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具恢復力的農業災害風險管理政策

具恢復力的農業災害風險管理政策

陳志維、葉采青/ 發布日期:2021/11/08/ 瀏覽次數:133

氣候變遷使水災、乾旱、嚴重風暴和動物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的頻率和強度增加,造成全球農業生產、農地和財產的嚴重損失。為提高永續農業生產以因應不斷成長的人口,應改變農業災害風險管理(Disaster Risk Management)的方式。從過往仰賴政府事後災害支援,轉變為建立風險管理能力,如加強農民和相關團體對因應自然災害的規畫架構、因應和恢復措施等,以建立更具彈性的農業。
本報告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和糧食暨農業組織(FAO)提出,透過智利、義大利、日本、納米比亞、紐西蘭、土耳其與美國等七個國家的案例研究,提出農業抵禦自然災害風險(Natural Hazard-Induced Disasters)的新方法,以下將介紹三項策略建議,並概述日本和美國兩國的風險管理政策和在農業上的實施措施,以協助政策制定者提升農業自然災害因的應能力與產業的恢復力。

 

一、策略建議

(一) 合適的激勵政策
合適的政策應在提供災害援助的同時,又不妨礙恢復力(resilience)的建立,為此,應事先訂定政府支持的標準、類型和水準,盡量減少臨時性的支持,為農民提供明確的激勵方案,使其能事前投資風險預防、緩解措施與備災的能力。
(二) 開發提升農民恢復力的措施
除了明確且統一的激勵措施外,最重要的是農民是否有能力使用激勵措施並採取行動,因此特定培訓和推廣服務、基於科學基礎的風險資訊、一致性和系統性地評估災害發生後的農業損失,以及投資減少災害風險的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和服務等非常重要。
(三) 與利害關係者合作,推動農場改革
政策制定者應與可信任的利害關係者合作,包括農場、產業組織、農業合作社和當地推廣代理商等,提高農場採用度與減少限制因素。

 

二、各國農業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措施

(一) 日本
日本農業的災害風險管理結構與制度相當完整,其中「災害對策基本法」與「國土強韌化行動計畫 (国土強靱化(ナショナル・レジリエンス))」為日本災害風險管理的兩大支柱。災害對策基本法旨在確保農民的基本安全與生活品質,免受人為與自然災害的影響,並定義國家、地區、市政府以及參與災害風險管理各個公共機構的角色和責任,如市政府應負起發布疏散指示和警報區等因應自然災害的責任,且須承擔相關的費用。
國土強韌化行動計畫是在 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後所發布,將政策著重在事前防災,以因應大規模自然災害,而不是事後援助的傳統災害管理措施。該法案於 2018 年修訂,並列出建立農業復原力的目標,包括加強農業供應鏈的災害因應能力、儲備足夠的糧食、使用結構性與非結構性措施管理農業基礎設施、透過維持農村地區的農業活動,發揮土地保護功能,以及維持農村協作防災和恢復活動等。
此外,農業基本法概述日本10年農業政策議程,並於 2020 年 3 月修訂,強調為大規模自然災害做好準備,以及從大規模自然災害中復原等 2 大目標。

(二) 美國
美國生產商在管理自然災害風險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且普遍受過良好教育與創新,包括採用精準農業、保護性耕作以及氣候服務工具等,並採用一系列措施來管理風險,如行銷合約來防止價格波動、保護生產多樣化與防止無農場收入來源。然而,頻繁和強度更高的水災,使有經驗的農場管理者也面臨著巨大挑戰。
美國農業主要透過四個整體管理架構來主導農業災害風險管理,包括全產業的緊急管理架構、水災風險管理、農業風險管理政策,以及其他相關的農業保護政策(表一)。


國家備災系統(National Preparedness System, NPS)及其底下的5項國家規畫框架中規畫出該國的災害準備和響應系統,包含如何預防、防禦、減輕、因應和恢復等應對災害所需的能力。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是負責災害準備、因應和恢復的協調機構,由聯邦政府機構支援,並與地方、州與自治區政府合作。
在糧食與農業部門的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方法,則於「國家基礎設施保護計畫(National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Plan)」提及。但鑑於關鍵基礎設施大多為私人財產,因此公私伙伴關係顯得更為重要。在國家策略方面,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提供多項風險管理與災害補助計畫,以協助生產者度過在生產、財務與物理上的損失。例如USDA風險管理局(Risk Management Agency)的聯邦作物保險計畫為產量和收入損失提供補貼保險;緊急災害貸款計畫提供低息貸款,幫助生產者從乾旱、洪水、檢疫或其他自然災害造成損失中恢復。
除了緊急性的補助與修復計畫外,緊急保護計畫還有針對災害的保護、預防和緩解計畫,亦向生產者提供技術和財政援助以實施保護措施,包括休耕計畫和減少土地環境壓力的環境品質激勵計畫等。而緊急流域保護計畫–洪泛區緩解方案、農業保護區緩解計畫、流域與防洪行動計畫等為預防性的防洪措施。

 

三、結語

由於農業對氣候、天氣以及自然資源的依賴,管理自然災害風險是農業既定的任務之一,然而更頻繁和更嚴重的自然災害,增加了風險管理的難度與挑戰。傳統上多強調災害發生後的因應與補助措施,而新興概念則倡導應提升事前預防和減輕災害的不利影響,提升面對災害的恢復力與適應力,並管理未來的災害。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