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疫情時代的科學、技術與創新

疫情時代的科學、技術與創新

張國鈞、賴允政/ 發布日期:2022/01/28/ 瀏覽次數:205

自2019年底爆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以來,除了對全球健康造成威脅外,也使得社會、經濟隨之動盪不安。對於科學與技術的挑戰,主要來自對疫苗與疾病治療的需求大增,以及因社交距離所帶來的間接衝擊。許多學研機構的研究計畫被迫中斷,產業的供應鏈也被打亂,許多數位服務與商品卻趁勢崛起,開放式科學與開放式創新的參與度也大大提高。隨著國際間科技創新參與者競相追逐研發主題的熱潮,許多政策行動也在後疫情時代展開新的序幕。本文依據OECD的報告,概述疫情時代對科學、技術與創新的影響。

 

一、因應疫情危機所展開的相關政策行動

綜觀國際與各國政府為鼓勵科研與創新以因應疫情危機所展開的相關政策行動,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一)強調疫情的治理
世界衛生組織(WHO)投入2.36億美元展開一項名為Solidarity的大型全球臨床試驗;全球傳染病防治研究合作組織(GloPID-R)與WHO密切合作展開全球新冠肺炎聯合研究發展藍圖;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耗資13億美元在疫苗開發與製造;「加速研發新冠病毒藥物及疫苗計畫(Accelerating COVID-19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nd Vaccines, ACTIV)」夥伴倡議展開聯合研究與加速臨床試驗等行動;此外,澳洲、奧地利、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紐西蘭、西班牙、英國與美國也紛紛啟動快速通關(Fast-track)的新冠肺炎相關研究計畫(詳如圖一)。

 

 

(二)因應疫情鼓勵快速創新的政策
包括控制病毒、基本補給品生產、打擊不實訊息、處理因封鎖而產生的效應等。例如英國、加拿大、義大利等為鼓勵科技創新所提供的快速通關開放性競爭(Fast-track open competitions);歐盟或WHO舉辦的線上虛擬駭客松(Virtual hackathons);韓國、中國、俄羅斯、北歐國家等透過國際合作徵求解決方案;歐盟及德國推動資料及知識分享;澳洲等鬆綁有關新冠肺炎治療物品的法規;美國、愛爾蘭等提供研究所需的基礎建設,包括如:實驗室、資料庫及工具等;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對新冠肺炎有關的專利應用採取優先審查的策略。

(三)創新政策之改善
運用數位工具以加速決策,並能提供強而有力的實證,例如美國科學基金會(NSF)開發將其資助之新冠肺炎研究計畫視覺化呈現的工具;或是瞭解危機對於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衝擊,例如以色列的定期圓桌會議;也有的是強化公共行政方面對於目標及未來危機的因應能力,例如芬蘭的快速專家小組(Fast Expert Teams)倡議等。

(四)不實訊息處理的相關措施
包括提供即時疫情資訊的官方網站、快速查核不實消息的服務、與技術團隊合作開發官方聊天機器人或應用程式、善用社群媒體所建立的事實查核機制。

 

二、疫情對於科研創新活動的影響

(一)疫苗開發的空前成功:疫苗開發的空前成功主要奠基於過去對抗SARS和MERS等的成果,加上公私部門通力合作,同步進行不同階段的臨床試驗。各國與國際組織也將過去對傳染性疾病的研究成果整合,共同致力於疫苗的開發,同時也通過緊急應用的法規,並在生產量能方面取得國際協議,以期能在法規核可後快速上市。

(二)新冠肺炎相關診斷與治療之研發與創新:疫情期間的論文發表量大增,僅在2020年3月至4月期間,新冠肺炎的新療法就是過去茲卡、伊波拉及H1N1等3種疾病的15-80倍之多,國際生醫研究社群間的合作也超乎尋常的熱絡。

(三)跨領域的研究與創新:利用AI協助預警、診斷、治療、維持社交距離及錯誤訊息監控等,促使經濟學家、工程師、心理學家以及社會與行為科學家的共同投入,協助決策者建立有效的決策。

(四)節約創新(frugal innovations)模式:在沒有足夠的生產量能以應對全球需求的情況下,透過臨時的生產流程來解決問題,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利用其產線製造呼吸機

(五)著重在新冠肺炎的開放科學:許多流行病學、臨床、基因體等相關資料,以及研究共享的倡議,還有資料分享的協定、標準、平台及資料搜尋工具等,都因此疫情而加速發展。

(六)研發成果快速擴散及其在政策的應用:疫情的大流行加快了科學研究成果的發布速度,許多期刊都加快了同儕審查過程以確保迅速傳播。數據顯示,論文從投稿到發表的平均時間從117天縮短到60天。在疫情期間,未經同儕審核的預印本更為普遍,線上研討會與工作坊也益發興盛,更加速了知識傳播的速度。此外,這些新科學實證知識運用至各國政府決策中的腳步也較過去加快許多。

 

三、疫情對科研創新體系的影響及政策回應

疫情對於科研創新體系的影響及政策回應,可以從學研機構、企業與創業家、科研參與者、政策措施等四個角度來探討。

(一)學研機構:對於學研機構而言,由於校園暫時關閉,研究所需的儀器設備操作無法使用,研究人員的移動受到限制也導致交流受阻,學生受教權也因而受損。此外,要快速將實體活動轉換為線上,也考驗財務與時間上的成本,加上疫情的熱潮,導致研究主題的新冠肺炎化(covidisation),也威脅到研究多元創新的可能性。

(二)企業與創業家:企業的研究與創新活動同樣也面臨研究設備的可及性與人員交流的問題。同時因為財務緊縮的關係,使得對於創新研發的投資更為保守,對於新創企業則更為不利。

(三)科研參與者:疫情對於各國及科研創新系統的各參與者所造成的衝擊大小不均,在個人層級,受創最為嚴重的是弱勢學生,其次是快畢業的研究生、臨時約聘人員與創業家等。在產業及企業層級方面,數位產業是受惠較多的領域。以分享經濟為主的平台類公司、服務業、研發密集型企業則大多因為社交距離的因素而受創較深。

(四)政策措施:因應疫情的政策措施普遍以刺激經濟為重點,包括美國「新冠病毒援助、紓困和經濟安全法(Coronavirus Aid, Relief, and Economic Security Act)」、「韓國新政(Korean New Deal)」、「法國重啟計畫(France Relaunch Plan)」等,其餘包括澳洲、德國、荷蘭的彈性研發補助計畫,或是英國、德國針對高教機構與研究人員的短期協助,加拿大與英國也推出保障研究工作與研究計畫的措施,英國、法國、德國針對創業家及創新型公司推出協助募資的措施,愛爾蘭也以創新券協助企業培訓或提供經營諮詢以渡過難關。

 

四、小結

儘管各國政府針對新冠肺炎的公共衛生危機及後續造成的社會經濟衝擊提出各種緩解對策,但各界仍提出許多質疑,包括這些科研創新措施是否發揮最佳效用、國家與國際的肺炎相關研究是否妥善協調、開發出的疫苗是否能規模化量產且能迅速而公平的分配到各國等。關於這些疑慮目前尚難以下定論,還需要更多資料及時間的驗證以支持正、反兩面的說法。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