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農業環境績效的國際趨勢與政策案例

農業環境績效的國際趨勢與政策案例

鄭勝元、葉采青/ 發布日期:2020/11/26/ 瀏覽次數:131

降低農業對環境的破壞一直是全球重要議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持續追踪農業部門對環境的影響,蒐集60多個農業環境指標 (agri-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AEIs)的資訊,並利用2015年農業環境指標概要的數據進行分析與討論,介紹國際農業環境績效上的重點指標趨勢,以及重要的政策案例。 

 

 一、農業土地利用和農地鳥類生物多樣性

(一) 趨勢
農地和自然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以每年1%的速度持續減少,雖然多數OECD國家中的農地鳥類數量減少量已比十年前進步,但仍在持續減少 (如圖一),其中農業集約化是生物多樣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農藥的使用導致環境毒素增加、養分過多以及土壤和水質酸化等,對生物棲地造成負面影響。
以農地擴張為目的的森林砍伐亦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下降,同時也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和土壤退化等負面影響,然而其單位產量極低,對全球糧食生產幾乎沒有貢獻。 

(二) 經驗案例
OECD國家多已採取政策措施來應對農業集約化對環境的影響,其中較常見的是使用農業環境補助,向農民提供獎金以提倡環保農業,例如降低農藥使用、改善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防止土壤退化並提高未耕地的生態品質等。
其中瑞士是OECD國家中投注最多環境保護補助的國家之一(圖二),此外該國建立生物多樣性推廣區 (Biodiversity Promotion Areas, BPA),其目的是為野生動植物建立良好的棲息空間,政府規定農民需預留其農地的7%作為多樣性推廣區,在推廣區內禁止使用肥料、化學防治和覆土覆蓋 (mulching)。

 

二、氨和溫室氣體排放

(一) 趨勢
農業活動排放氨和溫室氣體會影響空氣品質,且會跨界影響到排放範圍以外的區域與產業。因此,國際協議對減少排放至關重要。
農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10-12%,其中有近40%來自反芻動物的消化過程,30%來自農業土壤,其餘30%來自水稻種植、生質燃燒和肥料管理。1993-2005年期間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幾乎沒有變化,但從2003年至2015年間OECD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約增長0.2%。
氨的排放會造成土壤和水資源的酸化和優養化,農業佔全球氨排放總量的80-90%。OECD地區的氨排放量在2003至2015年期間有所減少,但增幅低於1993-2005年期間。氨的減少主要歸功於1999年的哥德堡議定書 (Gothenburg Protocol) 對污染物排放制定上限,該協議書是對污染影響和減排措施進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協定最高限額,並提供減排技術和措施等指導文件,與實施相應的經濟手段。

(二) 創新案例
紐西蘭雖然是OECD地區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比例較高的國家之一,但其單位產值溫室氣體排放量卻是下降幅度最大,考慮到紐西蘭經濟中農業部門占比很高 (7%),以及畜牧業的專業化,是一項令人意外的結果。紐西蘭成功的主因是政府建立專門機構和研發資金以減少排放,其農業溫室氣體研究聯盟領先全球,旨在56個成員國之間共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知識,紐西蘭的研發機構與農民和產業亦密切合作,開發具有經濟效益的緩解技術和解決方案。

 

三、養分均衡

(一) 趨勢
磷和氮是植物生長的必要養分,農作物或牧草生長地區若缺乏這些元素會降低土壤肥力,但過剩則可能導致水和空氣污染。自1992年以來,多數OECD國家的養分過剩指標呈下降趨勢,氮過剩量從85公斤/公頃下降至67公斤/公頃,磷過剩量從13公斤/公頃下降至6公斤/公頃。

(二) 創新案例
韓國是該期間氮肥投入量下降幅度最大的國家,原因是該國取消一些不合理的農業補貼,不僅提高生產效率,更減緩環境壓力。雖然取消肥料補貼成功降低肥料使用量,但韓國每公頃氮過剩量卻仍是OECD國家中最多,每公頃的磷過剩量則排名第二,主因是畜牧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因此2007年通過的牲畜排泄管理和使用法案 (Livestock Excretion Management and Use Act) 有助於促進糞便的回收利用,儘管該計畫起步緩慢,但越來越多的化學肥料開始被可回收肥料取代,減緩由牲畜廢物引起的環境破壞。

 

四、水資源管理

(一) 趨勢
人口成長、城市化和氣候變化使得水資源日益受到威脅,使水資源管理顯得格外重要。水資源壓力 (water stress) 指標可以反映國家是否能滿足人民基本用水需求,該指標是計算人類在某區域內每年用水量與該區域內可用水量之比例。多數國家的農業用水壓力佔總用水壓力比例高,尤其是以灌溉為主的國家(圖三)。自2005年來大多數OECD國家總用水量減少(圖四),因此水資源壓力指標皆略有下降。其中,農業用水量每年約下降0.4%。

(二) 經驗案例
農業用水減少措施很多,包含改變灌溉面積、改變作物結構、氣候變化以及調整水費等。在2000年時大多數OECD國家其農業用水價格仍遠低於水資源的營運和維護成本,因此,在農業用水方面的監管就相對重要,部分國家仍缺乏有效的地下水法規。部分OECD國家已實施重大政策改革,以促進更有效率和永續的農業用水方式,例如:法國將水資源管理權限下放至當地的集體管理團體 (Collectiv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以及與澳洲的水權與水市場系統 (water market system) 皆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分配與效率。
過去十年法國在減少灌溉用水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主要原因是灌溉農作物結構的變化,由於玉米平均每公頃消耗的灌溉水量比穀物來得多,且穀物灌溉通常是在雨季土壤水分充足時栽種,故法國將玉米改種為小麥、水稻與高粱等穀物,改變灌溉作物組即有助於減少農業用水。

 

五、建議與結語

除上述創新案例外,世界銀行亦於《修訂公共農業支持以減少氣候變化》(Revising Public Agricultural Support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Revising Public Agricultural Support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2020)報告中對提出幾點建議,包括:

● 提高自然資源使用效率;
● 將廢棄農地或泥炭地恢復成林地;
● 推動農場給付以防止土地擴張;
● 提供獎勵措施提高相關氣候政策的績效;
● 優先執行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性政策;
● 優先執行橫跨多位生產者的協調項目並提供技術支援。

儘管目前只有少數的農業措施能同時促進環境保護與提高生產效率,將農業政策轉向環境保護上仍有很大的改善潛力,本文介紹農業生物多樣性、氨和溫室氣體排放、養分均衡與水資源管理四項環境指標中的成功的創新案例,顯現國際在近幾十年間對環境保護上的合作與努力成果,可作為我國制定農業環境績效之參考,使台灣邁向更健康、更有效率與更永續的農業。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