲(Horizon Europe)」跨國創新研究計畫的成員國之一,因此需要資助經費,而第一年的費用已確認由英國財政部額外提供及英國商業、能源暨產業策略部尚未分配的資金支付,目前推論至少在2025年前擴大公共研發預算的範圍內尚可吸收這些成本。

另一個脫歐後的問題是對非英國國民的簽證規則和研究人員的流動,目前已採取一些政策期望增加全球人才吸引力,包括對歐盟研究人員採用「技術人員(Skilled Worker)」的積分制,須已獲得工作且符合最低工資,若擁有理工學科博士學位有額外積分;非歐盟研究人員可申請新的全球人才簽證(Global Talent Visa);在英國大學畢業的國際學生,可留在英國工作長達兩年,博士畢業則延長至三年;英國研究創新局的博士獎助開放國際申請;設立人才辦公室,持續改革並簡化簽證及移民規則,提高對高科技研究人才移民英國的吸引力等。

 

五、後疫情時代的優先事項

面對COVID-19造成的經濟影響,英國政府除了提出產業策略也宣布新的成長計畫(Plan for Growth),以基礎設施、科技與創新為核心,實現提升整個英國的經濟、加速淨零排放(Net Zero)、支持「全球化英國(Global Britain)」等三個目標,作為引導英國在後疫情時期經濟復甦的優先事項。

首要任務是解決經濟成長產生的區域失衡,過去研究投資多集中在倫敦、牛津及劍橋三個城市,英國研究創新局提供產業策略挑戰基金(ISCF)及實力地方基金(Strength in Places Fund, SIPF),增加對區域性的重視。

其次,為達成到2050年淨零排放,發布「綠色產業革命十點計畫(Ten Point Plan for a Green Industrial Revolution)」,加速綠色電力、建築和產業的低碳技術與系統等發展。

 

六、結語

COVID-19削弱企業的投資能力,脫歐後的外交政策亦使英國走向未知的政治領域。歷經緊縮政策、脫歐和COVID-19的動盪十年,英國政府將科學與創新視為提升英國整體經濟和加速淨零排放的核心,為此設立到2025年每年研發支出增加至220億英鎊,到2027年研發投資占整體GDP的2.4%之目標,期望使英國成為「科技超級大國(Scientific superpower)」。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